2014年1月26日星期日

雪兰莪战争(巴生战争)背后的华工

想整理很久的雪兰莪战争(巴生战争背后的华工),比较系统的整理出来。希望下一代别以为华工只是华工,其实华工从来就与本土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了解仙四师爷庙看雪兰莪战争》

或许,很多人会以为仙四师爷庙是纪念神仙;事实上他是纪念先人也就是与雪兰莪历史相关的历史人物。可以说仙四师爷庙,其实本身就是一段属于雪兰莪,尤其对雪兰莪内战的历史资料是一种佐证。

无奈,考据者与资料保存仍不足。要比较完整书写华工与雪兰莪内战(巴生战争)的关系,只能依附在仙四师爷庙让雪兰莪内战历史的前因与后果,略得之一二。

仙四师爷宫记载着:“具有近150年历史的仙四师爷宫的特殊之处,在於它供奉本土神祇仙师爷甲必丹盛明利和四师爷钟炳来,後来也供奉先贤叶亚来。这座庙宇犹如一本活生生的史书,建筑的雕梁画栋丶圣像灵牌丶牌匾和钟鼓等都述说着吉隆坡早期发展的历史,是当代华人的血汗结晶。”

“据庙宇网站资料,早在1859年芙蓉有两派人马欲争夺开采锡米的保护费及抽税费,当地甲必丹盛明利急需人才扶持,因而委任叶亚来为副队长。1860年战争爆发,甲必丹盛明利战败牺牲,颈部溅白血而令人称奇,後来被尊为正神,其部下於1861年在芙蓉亚沙建立了一间千古庙,以纪念盛明利。当时,叶亚来已成为甲必丹盛明利的继承人。”

这一段,除了透过华人一贯透过神话,诸如赤帝杀白帝的故事,描绘而让刘邦成了皇帝。

但依据过去叶亚来已成为甲必丹盛明利的继承人。其实当年他非常年轻,所以也只有依据神话的说服力在领导统御上。让他人屈服。

也许,就因为叶亚来本名茂兰,字德来,原籍中国广东省惠阳县淡水镇周田乡、客家人,在早年其实本身除了一段南下的历史在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17岁的叶亚来跟随同乡,离开贫困的家乡。

当然比较有资料记载的是“叶亚来为家中的长子,有一妹三弟。曾读了两年私塾,因家贫而停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亦曾替人放牛、打短期零工等度过童年的生活。在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天国的洪秀全起兵反清,战乱造成家乡农村濒临破产,叶亚来跟随同乡,离开贫困的家乡,来到马来西亚。”

当时是到前往南洋做苦力还是首先抵达马六甲,族叔叶国驷,安排他到榴櫣东卡一锡矿厂工作。后转到另一族叔叶五之什货店当伙计。

这两个说法有相对的出入,因为历史记载上是忽略了他因为好赌才被族叔叶五送回家乡。但,仍在马六甲滞留的。

由于马六甲滞留的时期如果存在,其实才能连贯了叶亚来曾经在1856年, 叶亚来到了芦骨,先在惠州籍客家人张昌的矿场当厨师。三年后,改行买卖猪只,生意顺利,甚至业务扩大至附近的双溪乌绒(Sungai Ujong)。

当然如果叶亚来当时没到双溪乌绒也不会遇上赏识他的双溪乌绒华人甲必丹盛明利之总巡(保安队队长)同乡刘壬光,更不会被刘乃推荐他为副总巡。

因为惠州籍客家人张昌这个人很重要,除了在雪兰莪战争角色上因为不妥叶亚来当上甲必丹。更不会觉得叶亚来有资格取代盛明利的地位24岁就当上双溪乌绒也就是芙蓉的甲必丹。

根据资料显示是有如此一段写着:“1860年8月,双溪乌绒两个马来集团因争夺华人锡矿税收等利益而发生冲突。当地两个华人帮派,即海山派和义兴派,也因本身利益而分别支持其中一方。这次的武装斗争历时半年,双方死伤惨重。结果盛明利的一方战败,盛明利本人在败退时遭敌方人马所擒,并且被杀。刘壬光和叶亚来则在战争中受伤。这场战争的死伤人数据估计华人有六千名,而马来人也为数不少。战乱过后,华巫各方痛定思痛。为了善后和预防类似冲突重演,莫不认为应寻找互相谅解之道。在华人方面,当务之急是推荐一位新领袖,继承盛明利甲必丹的遗缺。结果叶亚石被推举为华人甲必丹,但他志在经商,没多久便卸任。叶亚石推举叶亚来继任,因为他在上次的战斗中表现出超凡的英勇。而且,他善于管理矿工和维持秩序,具有领袖才能。当年(1861)叶亚来只有二十四岁,便已在马来亚闯出一番事业,成为权重一方的华人甲必丹,可说是出类拔萃,为移民中的英雄豪杰。”

当然,比较另我好奇的是叶亚来担任双溪乌绒华人甲必丹一年后便卸任,因为他接受老长官刘壬光的邀请,到吉隆坡去协助刘发展矿业。

个中原因,其实背后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叶亚来是因为宣导“甲必丹盛明利战败牺牲,颈部溅白血而令人称奇。”但是叶亚来曾在来芦骨当了张昌的矿场厨师。张昌本人是不可能屈服于这样的人底下的。

当然1868年,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刘壬光病重,刘壬光只好与当地马来领袖讨论后,取得苏丹阿都沙末(Sultan Abdul Samad) 的同意,内定由叶亚来继任。临死前刘壬光交代叶亚来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马六甲,也要将他的个人财产交回给他在马六甲的亲人。

不得不知道的一间事情,其实“拉惹马哈迪因抗缴鸦片入口税,与巴生统治者拉惹亚都拉发生争端(这是十年内战的开端)。刘壬光曾以友谊关系,率随员六十人,由河道坐舢舨顺流到巴生调解。刘壬光调解失败後,回到吉隆坡。1868年在他病逝前一个月,把事业及甲必丹的继任权,以及家小的保护,都嘱托给叶亚来。”

三十一岁的叶亚来继任甲必丹除了刘壬光染疾病逝的偶发,其实他面对着两方面的外在挑战:一是来自张昌的挑衅;二是马来族群间的权力斗争。

张昌以长辈自居,不服叶亚来在吉隆坡的地位。1869年初,即叶亚来担任甲必丹之后的半年,张昌从间征(张昌的势力地盘,位于吉降坡以北)率领二十佘人到吉隆坡来闹事。他表面上是到吉隆坡来拜访叶亚来,但却拒绝在叶府留宿,反而在镇上大喝大吃,试图制造麻烦。由于张昌是反叶亚来集团的领袖,当反叶亚来集团无法阻止叶亚来继承甲必丹一职时,张昌便转移阵投靠不同的马来族群间的权力斗争派系阵营。

一般谈及雪兰莪战争是不提到华工参与,其实不可忽略的事实,恰好华工领头也就是甲必丹叶亚来与张昌分别投靠不同阵营也就是叶亚来投靠拉惹阿都拉(Raja Abdullah)。而张昌是支持拉惹马哈迪 (Rada Madhi)的阵营。

开始的局势,依据文献,叶亚来曾也曾依附在拉惹马哈迪。但是后来转向与拉惹阿都拉结盟。

这段事迹上其实也发生一段故事,也就是仙四师爷庙的四爷甲必丹叶亚来部下之一的作战统帅钟炳来。他原籍中国广东省,专心钻研医药艺术,初抵南洋後在霹雳州看病诊治,直到南下投靠叶亚来统领三军,成为“长胜将军"。

在雪兰莪内战开始,有一段日子叶亚来是处于劣势,甚至被敌人逼得很惨。但叶亚来遇上广东省嘉应州大立堡乡人钟炳来,除了在巴生招募足够的新华工,也添加能医善战的好助手。

叶亚来在1872年被迫撤离吉隆坡后也没有气馁,而是重振旗鼓,不久后成功地收复吉隆坡。过后有趣的在火患中丧失一切,却坚毅劝服所有人继续招募更多人,投入锡矿工作。更因为锡米有价,跃升为当时的“首富”。

华工历史与甲必丹故事加上事迹巧妙因为仙四师爷庙的存在,一段鲜为人知的政治事实,也趋向比较完整的记录了十几事迹巴生与吉隆坡的这段与雪兰莪战争(巴生战争)相关的历史。



---------------------------------

参考资料:http://wiki.hakkasky.cc/doc.php?action=view&docid=3826

参考资料:http://www.ktc.org.my/yap/profile.php

参考资料:http://www.mytravel.com.my/....../chinat....../sze-ye-temple

参考资料:http://petalingstreetstory.blogspot.com/....../blog......   

2014年1月24日星期五

葉亞來巷口咖椰香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441256

特約:林金城
有一次經過葉亞來街,無意間發現在一巷口處,擺了一檔似曾相識的糕餅,向前探看,顧攤的老婦竟然是“美婦人”,直教我喜出望外……
依稀記得在我唸小學或剛上初中時,我們都稱這阿婆為“美婦人”!
印象中這稱號是大姐私下取的,每次跟她到吉隆坡大巴剎旁的海味街購物,經過“成發雜貨店”前的一攤糕餅檔時,總會見到“美婦人”在那兒臉帶微笑地從容張羅,不時親切地招呼顧客;大姐不止一次如此讚嘆:心情這么美,食物一定好吃!
那時候,“美婦人”除了賣咖椰蛋糕捲、咖椰角、咖椰醬和蛋撻外,還賣好吃得不得了的燒包。
也不曉得好吃的大姐是從當時的報章獲知,還是私底下探詢而來,她說“美婦人”的丈夫曾在附近的“玉壺軒”及“麗章”兩大茶樓當過點心師傅,后來離職,才出來開這小攤,賣起拿手的點心絕活。
上述所講的,是三十多年前的舊事了。如今回首,一切人事已非。大巴剎在哪里?對年輕一代而言,誰又會知道吉隆坡市中心曾有過一條依傍在大巴剎旁的繁華海味街?當年的“成發雜貨店”,早已連同整排海味舖、醬園店、瓷器舖和雜貨店,一一隨著大巴剎在1986年,搖身變成現在的“中央藝術坊”(Central Market)后,逐漸走進歷史;而大我22歲的大姐,也早在十多年前辭世了,至于“美婦人”呢?當我在千禧年開始從事飲食溯源的研究后,有次重返舊地,才發現她經已不知去處。
后來,有一次經過葉亞來街,無意間發現在一巷口地方,擺了一檔似曾相識的糕餅,向前探看,顧攤的老婦竟然是“美婦人”,直教我喜出望外。
三十多年歲月一幌而過,“美婦人”早已到了祖母級的年歲,笑起來仍然讓我輕易地讀出那份源自童年的熟悉。她說早在1998年已搬到現址,由于燒包多工,所以沒做了,現在交由兒子接手製餅,就只賣雞蛋糕捲、咖椰角、蛋撻和咖椰醬。
自成一套本土飲食文化
每次提到咖椰,總會有人問是什么人的食物?Kaya一名,擺明就是馬來文;若說是馬來食物,卻有許多海南老鄉“一口咬定”它源自海南島,即海南方言“攪椰”的音譯(因為燉煮咖椰時,需不斷攪動包括雞蛋和砂糖在內的椰漿)。但追查結果,卻發現海南島上根本就沒有咖椰一食,有者也是南洋華僑帶回去的;就像咖啡一樣,由于“海南咖啡”一名,使許多人誤以為咖啡是海南老鄉從海南島帶來南洋的,其實卻恰恰相反。根據史料,海南島上的咖啡,最早由印尼華僑從南洋帶回文昌種植,歷史大約可追溯至上世紀初,也就是1900年代的初期。
為何會有這樣的聯想?想必是因為本地海南人,確實曾經與咖椰有著密切關係,早年許多華人認識咖椰這食物,就是打從海南人開設的咖啡店或西餅麵包店開始。這必須回到海南人為何從事上述行業說起,因為早期許多海南先輩南來后,多在英國人或受西方影響較深的峇峇家庭打工,擔任幫傭及廚房工作;因此,在這特殊背景下,當他們賺夠了錢,想要出來自闖事業時,想到的就是將日常最熟悉不過,又認為有“賣點”的西食給帶出,于是,便出現了有別于當時華人飲食習慣的早餐,喝西茶吃麵包,午后喝下午茶吃西點蛋糕的咖啡店。
最接近童年的味道
有意義的是,他們並沒全盤西化,畢竟顧客還是以華人為多,所以東西兼顧,自成一套別具風格的本土Kopitiam文化!比方說咖椰就好,這本來從峇峇家庭學來的食物,源自馬來人及印尼人,一旦“洋化”后,便成了烤麵包裡與洋人牛油並存的“異國鴛鴦”,本來塗果醬的蛋糕捲,也搖身變成南洋風味的咖椰蛋糕捲,后來更出現極具本地特色的咖椰角和海南咖椰包。
記得童年時侯,在吉隆坡市中心一帶,只要一說到咖椰,就非茨廠街與思士街交界的那攤老伯咖椰莫屬。后來老伯沒賣了,我們才“發現”美婦人的咖椰,心想,一直以來都那么喜歡她的咖椰角和咖椰蛋糕捲,怎么就是沒想到買她的咖椰回去塗麵包呢?
近日花時間一一比較,發現阿婆的咖椰,確實是時間沉澱下來,最接近童年的味道了。
巷口阿婆咖椰
創始年:1970年代
地址:Jalan Yap Ah Loy / Lorong Yap Ah Loy, Kuala Lumpur.
營業時間:8am~3pm(星期日休息)
GPS:N 03?.812?E101?1.813?

