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

四十年代老南洋

为什么选择记录马来亚尤其是巴生一带的四十年代?或许你可以如此理解此段历史,那时候中国国共(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爆发内战,后来日本全面入侵。

那 时候是最多中国移民潮的一次,那时候也是苦力在外家人前来最旺盛的年代,那时候可以说这些“新客”数目庞大,也是华人落地生根后婴儿潮的时代,那时候很多 地方开始兴办会馆与公学(也就是华校)甚至华文中学成立,那时候是一个很困苦但很特别的年代,大部分华人开始从苦力,转成长工,甚至开始工作性质多元化, 一些人开始当起商人。那时候来往中国与马来半岛书写最频密,大家积极寄生活照给故乡的家人。

那时候,马来半岛开始城市化,尤其是吉隆坡,巴生,新山,怡保等,现在留下绝大多数老旧砖块建筑物,都是那时候兴建留下的。之前多是亚答屋或茅草屋。人人享有的物质开始增加,电力与自来水开始普及供应。

四十年代对于马来半岛,尤其是在巴生谷一带没有新村。

新加坡兴办南洋大学与实行新村政策仍是四十年代后期,甚至五十年代的事情。(照片显示四十年代后期,五十年代,马来半岛开始实行新村政策)

没有人刻意记录,或许就没有留下记忆,或许对于我来说,想纪录一段马来半岛战前的事迹,也颇为艰难。

先谈谈1940年,中国进行着抗战,不断有华侨筹款募捐救济家乡的同胞。

那些年,中国发起:“请购救国公债”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日开始。不久政府发出《非常时期金融安定办法》,鼓励存款,限制取款,号召人民认购公债,支援国家抗日救国。此期间,四行一局(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家银行和邮政储金汇业局)先后发行了救国公债。

1938年由马来西亚巴生寄中国永春经厦门林和泰信局中转的侨批封,机盖“厦门/38.1.8AMOY/请购救国公债”宣传日戳,并盖有“吧双坡/益成信局”章和“林和泰信局/专分大洋不取工资/住横竹路二十八号”章。从中可以知道,吉隆坡的外港,当时写成“吧双”。

当然这些汇款,不是个人而可能是一群华工集合成一笔款项,再集体汇过去。

可想而知,当年的华社阳盛阴衰,有家眷一起生活的不多;当战争严重爆发,更多具有驾驶技能的华侨充当抗战的大后方,当机工在缅甸与云南之间死亡公路穿插,丧命的不少,不断送上救援物质从缅甸到云南,支援抗战。

我们物质丰硕的今天,很少人懂得当年,男人一根扁担,一身娑衣或一把油伞就赤脚走天涯。女的一把雨伞,一个竹篮,就四处谋生。

那时候,并未把异乡当故乡;可以说葬在那后,家就在那!眷属开枝散叶,落叶自然最终归了根。

一些老人手上的玉镯子是传家之宝,更是没钱时的典当。

雨伞用来遮雨,扁担带著食物,华人当时清贫的很。可谓,空无一物清贫踏实、默默耕耘的过生活。或戴斗笠,穿著单薄的白衫,卷起黑色裤筒,头顶着大太阳,在田野耕耘,在一旁简陋盖起居住所。

所谓,把华人当“经济剥削者”,只是一种错误套上的帽子。当年华人普遍上比谁还穷,三餐不续,家徒四壁,更多光怪陆离的事情,诸如借钱当奴工乞讨借米赊粮等,几乎是绝大多数人实际的景象。

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开始萧条;英国政府把许多华侨从园丘撤走,甚至遣送回中国。

巴生港口在四十年代命名為瑞天咸碼頭(Port Swettenham);经历了世界大战,外围遭受世界经济萧条影响,运输量大减。当时仍以出口橡胶与锡米或干椰肉为主。

淘锡米的妇女在清晨5时或更早就得出门,摸黑走一两个小时的路到废矿湖开始工作,割胶的工人也挨着树,一棵棵割着一刀刀,等待流满了胶杯之前,才想