“吉隆坡之父”叶亚来与叶挺难舍“客家九大碗”

资料来源:http://www.gd.chinanews.com/2013/2013-01-20/2/226242.shtml
中新社惠州1月19日电 题:叶亚来与叶挺难舍“客家九大碗”
  作者 宋秀杰 李惠敏
  客家地区广东惠州市惠阳区人杰地灵,“孕育”了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父”叶亚来与著名爱国将领叶挺。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客家汉子尽管早年离开家乡,但依旧对“客家九大碗”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也正因为他们这一情结,让“客家九大碗”在海内外颇具名气。
  1月19日,中新社记者走进叶亚来、叶挺的故乡广东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听到了广州新四军研究会会员、惠州文化研究会专家罗东先生讲述的当地广为流传的关于“叶亚来、叶挺与客家九大碗”的故事。
  “九大碗”是客家人的美味佳肴
  据介绍,“九大碗”又称“九斗碗”,是客家人的上等美味佳肴,但并非一定是九道菜,只因“九”在客家人心目中是个美好的数字:“九九长寿,天长地久(九)”等说法。九大碗的材料多以农家现成的猪、鸡、鸭、鱼、时令蔬菜为主。在广东客家人聚居地的惠州农村,每逢年过节或办喜事都少不了“九大碗”的热闹场景,数十上百人聚在农家院或围屋中,八位客人围满四方桌(即“八仙桌”)上即开怀痛饮。
  长期致力于客家文化研究的罗东告诉记者,客家人置办酒席时,为了让客人感觉到主人家的大方和食物丰盛,绝对不用盘、碟上菜,而是用大而深的碗盛菜,以此表现出菜多量足,体现客家人的热情。这种以九大碗“吃肉”为主的宴客“流水”酒席,在清朝道光年间就非常兴盛。
  叶亚来曾用“客家九大碗”招待过贵宾
  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父”叶亚来1837年农历2月初8出生在惠州市的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在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跟随同乡漂洋过海到了马来西亚。1869年农历5月初5日端午节,在叶亚来受封“甲必丹”的欢庆会上,就采用“客家九大碗”的形式,摆了300多台酒席招待当地的贵宾、来自家乡的华人华侨。
  罗东告诉记者,由于大量的惠阳客家人聚集到马来西亚,客家的饮食文化也漂洋过海地被引入到马来西亚。至今,“客家九大碗”的客家饮食方式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依然可见。
  叶挺曾用“客家九大碗”犒劳过将士
  著名军事家叶挺将军,在1896年也出生在惠州市惠阳秋长镇周田村。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就随父母干农活,并学会了做客家菜,尤其是“客家酿豆腐”是他的拿手好菜。尽管16岁就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和参加了革命,但他对“客家九大碗”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在客居德国期间,他就开了一家小餐馆,专为中国留学生做客家菜;抗战时期,他用“客家九大碗”犒劳过战功赫赫的将士和招待过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罗东吿诉记者,现在远在他乡的叶挺的后人,只要回到家乡,都会向乡人了解“客家九大碗”的习俗,以及背后的故事。
  “九大碗”代表了客家人的热情
  “九大碗”不但是客家人招待客人的上等美味佳肴,而且还代表了客家人的好客、热情、大方。至今,叶亚来、叶挺和“客家九大碗”的故事仍在村里广为流传。作为叶氏家族的媳妇游小丽女士依稀记得自己从贵州远嫁到周田村,村民置办婚事是大伙热热闹闹吃顿“九大碗”的情景。她告诉记者,她经常陪同来自马来西亚、香港以及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座村庄里寻觅叶亚来、叶挺少年生活的足迹,而后都能听到客人想在周田村吃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九大碗”。(完)

海鸥集团——巴生市区的一间小店开始

资料来源:http://qkzz.net/article/1e5862d1-386f-43d3-bf21-71266378e6d3.htm

◎ 1996年,海鸥企业上市吉隆坡股票交易所第二板。现在已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集团公司,拥有20多家子公司,是马来西亚境内最大的中国商品进口商
  ◎ 马来人通过直销行业,从中了解更多中华文化,甚至学会“小财不出,大财不入”的道理
  海鸥企业在1975年5月1日劳动节成立,创办初期是在马来西亚巴生市区的一家小店面营业,当时公司所拥有的资金只有16.8万令吉。陈凯希提起海鸥成立的缘由时,不禁露出灿烂的笑容。
  海鸥之路 成功之路
  海鸥集团自成立之日起,便与中国商品结下了不解之缘。1975年,马来西亚巴生市区的一间小店,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集股成立了专销中国商品的海鸥公司。当时,正是马中建交后,马来西亚出现了一股“中国热”,人们不但开始注意中国的事情,而且中国的商品广受欢迎,特别是对马来西亚500万华人中的中、下阶层,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十分符合他们的需求。而海鸥的合伙人,都是受过华文教育的,经营中国商品没有语言和思想的障碍,更能得心应手,颇获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回顾历史,陈凯希感慨地说,经营中国商品30多年,其中的乐趣、荣誉是数不尽的。但其中偶尔出现的烦恼,则只有同行人才能体会到。

吉隆坡的發展史

资料来源:http://www.ktc.org.my/yap/klhistory.php


前言 :
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现已是游人如织,高楼林立的国际大都市。可是在15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烂泥沼泽的河口地带。吉隆坡的变迁,留下了我们华人先辈们生命的深深印痕,这其中有一位名叫叶亚来的广东惠州人,对吉隆坡的发展居功厥伟。他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吉隆坡的开埠史,甚至可这样说,没有叶亚来,就没有吉隆坡。

随手翻开一本马来西亚中文本旅游指南,你可以看到有关吉隆坡这样的介绍:“吉隆坡位于马来西半岛的中西部,离海岸线只有几十公里。它拥有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酒店……它有着完整的中国传统风俗与文化,唐人街的夜市十分热闹,市场上货物琳琅满目,徜徉其中,就仿佛漫步在繁华的中国古城镇的街头。”吉隆坡是中国广东人叶亚来18世纪来这里采锡矿时创建的。

19世纪中叶以前,吉隆坡还只是一片莽莽苍苍的热带丛林。当时人烟稀少,在那弯弯曲曲的巴生河上游,才偶尔发现有少数用棕榈叶覆盖的小屋掩映在绿树丛中。1857年的一天,有87个华人划着小船前来勘察锡矿,镐锹的撞击声打破了那里的静谧。在几十个生命死去后,他们终于发现这里的锡矿藏量丰富。
从此,各地的华工不断拥向这个新发现的锡矿产地。
研讀吉隆坡的發展史,不能忽略葉亞來這一章。
在那一段驚濤駭浪、衝突不斷的歲月中,他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研究十九世紀雪蘭莪的華族歷史,不能不了解葉亞來,因為葉亞來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華人社會的一面旗幟,是個貫穿始終的歷史人物。」《吉隆坡開拓者的足跡──甲必丹葉亞來的一生》一書的主編李業霖如是說。
這名學者指出,葉亞來集團的活動和事業是個很獨特的歷史現象,值得引人深思:「我認為這個集團曾給我國歷史一個震撼,它是馬來西亞近代史內容中不可分割的部份。」葉亞來生于一八三七年,卒于一八八五年,享年四十八歲,可說是英年早逝,唯,在他短暫的生命中,卻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對建設吉隆坡作出卓越的貢獻。與其他有血有淚的「賣豬仔」故事一樣,葉亞來是南下淘金的豬仔,先后到馬六甲、蘆骨等地,幾經顛沛流離的日子,他最終選擇在吉隆坡落地生根,拓展事業、結婚生子,並將一生精力獻給這塊土地。一八六二年,葉亞來與同鄉聯袂來到吉隆坡時,吉隆坡是一個只有寥寥數間店的「三家村」(三間庄)。葉亞來等人協助甲必丹,將吉隆坡迅速發展為一個繁榮的市鎮。一八六八年,他從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劉壬光手中接過棒子,當時適逢雪蘭莪爆發內戰。這一場王室土侯間的內戰,始于一八六六年,並持續了八年之久,葉亞來無可避免地被捲入其中,與雪州執政東姑古丁結盟。一八七零年,吉隆坡也陷入內戰中,長達四年的戰? 帲瑢е录∑聹S為一堆廢墟,葉亞來慘遭盟友背叛,幾經辛苦才成功光復吉隆坡。戰后,市內滿目瘡痍,遠走他鄉另謀發展原是很自然的事,然而他卻不曾放棄吉隆坡,反而不辭勞苦地進行重建工作。其實,葉亞來當時的負擔不輕,甚至一度瀕臨破產,令他負上逾十萬元的戰爭債務,加上礦場積水,短時間內無法生產,他已經處于經濟破產的邊緣,然而他仍咬緊牙根捱過去。 人們多有遷地為良的念頭,葉亞來卻苦口婆心勸說他們繼續留在吉隆坡發展,大家攜手克服困難。曾經風光一時的錫礦重鎮蘆骨及拉律,在內亂后都一蹶不振,而吉隆坡沒有步他們后塵,反而似浴火鳳凰般,屢次在天災人禍后重建,並日愈壯大。葉亞來向英商和新加坡及馬六甲的華商借貸,恢復礦業生產,繳付高達十八至廿巴仙的利息。一八七九年錫價猛漲,葉亞來終于守得雲開見月明,一躍成為吉隆坡首富。一八七三年三月,光復勝利后,葉亞來成為吉隆坡最高領導人,掌管地方政令,故有「吉隆坡王」的稱號,一直到一八八零年還政于英殖民政府為止。在這七年期間,吉隆坡從光復時的十二間茅屋,擴建到四百多間店屋。葉亞來從蘆骨、芙蓉以至中國召募了數千名華工,從事土地開發。「他開礦場、闢馬路,恢復社會生產、繁榮經濟,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李業霖說,他指出,葉亞來是從艱苦的奮鬥中,鍛煉出來的卓越領袖。他早年的困苦生活,孕育他富于正義感的作風。「葉亞來的不朽,就是他以不屈不撓的精神,三次重建吉隆坡,給吉隆坡帶來安定和繁榮,為吉隆坡日后進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如是結論。
..............................................................................................................................................................................
吉隆坡 尋找宏願的城市
如果不是嗅聞到這麼一股濃烈的榴槤味,我可能真以為自己正置身於香火鼎盛的中國南方廟宇。位於吉隆坡(Kuala Lumpur)市中心李孝式路的「仙四師爺廟」,是以葉亞來(Yap Ah Loy 1837-1885)為首,連同各具功績的墾荒先賢:葉致英、葉觀盛、陳秀連一齊被神化供奉起來,成為護國佑民的神祇。這座吉隆坡最古老的廟宇,平日即香火鼎盛,特別在除夕夜裏,更是爆滿了求財的人潮。
在吉隆坡有兩個半神的華人:一是明朝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一是吉隆坡的開拓先驅葉亞來。
在市郊的國家博物館的馬賽克外牆上,可以清楚地看見馬來西亞最早開始的歷史上,出現的是一方遠遠駛來的『鄭』字旗幟的船舶;鄭和對馬來西亞的歷史影響,是無庸置疑的。
至於葉亞來,則是華人社會中公認的吉隆坡開埠功臣。
..............................................................................................................................................................................
靠錫礦起家的城市

早年的華人苦力,被當作「豬仔」裝船運到海外各地,接著被送進深山大澤,終年勞動,這些貧苦的華工,不僅要接受嚴苛的瘴氣、瘟疫及猛獸威脅,連工資也受到剝削。從悲情的「賣豬仔」,到叱吒風雲的「錫礦大王」、「橡膠大王」,由泥沼奮鬥到雲端的發跡過程,曾經使得富商與東南亞華人被劃上等號。如同馬來西亞其他幾個錫礦產地一樣,吉隆坡也是在華工集中的錫礦區,逐步發展出一座像樣的新興城市。
錫礦曾經是馬來西亞一枝獨秀的獨門生意,二十年以後,中國、巴西兩國大量產錫,價格因此慘跌,隨著錫價下跌、錫脈衰竭,如今錫礦已不再是馬來西亞的強項。
昔時家財萬貫的大礦家陸佑故居,如今埋沒在一片荒煙蔓草中,雖然位於市中心黃金地段,時價三千萬零吉(馬幣,約合台幣三億),但似乎是有價無市,成交遙遙無期。著名的雪蘭莪錫器展示館(Selangor Pewter Showroom)是吉隆坡的觀光必遊地點,以錫製的茶葉罐作為國禮餽贈嘉賓,依舊是馬國政府的驕傲傳統,但外銷數字的節節後退,早已難掩錫礦風光不再的事實。
七十年代前,馬來西亞的錫礦產量世界第一,約占全球總量的五十四%,當年開採錫礦的遺跡:黃沙堆堆、礦湖處處。今天,想在這個以錫礦起家的馬國首都,找到一座仍舊運作中的錫礦區,卻顯得相當困難。
透過關係,我們終於來到了龍溪(Dengkil)的一處錫礦廠,登上了一艘船齡已經二十歲的採礦船,可惜的是錫礦廠前年方才停工。歇業的理由蠻政治的,說是前總理馬哈迪與前任美國總統柯林頓關係搞不好,美國於是釋出大量錫礦,使得市場上錫價一片慘跌,於是這吉隆坡最後的一處礦產公司嘎然喊停。占地一千兩百英畝的礦區,原本計畫要與成龍合作興蓋一座電影城,最後也不了了之。
六十三歲的張偉國,擔任採礦船的操作員已經有十一年的經驗,如今與另一名印度人輪流看管著舊鐵船。據他告訴我們,採錫的極盛時期,除了船上的三十多名工作人員,連同外圍配合的員工多達百人。如今,他慣於操作挖錫的泥斗,以及龐大的零件,就要等著合同到期,被個別解體,出售給新的買主了。但也不是所有的礦湖都沒有美妙的結局。
..............................................................................................................................................................................
自教科書中消失的葉亞來

吉隆坡的城市發展與錫礦的開發息息相關。最廣為人傳頌的即是,一八五七年,首批八十七名華籍苦力,駕船從馬來半島西海岸溯巴生(Kelang)河而上,進入昔時的一片莽莽叢林中尋找錫礦,當時的瘴癘蔓延、野獸橫行,很快地就折損了六十九名華工,葉亞來便是這開疆闢地的元老。
一八五四年,十七歲的葉亞來,獨自從故鄉廣東惠州南下馬來西亞,從地位低下的採礦工人向上攀爬,一八六五年受推薦接任甲必丹(華人首長)一職,成為第三任華人甲必丹。吉隆坡曾因戰亂三次被夷為平地,是葉亞來獨捐鉅 資重建。在他的事業顛峰期,曾擁有錫礦一千多畝、員工五千人,掌握了整個城鎮的經濟實權。
這位早期的錫礦大亨以其財富及影響力用心建設吉隆坡,除了鋪設道路、投資各種農業計畫,並首先引進蒸汽抽水機供雪蘭莪(Selangor)的礦場使用,還包括興建了吉隆坡第一家醫院及第一所華文學校。
二十世紀初,葉亞來的名字出現在梁啟超發表在《新民叢報》的一篇文章上,並被列為九個著名的中國海外開拓殖民者之一。前任英國殖民地總督瑞天咸(Frank Swetteham)對葉亞來的讚賞,直接間接地增進了他的威望,之後一九五一年所出版由另一位英國殖民地總督米德布洛克(S.M.Middlebrook)執筆的葉亞來英文傳記,又明顯地確立了葉亞來建設吉隆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一九六五年的二十年間,葉亞來的英雄事蹟以及開拓首都吉隆坡的功績,透過蓬勃發展的華人出版業,深植在新、馬一帶的華人心中,五十種版本以上的葉亞來傳記,有些甚至神化了他的存在。
然而,吉隆坡開拓者的地位,卻在馬來西亞獨立後被政治運作掉,葉亞來甚至默默地消失在華人的歷史教科書上。一九八○年,一名曾在吉隆坡地區資助大規模錫礦開採的馬來皇族成員──拉惹阿都拉(Raja Abdullah)取代了葉亞來,成為吉隆坡的開埠功臣。華人在維護其在馬來西亞的歷史地位上,打了一場敗仗。
葉亞來在吉隆坡的歷史地位受到了推翻,這番戲劇化的轉折,也相當程度地反映了華人在此間的處境。

2014年1月23日星期四

巴生与吉隆坡

在吉隆坡,其实茨厂街不是唐人街。而是矿工和苦力们聚集的地方。在吉隆坡,你会想到茨场街;如果你在巴生你会想到哪一条街?

吉隆坡还没翻建砖屋子前茨厂街的位置也是巷弄,叫做榴梿巷,这点鲜为人知。

谐街,其实也与巴生一样,有分前街与后街。

茨厂街或苏丹街等的历史除了是先民流连的地方,苏丹街有以滑鸡(白切鸡)出名的南香鸡饭,巴生巴刹路Emporium Makam一样有一间历史悠久的古早味白切鸡,叫国香鸡饭。吉隆坡有凤凰饼家,巴生有联美饼家一样是老字号。

吉隆坡有人镜慈善白话剧社,巴生一样有为善剧社。这意味什么?不是人有我有,而是当时社会跨籍贯,不论家乡背景其实有着同样的需求。

当积善堂可以不分种族地域,散播在巴生与吉隆坡。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建筑背景,叙述这一条河,两个城市的血脉相连着。

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吉隆坡陈氏书院前曾有苦力间

在巴生寻找到“公司厝”(见附注1),也就是那种一排有隔间的比较后期的,而目前巴生新兴住宅区(诸如Bandar Bukit Tinggi 与Bandar Botanic等附近,过去是园丘)也有属于比较马来屋的提供给印度工友居住的苦力间(见附注2)。

苦力间有有什么特别?开始的时候苦力间就像捉猪的笼子,一个个苦工上岸需要检疫。后来住在没有隔间的大房子,里头挤满人,与牢房差不多。之后华工才由于会馆,矿主等安排住进有隔间的公司厝。

除了在《落番》可以知道一些金门人早在1840-1890居住的地方,尤其是苦力间(估哩间)在巴生什么地方,众说纷纭,也没确定答案,一些人的说辞是在海边树下,随时可以到港口工作的地方,一些人则指在巴生港口铁轨附近的位置。

但,苦力间(估哩间)在吉隆坡却一样带有指标作用。很多人误会茨厂街或谐街是吉隆坡最早的发迹地,其实说法是有些偏差。最早的发迹地其实是在目前中央市场(center maket)一带;或许很多人没留意到center maket一开始是市集,但是成了巴刹后,后期是翻修过的。

 中央市场(center maket)一带距离茨厂街算有段距离,为什么茨厂街的地方显得重要?答案就是茨厂街与谐街最早的汇聚地点,也就是俗称的北边吉隆坡五只灯,一直延伸到南面陈氏书院,就因为陈氏书院前其实是设有苦力收容所。当年的苦力,尤其是新客居住是按每天收床位费用的。当年的苦力收容所也就在陈氏书院前位置也大概是穆迪卡圆环的地方。

因为苦力收容所人流庞大,自然就促成茨厂街维持一定的热络。

这也见证了华工尤其是广府或客家籍贯的新客汇集在吉隆坡,而巴生由于相对闽南人聚集比较多,而且倾向于更早期南下的,一般上由于籍贯不同,相对比较保守与籍贯鲜明,投入的发展领域就明显与广府或客家籍贯仰赖锡矿开采是有所不同的。

---------------------------------------
附注1:
『公司厝』是华人南下其中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实老一辈的华人,甚至在1980年前 的雪隆华人木屋区(锡矿最兴旺时代之前),其实也是如此概念的衍生,许多贫民甚至居住在铁道经过的地方,他们有一个特征就是距离锡矿特别靠近;研究此类型 的“公司厝”,不难发现客家人的主体遍布在雪兰莪与吉隆坡,甚至霹雳拉律或近打河流域都曾经拥有大量的『公司厝』。

依据历史的推断,南来的历史很久远,巴生的肯定出现过咕哩间,主体还是闽南人居住的。

 咕哩间相对与公司庴是不同的,一面积比较小,二普遍上是没有隔间,因为公司庴是属于夫妻或家庭单位出现,所以有所不同。

http://life.sinchew.com.my/node/3534?tid=62



附注2:
1911 native coolies。在北印度移民进入马来亚后。南印度移民也一批批很系统庞大数量来到马来亚,这是他们进入城市的情况。他们被当是苦力,被安排入住在园丘的coolies间。(尤其是目前已经发展成新兴城市花园)

http://akubudaktelok64.blogspot.com/2013/11/gagak-estet-di-klang-dan-telok.html


2014年1月19日星期日

巴生后街 Klang "Ao Guai"(Backstreet)

巴生后街,是巴生响铛铛的名字,既然有巴生后街,自然有巴生前街!对吧?

为什么巴生在那一带可以分巴生后街与巴生前街,巴生前街的叫法也不如后街来的频密。

知道,巴生前后街的称号来由吗?

不是跨河大桥把路给拦腰切断,以前火车头前街是与林茂街相连的。

河边路可直达那两座连接南北两岸的水上浮桥,已经是少之又少的人知道的。

巴生前街的百年火车站,1886年通车的全国第二条铁路,叙述巴生前街前半段的故事。

巴生后街在我们上一辈也叙述巴生繁华之最,两排朴实战前建筑与著名美食诸如肉骨头茶与海南鸡饭,你还记得的岁月与光辉有多少?


For Klang people, "Ao Guai"(the Backstreet) very famous.it is a street with “Front Street”, there must “Back street”.

If the bridge is not cut off the road, Klang railway station road is connected with Jalan Tengku Kelana.

Klang railway station road is called "Front Street".

Fewer people now call "Front Street",Klang Railway Station opened in 1886,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Backstreet was once the most prosperous places in Klang.


How much do you remember?

2014年1月18日星期六

福建人为什么下南洋?

福建人为什么下南洋?

过去几十年在努力拯救泉州古戏曲的郑国权,从极可能是“陈三五娘”雏形的“勾栏戏”中,发现宋元时期的戏台上,就已经在唱着闽南人因“年冬荒旱、走在南洋”的社会现象。

闽南话是保存最久的方言,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除了穷,疾患,荒旱;福建人尤其是闽南,意思就是福建南方的人,具有强大的反叛精神,

福建自古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耕作十分困难,大多数闽南人以出海捕捞为生。常年在波涛海浪之中出生入死,让闽南人坚强剽悍而团结。

闽南人共同信奉妈祖娘娘的族群深知出海的风险很大,一旦发生海难无法归来,家中的妻儿老小自然就由邻居、同宗兄弟代为照看,这样的生死亲情往往容易让宗族与地域关系更加紧密,因此,闽南人的宗族观念非常强。

背后,其实也有段故事就是女性特别坚毅与需要担起吃苦耐劳的角色,诸如男人长期出海,能挑起粗大沉重的花岗岩石条“惠安女”被称为“最吃苦耐劳妇女”。

如果没自家男人在身旁,女性的娴熟就需要撑起半边天!

找了福建泉州的老照片,或许大家可以从传教士摄影留存的文化中,一睹1880-1900年这20年这些落番后他们家乡的面貌。里头有一系列的图片,可以看看当时为什么存在剩下女人与老幼?一副家不太像家的景象。

ttp://bbs.tiexue.net/post_5173917_1.html

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

杨源合路纪念州政府首席秘书杨源合

吹下水!不然读历史很闷,要解闷,就当我仙家,仙几句。

看到“雪州我最大”页面,其实照片源头应该是《看不見的腳印》从博客拿的,因为照片是他拍的,我摘取罗福兴先生的文字:“楊源合路位於現今巴生縣巴生市南區,從巴生五條路方向進入小印度林茂街,楊源合路位於左側橫路。

從林茂街進入楊源合路,左排建築分兩部份,有名為馬都拉屋1的雙層店屋,底層六單位,上下層合共十二單位,接著是三層店鋪,底層五單位,上下層合共十五單位,當中有巴生濱海福莆仙同鄉會2舊址。

右排建築同樣分為兩部份,有雙層店屋,底層六單位,上下層合共十二單位,接著是十二單位的小食檔口。

尾端路口正對面的山坡上有劉永美醫療中心3及巴生基督教衛理公會4。”

或许谈位置,大家知道;说历史或谁是楊源合?楊源合事迹,很多人都会头低低用不详来表述,“雪州我最大”再大也没说出所以然。

就让雪州只是浮游小物如我的告诉你一些小故事,那就是与福建金门人有关,巴生是福建金门人口中的“小金门”,我不是金门人,也不姓杨!

却知道杨源合是怎么来的,如果有到巴生观音亭,就知道其实除了杨源合路,还有个块志年1909年由杨源合等人奠定的石碑。

姓杨的人应该不会忘记杨源合是谁,因为杨姓的杨氏福建金门族人早在19世纪中大量移居雪兰莪巴生地区。

由一个不是姓杨的谈姓杨的故事其实没什么,因为姓杨的福建金门族人在木材砍伐加工火锯业、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等行业是楚翘。只是很多人不懂,他们身怀绝技,我同学爷爷嘴里说希望替孙子弄间房间,你知道金门人是出名节俭的,凡事亲力亲为,老人家已经七十近八十还能担石头、拌水泥,我还在小学真觉得神乎其技,老人家身体硬挺的很。

好比金门县湖峰杨清廉于1920年南渡,定居巴生,历十二年之刻苦经营,创办建利栈枋广,经营建材砂石兼营建筑工程,承包建屋工事。金门杨玛珯于1922年创立金振和火锯有限公司发现锯木业。

巴生福建金门杨诚财(华侨学校的先贤及董事长)创立杨金记炭窑,为此行业的皎皎者。杨海沧振丰炭窑,并兼营地基木椿和建筑,终有所成。

其实,当然我需要如此说否则把功劳全归楊源合一个人是有些说不多去,楊源合除了家族涉猎地基木椿和建筑,更通晓英文,楊源合通晓英文是因为当时有许多移居雪兰莪的杨氏族人将子女送进英文学校就读,毕业后因能掌握两种语文。

当然,杨源合在20世纪初,已是巴生华社的领袖。精通中英文,1905-1920年间在保护邦雪兰莪州政府中任职,担任州政府首席秘书要职,成为当时大部分来自中国不懂得英文的华人,与英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他对促进华社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贡献良多,为此,英政府在巴生南区市内的一条街道就用其名字命名为杨源合路(Jalan Yeo Guan Hup) 。当然,英政府也很肯定当地福建人尤其是金门人更是姓杨的前辈们的巨大贡献。

如果真要研究巴生区域战前建筑是谁人兴建与贡献巨大?很大程度与巴生福建金门人擅长地基木椿和建筑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文章属于整理改写,兴趣的话阅读原著: 杨氏族人在马来西亚的发展
资料来源
http://blog.1688.com/article/i9332342.html

杨国瑞

杨氏族人在马来西亚的发展

杨氏族人在马来西亚的发展

资料来源

http://blog.1688.com/article/i9332342.html


杨国瑞

1.        序言

中国人因不同历史因素,陆陆续续飘洋过海,到海外经商谋生,其中以迁徙到菲律 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最多。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来,中国饱受殖民主义者侵略,迁徙海外的中国人更多。杨氏族人早期移民的与经济追求与 华人移民东南亚历史因素相同。因此,要了解杨氏族人迁徙的历史因素必须从华人移徙海外的历史层面去解析。

华人到马来半岛、印尼群岛各地始 于汉代,除《汉书•地理志》记载外,《后汉书》也有记载,可见华人移民南洋,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唐代中南交通初步发展,中外古籍已载有定居当地的华 侨。据蔡永蒹《西山杂志》记载,唐开元年间晋江航海世家林知祥之子及其水手已有定居南洋当地。9世纪时,已有中国人在马来亚吉打居住采锡。当时定居南洋的 华人,一是因貿易、求经等原因而留居当地;二是因战乱、海难或被掠夺而避居或滞留当地。在这期间,定居南洋的华人数量不多,杨姓族人居留亦少,有明确记录 的更少。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数百年间,这时期滞留南洋的华人,除少数因与土著通婚共处,成为早期的马来人,大多数已不懂得说华语或华人方言,与 中华文化完全脱离关系。绝大多数的华侨华裔,仍世代讲家乡方言,有些是侨生的第三、四代人,回到家乡仍然能讲道地的家乡方言,也多数懂得点中文。

宋 元至明代中叶,海外贸易蓬勃发展,海商、水手随船舶遍及南洋各地,是东南亚华侨的初步发展阶段。随着南中国海上交通的进一步发展,不但华人出国众多,华人 不仅因贸易原因留居当地,而且为了较好的生活环境定居于当地繁衍子孙。从零散寓居到聚居成村,形成早期的华侨社会。宋元时期就华侨流寓方式而言,以因经济 原因而自愿移居南洋为主,其次是因战乱、剽掠而被迫留居海外。从东南亚华侨的发展趋势而言:一是华侨集中聚居,从事共同或相互联系的职业,具有共同的领 域、经济联系及中华民族心理状态,与祖国保持密切的联系,可称为华侨社会。二是相当多的分散居住的华侨,在宗教上、或在习俗上、或在生活上、或在血缘上已 逐渐融化于当地社会,与祖国的关系逐渐淡薄的华侨。华人是马来西亚少数民族,杨氏族人在马来西亚华人族群中又是属于少数。作为华族的少数族群,杨氏族人在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以崇祖观念及相关活动来团结族人,不以方言群立帮,消除了方言隔阂所造成的团结障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有本身的发展方式,虽然并 不是很显著,但杨氏族人对他们的先辈对马来西亚的发展的贡献仍然感到自豪。虽然杨氏族人在马来西亚的人数比其他姓氏人数较少,但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与 政治领域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其贡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不同的政治环境,可分为早期移民、殖民地时期、马来西亚建国后三个历史阶段去看杨氏族人的聚落 与经济追求,从中可以窥探出杨氏族人在马来西亚的发展过程。

杨氏族人不是移居马来西亚最早的华族移民,但是他们聚落的地区与早期马来西亚 华人的聚居同一模式,主要在港口城市区、矿区和农村社区。来自不同地缘的杨氏族人,因不同的方言和强烈的历史认同感。当他们移居马来西亚后,面对新环境的 挑战,促使他们具有较高的自发自律的自治能力的倾向,以他们祖先在祖籍地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所发展的内在凝聚力为杨氏族人移居马来西亚时打下合作 与团结的基础。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合作精神,较佳的组织,这使杨氏族人不论在马来西亚的各港口城市区、矿区或农村社区都获得稳定的发展,各行各业中都有杨 氏族人涉及的行业,所经营的农工商矿遍布马来西亚各地,且其中不乏事业有成者,为马来西亚的垦荒发展作出贡献。


2.        杨氏族人早期移民的与经济追求

杨 氏先人向海外比较大范围地区的移民,是在元朝末年以后,尤其是在明朝初期以后中国南部诸省特别是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为了避免天灾人祸而向海外 移民谋生。移居的主要地区在今天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等地区。但在明代初年,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后,虽然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与几个南洋 国家建立官方的贸易联系,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海禁政策使明初的南中国海航道基本阻隔。到明成祖社会各种矛盾相应调整,与南洋诸国贸易联系日增。开始恢 复和发展海禁以来的衰落的中外贸易,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国航海史上空前壮举,而郑和停留过的港口如马六甲(明朝称之为满刺加)、槟城等更成为华人主 要居留和经啇之地。从此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人数倍增。

杨姓族人在明朝初期随着郑和到马六甲有近百人,从事开矿,小商贸易、手工业、渔业农 业等,购置地产,作长久居留之计。许多迁徙到马六甲的杨姓族人融入马来社会,精通马来语文,其中皎皎者为迁徙到马六甲十余年的杨林,精通马来语文,与满刺 加王朝关系良好,并充当郑和会见满刺加苏丹的翻译。明朝政府为培养精通外国语文外交人才,成立“四夷馆”以主其事,杨林进入“四夷馆” 以负责培养精通马来语文的人才,杨林编纂了“满刺加语辞汇录” 作为教学之用,这是最早编纂约的马来文字典。当时马来文只有口语而没有文字,爪夷文和罗马化拼音尚未用以作为马来文的拼音文字。这本以中文拼音的以马六甲 方言为主的马来文辞典也成了研究古代马来语文的重要文献。近年来,广西大学对这部辞典进行研究,以更进一步了解古代马来语文。
根据史料记载,最早 移民到沙巴的杨姓族人,是1402~1424年明朝永乐年间浙江绍兴的杨云川,随着海军出征渡海,因诲难飘泊到北婆罗洲(现为沙巴州)。云川长期羁留北婆 罗洲,传说杨云川协助杜顺族酋长对抗其他部落的侵略有功,杜顺族酋长因而把公主嫁给他,婚后两人十分相爱。椐杜顺族的传说,云川被接回中国(另一说法是云 川出海遇难),公主日日豋山朝东北面中国的方向遙望,等候夫婿归来,竟至跳海殉情,化成“中国寡妇山” 上的望夫石,留下了“中国寡妇山”淒美的神话。“中国寡妇山” 上的望夫石也成了沙巴的遊览胜地。据杜顺族史记载,其先祖为中国人,在沙巴繁衍成族,而杜顺族的相貌不似一般当地土著,与华人比较相象,其与杨姓血缘关系 亦始于此。这一传说的史实尚有侍查证。

自从明朝乐初年杨云川移居北婆罗洲后,华人不断到婆罗洲各地经商贸易,定居的亦有不少,而华人什么 时候到婆罗洲开采金矿,至少在16世纪以前已有。早期华人多数为当地土著酋长或当地人头领开矿采金。由于华人勤劳,技术熟练,很多人在国内就有采矿的技 能,又诚实可靠,深得当地人信任,当地酋长或头领一般喜欢招募华工开矿,并从中坐收矿利。在此开矿的华人似乎以潮州人居多,其次是嘉应州和惠州人,这些省 藉的杨氏族人亦甚多。

郑和船队到马六甲后,当地土著向华人学习耕种新法。葡萄牙和荷兰人殖民马六甲时,华人垦殖农地约三、四百人,供应城 市粮食和果菜。在16~17世纪马六甲、雪兰莪等以种植小甘蜜和胡椒为主。马来半岛的华人采矿业,在15世纪闽粤人在马六甲采锡和金,这些金、锡矿层均为 地表矿藏,产量不多,到19世纪下半叮马六甲锡、金矿就已枯竭了。

经历好几百年的移居经验,能够在异国生存下来,已说明他们必须要克服很 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种种困难。每个困难都可以看到这个族群如何展示其发展的动力。个中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等,要和其他族群整合,绝对 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和土著和西方殖民地政府之间的磨合,只有从中深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到杨氏族人的求生本能。从中了解他们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发挥自 己文化的长处,再造他们的文明。马来西亚是多元民族、宗教、语言的国家,在近代更经历了巨大的殖民化、独立建国、地区化、全球化的变化和经验。时空转变的 快速,迫使各个族群产生不断的关系变化,不断的互动性调整,使杨氏族人分布在各地与各族群的接触,有着不同的表现和成就。


3.        杨姓族人在殖民地时期的聚居与经济追求

15 世纪以后,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人开始在马来西亚连续四、五百年的殖民统治。各殖民强国目的在于控制贸易垄断权,抢占贸易通道,扩大商品市场,开辟原料纵深 产地,是以贸易为中心的经济掠夺。虽然欧洲人在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陆续建立殖民地政权,却无法撇开华侨直接与当地土著社会进行贸易活动,既不能掠取或收购 欧洲市场所需的各种原料和商品,也难以把攜来的欧洲货物推销出去,于是华人成了欧洲商人的贸易媒介。但欧洲殖民主义者对华侨的精明苦干和经济能力又深为忌 讳,对华侨既招徕、依靠、利用,又不断加以限制、打击甚至屠杀,而华侨先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与顽强的活力,在侨居地扎根发展,形成实力和影响都很大的华侨 社会。

荒山野岭的开发,农田的垦殖,矿山的开采,港口的兴建,城市的建筑,公路和铁路的修建都是华工与当地人民共同劳动的结果,特别对早 期的马来亚经济发展有主要作用的工农业。华侨在东南亚沿海港口城市普遍形成华侨社会,并向内地乡村发展,许多城镇无不是在华侨的血汗中繁荣,成为东南亚地 区的航海良港和贸易中心。

在英殖民地统治马来半岛、沙巴和砂拉越时的经济两大支柱是橡胶和锡。华人是马来亚橡胶种植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但 是英殖民主义的资本家经营的橡胶园却长期占有优势的地位。18世纪英国人统治马来半岛后,以种植甘蔗为主,木薯、咖啡、可可、椰子为次。19世纪上半叶大 力发展的胡椒和甘蜜的种植,下半叶锡矿业、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发展,1900—1930年马半岛以种植橡胶为主,黄梨、硕莪、油棕为次。在这时期里有大 量的杨姓族人杸入这些农业产品的开发上。早期华人经营的种植物的经济价值不高,从甘蜜、木薯、咖啡、黄梨的种植,华人都下了不少苦心。20世纪初橡胶业的 兴起,无不洒下了华人的血汗。杨氏族人参与发展亦众,且多有所成。在马来西亚杨姓族人经营橡胶和油棕的小园主极多,为马来西亚的橡胶和油棕业的发展贡献良 多。最终在种植橡胶业的发展,推动橡胶加工业和橡胶贸易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华人在马来亚的经济地位。

马来半岛的华人采矿业,在15世纪 闽粤人在马六甲采锡和金,但在19世纪80年代马六甲锡、金矿就已枯竭了。在18世纪下半叶,福建、广东人到马来半岛采锡及经商的人很多。当时主要分布在 马六甲、霹雳的太平和甘文丁一带、雪兰莪的吉隆坡地区、森美兰的知知港等地。在19世纪中叶以前,马来半岛的采锡都是小规模的开采,在1850—1882 年是华人大规模生产和包办锡业的时代。许多华人采矿公司组成联营或合股形式,采用了当时较好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大量招用华工开采。客藉的杨氏族人参与开采 的甚多,或为契约华工,或为小规模生产业主。在1912年以后,殖民地政府和地方统治者先后控制了锡矿开采权,排斥了华人采矿业者;同时英、法人资本雄 厚,采用先进采矿技术以机械生产,华人采锡业采用传统人工或“水笔”法,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华人矿逐渐衰落,欧洲采锡经营者取代了华人采锡业者。大多数华 人采矿工人受僱在欧人矿场工作,担任采矿工人、炼锡技师、矿场和炼锡管理人员等。

在商品经济尚未发达以前,马来西亚的许多农作物和经济作 物,如胡椒、甘蜜、咖啡、稻米、橡胶等等,大部分是通过华人小商贩深入穷乡僻壤,一点一点地从农民手中收购过来,然后转售二盘商、土产商,以供出口;同 时,外国的工业品,如纺织品、布匹、肥皂和日常用品的推销,也是通过华人小商贩一点一点地销售到当地的居民和农民的。不少的华人经商,或做手工业,就这 样,华人小商贩的贸易活动逐渐把马来西亚地区的经济起来了。华人的资本累积是从商业资本慢慢累积开始的。华人没有剥削当地土著的财富,他们绝大部分从最低 层做起,从艰辛繁重的体力劳动做起,长年累月,克勤克俭,起早摸黑,才有了一点积蓄,再从小本经营小店开始、零售商店,而后发展到经营二盘商、中介商,批 发商和出入口商。有了资本再投资矿业和工业。在米业方面,经营米业的多为潮藉人,尤以潮安、潮阳人为主。

英殖民地者东来马来西亚后,在马 来半岛、砂拉越和北婆罗州都施行不同的统治政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只在几个沿海的城市商埠活动,而在其他广大地区的商业活动中,华人仍然扮演着相当活 跃的脚色。当地统治集团不仅利用华人发展经济,采取善待华人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华人的才智为统治阶层服务。在北婆罗洲英国人的渣打银行于1930年 雇用了数百名天津和山东藉的文员,他们带内家眷聚居在亚疵,自成村镇。这之中就有不少杨姓族人。原来的合约是在合约期满后,英人雇主必须将他们送回原居 地,但随着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和随后的内战,这批北方移民选择在马来西亚定居,并成为马来西亚公民。

杨姓族人在殖民地时期、现代时期的辛 亥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东南亚,以及亚洲民族意识的觉醒中,杨氏族人也卷入民族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和反殖民地爭取独立的战争中。孙 中山先生领导革命期间屡遭清政府通缉,大陆无法进行革命活动,于是便到海外,在广大侨胞中进行报刊活动,传播革命思想和策划,以推动中华革命之发展。孙中 山先生在摈城、吡叻等州领导革命,杨氏族人参与其事甚多。

很多华人的第二代接受了英文教育,毕业后在政府行政部门服务,许多华人就这样参 与了政治,因此在独立前,受英殖民地政府委任进入官方议会多数为受英文教育者。那时受华文教育者在政治心态上,本身深受英殖民主义的欺凌压迫,对国的复兴 中华,燃起了希望之火,充满着对祖国独立自由和繁荣富强的期望,对祖国的向心力较强,因此英殖民地政府向来对受华文教育的华人都不放心并有多少排斥。在独 立后,华人认同马来西亚,华人参与政治的也因教育背影的不同,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华人因感到受罪不平等的待遇,在政治上也比较欣向于反对党,使华人形成两 极化。

在英殖民地时期华人攜家眷到马来西亚居留的猛增,从事的职业遍及各行各业。杨氏宗亲组织也随着中华文化教育的发展亦相应蓬勃。杨姓 族人在马来西亚殖民地开荆辟棘,繁荣商贾,在各个经济领域的发展取得相当的成功。杨氏族人在各行业的发展,人才辈出,各有所成,杨姓先人经历了的艰辛创业 的过程。

3.1.        杨姓族人在马六甲的聚居与经济追求

早期华人在马六甲多为小商贩商业劳动者的性质,主要 与苏门答腊进行物物交换贸易。明末清初之时,有一批广东恩平人杨氏族人于荷兰殖民地时期到马六甲开矿。当时到马六甲谋生的杨氏族人生齒日繁,为了加强联 络,团结互助, 1793年荷兰殖民地政府时期以杨发尊、祝禄、涧喜、长发诸公为产业托管人,购置永久地契317号土地,作为家族词堂“杨氏宗词”,推选族长以处理族内事 务,用作族人祭祖、节日庆典,以及为宗亲提供协助和福利活动的场所,为南来杨姓族人暂时栖息之所。马六甲的锡矿产量不多,多为地表锡矿,不久就矿藏枯竭, 杨发尊、祝禄、涧喜、长发等人也就返回家乡。随他们一起到马六甲开矿的有的回乡,有的到森美兰的芦骨、彭亨和吡叻的新矿场继续开矿,而有部份杨姓族人则选 择居留在马六甲,购置土地,作用长久居留之所。英海峡殖民地对华人会社的控制,“杨氏宗词”于1877年根据海峡殖民地地社团法令注册为“杨氏宗词四知 堂”,为马来西亚最早成立的宗亲团体。1879年(清光绪乙巳)春,杨金若在回乡前,将所购置武吉波浪四英里半的十三英亩地,慨然献为杨氏义山,以安葬逝 者。

1910--1940年代居留马六甲的多为客家杨氏族人,尤以大埔百侯杨氏为多,而且多是从事小型服务业的洋杂、洋服、布匹、当铺、中药、打铁等行业的城市居民。

3.2.        杨姓族人在槟城的聚居与经济追求

梹 城在1786年开辟以前,是只有58名华人和马来人的荒島,但在开埠那一年(即1787年)就有华人大量的涌入,英国基德上校在其报告中说:“梹城市内, 全属中国人,仍在不断增加中。”梹城开埠之初,1805年英政府在梹城建立移民局,引进契约劳工,每年有500~1000人。因此在1789及1808年 两次大火灾中,华人在废墟中重建市镇,大量的技术工人如木匠、泥水匠、铁工、砖瓦工、码头工、修路工,为市镇道路桥梁的建筑流下了无数的血汗。从1805 年峇都兰樟福建义山碑记中,杨姓捐款人共有八人,肯定福建漳州海澄霞阳杨姓族人已聚居梹城。

福建漳州海澄霞阳杨氏为梹城开埠杨、邱、谢、 林、陈五大姓之一,在梹城早已拥有相当的经济基础和实力,领导当时的梹城华人社会。霞阳杨氏人才辈出,如杨清江、清德及清水昆仲在梹城发展。清水受中、英 文教育,服务于英殖民地政府部门,后清水被英殖民地政府调职到香港。其子杨衢云于1861年在梹城出生,在梹城自由英校(Penang Free School)完成中学教育,其后随父移居香港,进入香港造船学校学习造船机械,因不慎被机器轧去手指,乃改进入香港大学修读英国文学。1895年2月 21日,孙中山先生在香港组织兴中总会,杨衢云被选为会长,积极参与第一次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事败后奔走南洋各地,于1901年1月20日为清政府买凶 暗杀于香港,牺牲时年仅40岁,为革命烈士第一人。烈士遺体葬于香港,因恐清廷毁其墓,因立无名碑以隐其名。

华工与其家眷,便在港口后 段,搭建高脚屋定居下来。随着贸易活动的重点和靠岸码头的发展,船舶上下货物停泊业务,逐渐由一些姓氏的族人所控制,成了梹城特有的“姓氏桥”。“姓杨 桥”是由福建漳州海澄(今龙海)霞阳杨氏族人所聚居。姓杨桥曾经是得有姓氏桥中,拥有最长记录的长桥美誉,并曾被一艘货船撞毁。到了1930年代,由于沿 海港口的物物交换贸易的兴起,货物運载取代了摆渡载人工作,成了华人主要经济活动。各姓氏桥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各姓氏桥居民的经济分工运作的不成 文办法,逐渐演变为了利益而形成各姓氏桥各自垄断的局面。姓杨桥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以木材和火炭为主的生意。华人来到梹城以后,逐渐向半岛内陆发展。

孙 中山先生在革命运动的过程中,曾先后到访槟城多次。在这几次的访问中,孙中山促成三个革命团体的成立,分别是1906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槟城分会、 1908斗创立槟城阅书报社和1909-开办的光华日报社。中国同盟会槟城分会成立后,对当地华人社会有重要影响,当地华侨,经革命党努力宣传之后,会务 更为发展,到了1909年,新加坡同盟会分会因环境关系,迁往摈城,槟城遂成为革命的中心。大埔百侯杨芷薌积极参与中国同盟会槟城分会工作。杨芷薌于年廿 八时南渡槟城,先后执教于槟城时中学校、大山脚日新中学共十五年。为中国同盟会老会员,为南洋总支部幹事,槟城监委会祕书,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不遗余力。 1925年创南洋时报,笔伐北洋军阀,以励民气,支援北伐,统一中国。槟城阅书报社作是孙中山先生倡议成立的,汪精卫代草序文及章程,杨汉翔主其事,并倡 以“醒民社” 为名称,然未得孙中山先生同意,乃以“槟城阅书报社” 为名,作为宣传革命的机关,对促进槟城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杨汉翔主持槟城阅书报社的工作,促进革命思想的扩散,他在《中华民国开国前后之本社革 命史》(槟城阅书报社廿四周年纪念特刊,槟城阅书报社出版,1938年)和《纪总理庚戍在槟城关于筹划辛亥广州举义之演说》(建国月刊,第3卷第1 期,1930年)文中将孙中山先生在槟城的革命史略详实记载。

早期梹城的华裔移民,主要是以福建人为主,而潮藉、嘉应州藉和粤藉移民也随 着殖民地政府发展的需要,大量输入华工。早期各行业的从业者都以省藉分帮,一般上,福建人则经商较多,而潮藉多从事种植业,嘉应藉和粤藉多数从事手工业或 是建筑业的各种劳动工作。杨族人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亦是如此。潮藉杨茂水于1898年经印尼往梹城,并到吉打荷锄斩芭垦荒,1920年后发展橡胶种植,经 营橡胶园,发展数百英亩胶园,获利甚丰,于是成家立业,并于1936年回国耗钜资于广东省惠来县隆江镇故乡建造宗祠以及俢建祖屋。本计划攜眷回乡安享晚 年,然终因中国政局*,只得作罢。

早期梹城漳州海澄霞阳杨姓受英文教育者很多,人材辈出,参与政府工作的也很多。其他省藉的杨姓族人也是 如此,在英殖民地统治下,杨姓族人在文教政法服务者极多。仅举数例以说明,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海澄霞阳杨双德毕业于梹城钟灵中学,后进入新加坡教育局服 务,于1948年起担任马六甲华校视学官,1957年升任华校督学,直至1963年退休为止。

在19世纪末,殖民地政府大力发展马来亚,建筑业发展最蓬勃,华人纷纷投资于木材砍伐加工火锯业。吉打杨百筹创立居林大山电锯有限公司,经营木料建材。

3.3.        杨姓族人在柔佛的聚居与经济追求

为 鼓励华农到柔佛州开发农业,柔佛州苏丹推行港口制,以两河为界,划分垦殖区,向前来开发的华人发给港口证,苏丹只向港主徵税,至于其他管理则由港负责。从 1833年开始发开港证种植胡椒、甘蜜,到1917年共开了138条港,其中由潮藉杨姓为港主的有四处,但港主的姓名和事迹记录不详。如柔佛新山北部的杨 厝港都是以潮藉杨姓为主,开发了现在的新山北部地区。蔴坡武吉甘蜜虽然不是杨氏族人开港,然而却是由杨仁梅在1898年垦荒种植甘蜜、胡椒。后改种栳 枳,1920年杨仁梅将全部栳枳园改种橡胶,大力开发武吉甘蜜五百余英亩橡胶园,那时橡胶市场正在开发中,然经十余年努力经营,设立烟房制练橡胶。为当地 华人种植者提供许多资助,促进了武吉甘蜜的发展,成了柔佛西北重镇,至今村民对杨仁梅仍十分尊敬。在日军南侵马来半岛前,仁梅仍大力发展武吉甘蜜胶园。其 时杨仁梅长子祈敬正从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在浙江绍兴法任职。1939年仁梅极需其子回蔴坡继承父业,祈敬惟有尊父命回来蔴坡发展,虽在日军侵占期间 无从发展,但邤敬在战后,掌握商机,运等帷幄,扩展橡胶种植,并经营米业和运输业,在实业界商业界均有所成。马六甲杨晋搻于1920年间经营橡胶贸易,但 并未大力发展橡胶种植,直到其子朝长昆仲更积极发展橡胶与油棕种植,并设立橡胶和棕油加工业,将其事业推向更高境界,成为胶业和油棕业之翘楚。
蔴坡广东省揭阳杨祈敬于大学毕业后南来蔴坡,除拓展其先父之橡胶种植外,复创立马来米业有限公司,进口泰国米、储存和销售,运筹帷幄,业务欣欣向荣,供应柔佛北部市场。马六甲杨柳青创设东溽有限公司经营米业的批发零售,为马六甲米糧主要进出口商。

在19世纪末,殖民地政府大力发展马来亚,建筑业发展最蓬勃,华人纷纷投资于木材砍伐加工火锯业。昔加末杨耀坤除经营零售批发和运输外,复集资创立南方火锯厂;

3.4.        杨姓族人在雪兰莪的聚居与经济追求

在 法律界里,杨姓族人任职律师者甚多。拿督杨世谋早期从事律师工作,马来亚联合邦成立后,进入政府司法部任职,先后担任高等法院法院,其后出任联邦法院大法 官,为华人出任大法官的第一人。杨邦孝本在吉隆坡从事律师,瓶积极从政,于马来西亚成立时,担任马华公会总秘书。1965年后脱离政治工作,出任新加坡华 侨银行总经理。1978年新加坡政府邀请进入司法界服务,其后出任新加坡高等法院大法官,直至2006年3月才以80高龄退休,担任大法官历时20余年, 为新加坡担任大法官任期最久的。在新加坡的司法上贡献良多。令人感叹的是这些马来西亚的人才,因无法在马来西亚发展,而将他们的才华在新加坡施展抱负。
广东潮安县庵埠乡杨晴川于1924年浮槎南度,最先在吉隆坡,进入商界,后狭经营米业,并创立马来亚大瓦制造厂,为马来西亚最早设立的大瓦制造厂。

福 建金门杨氏族人在19世纪中大量移居雪兰莪巴生地区。19世纪末,殖民地政府开发巴生港口,巴生地区建筑业发展最蓬勃,华人纷纷投资于木材砍伐加工火锯 业、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等行业。金门县湖峰杨清廉于1920年南渡,定居巴生,历十二年之刻苦经营,创办建利栈枋广,经营建材砂石兼营建筑工程,承包建屋 工事。金门杨玛珯于1922年创立金振和火锯有限公司发现锯木业。

除了经营木材火锯业外,华人也经营炭窑,作为柴火之用,经营者多数为福建金门人,杨姓族人经营此行业者甚多。巴生福建金门杨诚财创立杨金记炭窑,为此行业的皎皎者。杨海沧振丰炭窑,并兼营地基木椿和建筑,终有所成。

早 期移居马来亚的华人多数不通晓英文,当时有许多移居雪兰莪的杨氏族人将子女送进英文学校就读,毕业后因能掌握两种语文,颇受英国殖民地政府重用,委以官 职。福建杨源合精通中英文,1905-11920年间在保护邦雪兰莪州政府中任职,担任州政府首席秘书要职,成为当时大部分来自中国不懂得英文的华人,与 英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他对促进华社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贡献良多,为此,英政府在巴生南区市内的一条街道就用其名字命名为杨源合路(Jalan Yeo Guan Hup) 。在巴生历史悠久的观音亭内,有一块志年1909年由杨源合等人奠定的石碑,足见杨源合在20世纪初,已是巴生华社的领袖。

雪 兰莪仁加隆是福建省安溪县三洋乡杨氏族人迁徙到马来西亚的起点。安溪是茶乡,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连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地处沿海乡镇的安溪昙三洋乡更处 于无政府状态,土匪四处抢劫,茶叶生意每况愈下,人民生活困顿。1910年三洋乡杨氏族人为了生存,不惜借贷,典卖家财,有的甚至卖儿女,筹资做为船费, 三五成群,结伙逃离家乡。历尽千辛万苦,从三洋乡步行三天三夜到厦门,乘木船到香港,再转搭海轮历经半个月才抵达新加坡,再辗转到马来亚的巴生、槟城等地 定居。

1910年安溪县三洋乡杨瑞香茶庄的杨惠丕(号荣宠)远涉重洋运载16箱茶叶到新加坡,获利甚丰,遂新加坡创设杨瑞香茶庄,业务进 展神速,年销1000余箱。生意蓬勃发展,马来亚业务亦有待开展,惠丕爰鼓励其堂弟杨鹰丕(号荣獭)到新加坡协理。1920年鹰丕先在雪兰莪仁加隆(万津 十四碑)贩卖茶叶,是最早移居到仁加隆的安溪县三洋乡杨姓族人。1932年惠丕创设杨瑞香茶庄于吧生林茂街,乃由鹰丕掌理,多年苦于经营,业务日隆。

鹰 丕关心宗谊,当年安溪县三洋乡杨姓族人南度到马来亚,抵达吧生或仁加隆多数到杨瑞香茶庄暂住,再由鹰丕安排到各地去工作。这些杨姓族人多务农种稻为生,主 要瓜拉雪兰莪、加埔、直落万拉、仁加隆(万津十四支沟头)、诗愈港以及武吉增讧等开荒,种植水稻以及其他农作物。部分三洋乡杨姓族人南度到巴生后,辗转移 居到吉打州的敦樟火车头居住以耕种总稻田为生,迄今仍然有十余户人家。

三洋乡杨姓族人仍然以务为主,除耕种外,也到英国人的树胶园中工 作。在20世纪20年代在华人耕地工作,每日劳动工资为叻币二角,如在英人园丘中工作每日工资为叻币二角五分。工资虽然不高,然当时生活费相对较低,扣除 生活费后,每日尚可储蓄一角。辛勤工作多月,省下的钱寄回家乡接济亲人。

20世纪30年代英殖民地政府为了发展雪兰莪溃滨海地区,鼓励人 民申请土地,开垦种植橡胶、咖啡或椰子等农怍物。许多三洋乡杨姓族人申请并拥有土地,他们披荆斩棘垦荒,将一片片土地化成农地,除了种植橡胶、咖啡或椰子 等农怍物外,也在住家周围畜养家禽和猪只。白天在农地劳动,傍晚勤奋于饲养禽畜。经过多年

3.5.        杨姓族人在森美兰的聚居与经济追求

在 马来西亚成立初期,新加坡的政府官员出身马来半岛的甚多。广东赤溪白坑杨天养受教育于怡保英华学校,早期担任英校语文教师,后弃教从商,先后在矿场、橡胶 园坵及股票行任职。其长子杨玉麟于1918年出生于森美兰,1937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后担任芙蓉乔治五世学校理科教师,1941年弃教从 商,担任新加坡华侨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其后积极参与人民行动党创立,投身政治工作。出任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教育部长,其后历任新加坡海港局董事会主席。 1963年起担任卫生部长,直至退休。

3.6.        杨姓族人在吡叻的聚居与经济追求

3.7.        杨姓族人在砂拉越的聚居与经济追求

华 人在宋明年间就在砂拉越进行采矿的工作,开采锑矿时,也发现了钻石。1823年砂劳越上段地区发现锑矿,更多华人移居砂拉越,从事开采锑矿的工作,还开发 了许多耕地,种稻米、梹榔、玉蜀黍和蕃薯等。于太平国农民起义后,有很多大埔百侯杨氏族人移民砂拉越加入采矿和农耕队伍。砂拉越华人矿工人数最多时多达万 人,华人在砂拉越开山劈岭,发展农耕渔牧。1877年福建漳州长泰人杨原抄只身南渡,抵达新加坡,后移居砂劳越,参与新加坡投资公司在砂拉越投资胡椒、甘 蜜种植,艰辛垦荒种植。参与了古晋市的早期发展,成为当地的著名实业家和华社领袖。在砂拉越的民丹莪、泗里街、加帛、加拿逸和诗巫等五个地区的杨姓族人, 在各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

大埔百侯拿督阿玛杨国斯于1921年出生砂劳越第一省文然镇,英国诺丁翰大学法学士。1956年成为古晋市议 员,1973年代表马来西亚出席联合国大会,过后一直担任国会议员。并于起1982年起担任中央政府科学、工艺及环境部长,直至2000年退休为止。拿督 阿玛杨国斯不仅在政治上取得巨大成就,并长期参与华社教育、乡团和宗亲会,不遗余力地促进同乡和宗亲的团结与合作。在沙巴杨德利于马来西亚成立后就积极参 政,先后在州政府担任部长和副首席部长,并于1998年在政党轮替下担任一届首席部长。

3.8.        杨姓族人在沙巴的聚居与经济追求






4.        杨姓族人在马来西亚建国后的发展与经济追求

广 东省惠来县杨大金于192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在潮阳、惠来担任警察所长。于1927年南来马来亚,担任玻璃市亚娄振华学校第一任校长,负责建校的 工作。1929年应新加坡天主教会之聘,出任后港树德学校首任校长,协助学校的创校工作。1932年马六甲天主教会创办之亚逸沙叻育英与武吉南眉公立育才 学校合併成为公立英才学校,应聘长校。1938年回国参加对日抗战。二次大战后,中国内战焇烟再起,1947年乃再度南来,初期经营小工业。1950年出 长马六甲皇家山育侨学校,时值马共*,学校被英殖民地政府下令停办。乃于1951年再度出长武吉南眉英才学校,直至1963年退休为止。总共服务新加坡、 马来亚华文教育共20余年,这期间,多间华文学校都是由他负责创校。

在政界方面,广东省普宁县杨和发出生于梹城,在梹城自由学校接受英文 教育,后在吉隆坡工艺学院修读绘测,并负笈英国倫敦大学继续深造,为专业测量师,在政府部门服务25年,并移居马六甲。从政后,代表劳工党马六甲于 1961年参加市议会选举,中选为马六甲第一届市议员,前后历任两届民选市议员。其长子杨宝福毕业于马来亚大学,为马来西亚联邦军团高级军官。次子杨宝山 毕业于英国林肯法学院,为执业律师,甚活跃政界,1988年出任马华公会总秘书,并参加八达灵南区国会议员,连任两届。




5.        杨姓族人在马来西亚在的发展与经济追求

巴生华人路名

巴生华人路名(一些甚至连巴生人也不知的路)
 
巴生

巴生的華裔街名較多,可惜一些先賢的資料不全或不詳,也漸漸被遺忘,巴生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巴生以華裔有功人士命名的街道是楊古傑、吳福發、劉金泉、楊國傑、楊源合、邱克肯、陳亞珠及陳其康路。

●楊古傑路──楊古傑是巴生閩籍的成功實業家,而且熱心公益、教育。他是巴生福建會館的創辦人之一、中華中學第10任總理,夫婦同心教育,為華教出錢出力。

●吳福發路──吳福發是巴生華社領袖,從事樹膠以及黃梨園坵和工廠生意,第二世界大戰時,他也是主要抗日份子,後來被日本憲兵捉去囚禁,他是巴生福建會館的創辦人之一。

●金泉路是紀念50年代巴生運輸業商界紅人劉金泉而命名。當時他的父親就在金泉路口門牌1號經營運輸公司,後交由金泉全權打理。

金泉路原伸延至冷岳路口,後來市議會將由冷岳路伸延至揚路路口稱為峇都翁珠路,而金泉路只限由港口內路伸延至揚路,這事曾鬧過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楊國傑路──楊國傑生平不詳,只知道他是咖啡園主,因為他常在路旁晒咖啡籽,久而久之,人們便把它命名為楊國傑路。它的位置就在巴生檳華學校前。

●楊源合路──楊源合的生平不詳,包括這條街的居民也不清楚。是巴生南區東姑格拉那路旁的一條小路。

●邱克肯路──邱克肯共有4條小路,即一至四路。據他的一名親人表示,邱克肯是加埔鎮的開埠功臣,當過該村村長多年,也活躍於人各社團,是當地聞人。

邱克肯由中國南來,初期以賣豬肉為主,後來經濟好轉就往酒業發展,享年82歲。

●陳亞珠路是一條已被遺忘的大路,連他到底是姓陳或曾都沒人知道,更不知到底是男是女。

●陳其康路──巴生人都知道這條路,卻不知道它位於何處,在市議會印製的路圖裡,也找不到陳其康路,他是何許人,也無從考查。

http://hanweiyang.cn/yang/dispbbs.asp?boardid=61&id=43549&star=1&page=7

2014年1月14日星期二

黄梨街因陈嘉庚黄梨厂而得名

马来西亚能以水果为名有些奇特,如此水果街道应该不多,黄梨街相信全马也只一条!

黄梨街位于巴生的东北部,其实是1922年华族先贤陈嘉庚在此地开设巴生黄梨厂而得名。而街道历史却更久些。

这里有一家经营了六十多年的香烛店 顺宝贸易。海鸥最早也在这扎根!海鸥巴生的门面,也算陈凯希踏入商坛最早的门面之一。

巴生黄梨厂有黄梨厂,吉隆坡有茨厂;这两大百年老街的背后都有灵魂人物,开创茨厂的是吉隆坡甲必丹叶亚来的产业。而巴生黄梨街因巴生黄梨厂得名,创立巴生黄梨厂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陈嘉庚,陈嘉庚除了创立南洋商报外,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亚后,陈嘉庚认定认为大有可为,购种子2000元.播种在菠萝园(也就是黄梨园)中。所以,1925年陈嘉庚拥有橡胶园1. 5万英亩,成为华侨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

陈嘉庚看准了工业的重要,开办橡胶制品厂,生产胶鞋、轮胎和日用品厂。

陈嘉庚最大的贡献当然是募集巨款援助祖国抗战。

陈嘉庚的经济事业从1926年起开始走下坡路。橡胶价格一落千丈,他属下规模最大的谦益胶厂第一次亏损30多万元,橡胶园、米店和黄梨厂均无利可图,这年汇给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费用总数仍接近100万元。

在他认定“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出让了巴生黄梨厂,但黄梨街纪念巴生黄梨厂的名字,虽没直接说出马来西亚有陈嘉庚路(香港有)。却不言而喻纪念着陈嘉庚,只是没人道破而已!

距离黄梨街约500米的太平街,是这里另一条著名的老街,因为聚集了许多的布庄,这里的华人习惯称它为"布庄街"。

2014年1月10日星期五

叶亚来与巴生的渊源

叶亚来人乡随俗,身穿马来皇族服装参加庆典,册封为甲必丹。可以看出,他理应不是第一人,而1870年至1872年间,出现两股敌对的华巫联军,意味华人早在政治关系上拥有一定的地位。也不是叶亚来出任甲必丹之后,而是之前。

第一任华人甲必丹丘秀(Hiu Siew)刘壬光是吉隆坡第二任的甲必丹,叶亚来是第三任。而早期锡矿只落在荷兰人手中,是铁一般的事实。


1862年,叶亚来抵达吉隆坡后受到刘壬光的器重,除了替刘管理锡矿和一般行政工作外,也负责经营巴生港的商务。而且,刘特别允许叶亚来同时经营两家自己的锡矿。由于叶亚来办事有绩效,公私业务都管理得当,开始累积了一些财富。

1872年8月,吉隆坡因为东姑古丁阵营内的马来同盟军的倒戈而失守,叶亚来眼看大势已去只好撤退至巴生。经过几个月的重整军队,尤其是从中国募来一批新兵,再加上东姑古丁的马来军队和彭亨苏丹的援军,叶业来成功的于次年3月收复吉隆坡。而拉惹玛蒂集团的势力终于被肃清,雪兰莪内战方告结束。

-----------------------
资料来源:
叶亚来:从平凡移民到不平凡领袖
作者:黄贤强


http://www.malaysian-chinese.net/publication/articlesreports/articles/343.html#8

摘取重点:

1837年3月14日;叶亚来在生于中国广东省惠州惠阳县淡水镇周田乡。

1839-1842;家乡惠阳县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农村经济破产,社会秩序大乱。由于局势持续动荡,许多年轻的乡民为求生计而选择离乡背仆,其中不少前来南洋谋生。

1854年,年仅十七岁的叶亚来开始他在英属马来亚的生活。在族叔叶五一家杂货店当助手。沉迷赌局,使叶五对他失望。一年后决定遣送叶亚来回乡。他不愿回乡。叶亚来因此继续留在马来亚谋生。他当然没有颜面回去见叶五,所以往芦骨另谋出路。

1856年, 叶亚来到了芦骨,先在惠州籍客家人张昌的矿场当厨师。三年后,改行买卖猪只,生意顺利,业务扩大至附近的双溪乌绒(Sungai Ujong),并因此认识当地华人甲必丹盛明利(Kapitan Shi)的随身护卫刘壬光(Liu Ngin Kong) 。

1860年因锡矿利益导致的冲突中,叶亚来的一方惨败,甲必丹盛明利遭杀害,叶亚来本身也受伤。叶亚来担任双溪乌绒华人甲必丹一年后便卸任,因为他接受老长官刘壬光的邀请,到吉隆坡去协助刘发展矿业。

1868年,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刘壬光病重,不得不认真考虑继任人选。刘壬光本属意由叶亚四来继任之,但在叶亚四的推辞下,刘壬光只好与当地马来领袖讨论后,取得苏丹阿都沙末(Sultan Abdul Samad) 的同意,内定由叶亚来继任。临死前刘壬光交代叶亚来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马六甲,也要将他的个人财产交回给他在马六甲的亲人。

三十一岁的叶亚来继任为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后,马上要应付一些华人内部的挑战。首先他受到刘,关,张姓宗亲为主的一批华人的反对。这些人认为叶亚来资历不足,应该由他们的宗族长辈中选出一人担任甲必丹。

正当叶亚来的安内政策收到一些效果,他又需面对两方面的外在挑战:一是来自张昌的挑衅;二是马来族群间的权力斗争。张昌曾是叶亚来的雇主。1856年叶亚来初到芦骨时,在张昌的矿场当厨师。因此,张昌以长辈自居,不服叶亚来在吉隆坡的地位。

1869年初,即叶亚来担任甲必丹之后的半年,张昌从间征(张昌的势力地盘,位于吉降坡以北)率领二十佘人到吉隆坡来闹事。他表面上是到吉隆坡来拜访叶亚来,但却拒绝在叶府留宿,反而在镇上大喝大吃,试图制造麻烦。

叶亚来也卷入一场比华族间的权力斗争更复杂的战争,即雪兰莪内战(1866—1873)。这场内战是由于锡米征税权的利益问题导致马来皇族中的两个集团发生冲突。

初阶段的内战双方是拉惹玛蒂 (Rada Madhi)和拉惹阿都拉(Raja Abdullah)。结果拉惹玛蒂打败后者,成为雪兰莪最有实权的人物。他以苏丹代表的身份于1869年6月正式册封叶亚来为甲必丹。在庄严盛大的授封仪式上,叶亚来人乡随俗,身穿马来皇族服装参加庆典。由此可知,叶亚来积极的融入当地社会和政治。

马来皇族间的斗争还没有结束。不到一年,拉惹玛蒂的势力消失。他被苏丹的女婿东姑古丁(Tunku Kudin)所击败,还被赶出巴生。叶亚来逼于形势及本身利益,转而与东姑古丁结盟,直接卷入第二阶段的雪兰莪内战。拉惹玛蒂退出巴生后心有不甘,除了重新组织马来军队外,也拉拢叶亚来的仇家张昌集团,试图重振声势,伺机反攻。

1870年至1872年间,两股敌对的华巫联军先后在瓜拉雪兰莪、安邦、万挠、古毛和吉隆坡等地与东姑古丁展开争夺战。

1872年8月,吉隆坡因为东姑古丁阵营内的马来同盟军的倒戈而失守,叶亚来眼看大势已去只好撤退至巴生。经过几个月的重整军队,尤其是从中国募来一批新兵,再加上东姑古丁的马来军队和彭亨苏丹的援军,叶业来成功的于次年3月收复吉隆坡。而拉惹玛蒂集团的势力终于被肃清,雪兰莪内战方告结束。

1873年5、6月间,东姑古丁特地从巴生前来吉隆坡,基于正统的观念重新委任叶亚来为吉隆坡华人甲必丹,授予叶亚来合法管辖吉隆坡的权力。

1873年至1880年间,叶亚来全力建设吉隆坡,从一个战乱的废墟发展成为雪兰莪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奠定了叶亚来在吉隆坡廾发史上的地位。




2014年1月4日星期六

班达马兰新村历史

大马共有452个华人新村,其中名列大马最大新村老二的班达马兰新村就坐落在巴生,面积300英亩。

班达马兰新村刚成立时,没有什么华人,当地人称呼班达马兰现在位置为“飞机坡”

在二战结束后,1947年,有几户菜农在机场范围外种菜养猪为生,当时被称为“后尾芭”(如今的Jalan Kerayong)。班达马兰昔日是沼泽地带,只有大约十户以种菜为生的人家,到处都是沼泽地,没有路可通。

提起班达马兰的历史,早期被当时政府安顿到此的首批移民叶文平说,班村在未成立之前,是二次大战英殖民政府当下的军用机场,且除机场外,整片土地近乎是沼泽地带,而英殖民政府还在沿海的土地建起堤岸。

65岁的村民颜健发说,1951年时,我年仅4岁,就从万津六英里(如今的陆路交通局)被英军迁徙到班村来。

“班达马兰新村曾建有飞机场和飞机跑道,大概的范围是从拿督韩沙学校到金泉路一带,据说是由日本政府在日治时期兴建的,主要是运送军粮给日军享用。”

2014年1月3日星期五

华侨文化资产——公司厝

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互相协助,『老客』帮忙『新客』,给予暂时栖身地方的『中心』,後期是称呼为『
公司厝』(海南音),很多就是会馆的前身。

我前一些文字说道,华人南下的历史,其实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客工,也就是众所周知,“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

但是事情到19世纪80年代为分界,进入马来半岛;前期矿工多非卖猪仔,其身份是会党兄弟。但,他们住在哪?

因为我找不到巴生的咕哩间;我突发奇想的不断思索;发现无论什么籍贯的人,除了商人,其实商人应该也不例外,远渡重洋、南来拓荒,都先要有落脚地。

“公司庴”因应而生!也发现海南人到海南村会汇集在岛上,这是非常特殊的靠海的情感。所以“公司庴”还在巴生海南村。

当巴生是找到公司庴,刺激我思考到一个逻辑。由于发展,什么最烂的地方,当然首先被拆;只有发展最慢,也是最后抵步的籍贯,保留最古早的事物。

“公司庴”也称呼为长屋区,是一群大多数人目不识丁,少数人读过古书的混合体。所以,由于海南人远道而来,神明额外重要,琼州会馆习惯皆有庙宫,祀拜天后圣母、南天水尾圣娘及昭烈108兄弟神位。

我们也可以发现原来最迟到巴生,巴生当年是怎么一个样子的?为什么海南人的“公司庴”竟然坐落在如此僻静的地方?

不难理解的就是同乡谊与同籍贯会守望相助,但是华族社会体系都有其共同点,即是充满家族主义观念与帮派主义的色彩。

如此排外与讲究自家人之下,海南人相对少数与比较晚期,所以许多琼州人还是当年华人小村的开埠功臣,默默无名的英雄。除了巴生仍保留如此的历史,其实早在150年的丁加奴(登嘉楼)也有如此的缩影。




『公司厝』是华人南下其中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实老一辈的华人,甚至在1980年前的雪隆华人木屋区(锡矿最兴旺时代之前),其实也是如此概念的衍生,许多贫民甚至居住在铁道经过的地方,他们有一个特征就是距离锡矿特别靠近;研究此类型的“公司厝”,不难发现客家人的主体遍布在雪兰莪与吉隆坡,甚至霹雳拉律或近打河流域都曾经拥有大量的『公司厝』。

依据历史的推断,南来的历史很久远,巴生的肯定出现过咕哩间,主体还是闽南人居住的。

 咕哩间相对与公司庴是不同的,一面积比较小,二普遍上是没有隔间,因为公司庴是属于夫妻或家庭单位出现,所以有所不同。

http://life.sinchew.com.my/node/3534?tid=62

华人南下的历史

华人南下当客工的历史,其实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客工,也就是众所周知,“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

但是事情到19世纪80年代为分界,进入马来半岛;前期矿工多非卖猪仔,其身份是会党兄弟。

许多后期经由巴生进入马来亚或英殖民管辖区的,并非契约华工,这点是很多华人概念上不太清楚的。

中国南移民主要分:

一,华人在当时大量有系统的引进,很大程度在后期是宗亲带宗亲,也就是在中国乡下困苦生活而南下,逃避战乱饥荒而南来,更或者选择新定居点,改善家族生活;在后期的移民,已经不是单身,依据史料,你会发现许多女性或眷属,甚至南来经商的商人,把家人接到南洋。

所谓苦力(估俚)在二十世纪也就是1909年后,比较清楚的清楚分野是清朝灭亡,军阀割据内战四起,避免当逃兵或枉死之下,外移的人口是相对的数目。

二,“契约华工”完成摊还债务,把家人接到南洋者。

三,已经土生土长,通婚与混血者。

更有一种非移民的,是非常早期的华人。

其实在郑和下西洋,也就是来到马来西亚,随郑和南巡的费信,在著书中有如此一说,描述马六甲的:“男女椎髻,身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种也。”

这其实也恰好说明在马六甲王朝不但认中国是宗主国,更在明朝之前,已经出现通婚,而且远在元代。

当年蒙古大军曾经兴师南下攻打满者伯夷,可惜这是一场败仗;这些败兵不敢回去,而留在马来半岛。以致,形成很特殊的人种后裔。

避免我们后代误读,更或许很多人不了解一部分所谓的马来民族的血液里头一样拥有与我们同样的血统。

族种定义马来人其实界限相当含糊,又或者根据历史文化习惯,早在五六百年之前的住民(主要指苏门达腊岛与瓜哇岛)到巴生或马六甲仍非住在陆地而是集中住在海域,除了小黑人外住在陆地主体是受到印度化的南人(或与当地人通婚,又或元朝时代阶级最地的南方人,因为为元朝打仗却带有异族被歧视排挤,干脆留下来定居)。

在郑和下西洋之后,逐步推广融合同婚,郑和的做法很特别,除了宣传回教外,也不排斥固有的佛教文明。

因为他们(明朝)早在接替元朝政权后,也知道这些流放在海外的遗民,并且鼓励他们接受苏门达腊岛与瓜哇岛的满者伯夷的来者,消除他们满者伯夷与三佛齐时代(古印度文明)的恩怨。

更重要的是郑和带来匠工,农业与筑造技术,使到当地人学会耕种(主要是旱稻改水稻的种族法),丰富了当地人资源与开拓能力。当地人才逐渐从海居,河居变成陆居。

这些改变,是经由外在因素促成的。


http://wenxian.fanren8.com/05/06/53/19.htm

2014年1月1日星期三

玩火——一种炭火烹调的情感背后

很多人没有试过最原始的炉灶,炭火烹调除了炖煮炒煎闷炸,种种都是玩火的滋味,除了时间与炊具的拿捏,更重要是控制不容易控制的火候,有些老滋味的摊子诸如槟城还有一家炒粿条,就因为炒,煽火加温与食物形成节奏的趣味!

记得当年在槟城面试后,就这样不急着回家,除了在老街场吃着如此多人排队的古早味道,更可以观看老人家表演,停驻一边吃一边看了许久。

很难得在前些日子在youtube视频看到他,与当时没有相机与手机普及的2000年来不及帮他录影,却由于他的特别,一样很有人留意到。或许没有人知道椰壳如何在炉灶烧,才是最美好的滋味。

但今日省电的年代,海边生活的华人,一般都是用椰壳多过用木炭。

这个习惯,在巴生也曾经出现过,后来木屋少了,收集椰树的“海脚”成了巴生人呼叫海南芭的一个称号。

椰壳不像木炭,是干壳就可以凭经验丢进去,加上一些柴火,特别耐久,一些家庭甚至很信赖椰壳在木屋居住习惯后并没有把椰壳熄灭,烧起开水,温热剩菜或多煮的饭菜,一个节俭的文化习惯,一些回忆画面上,火红背后的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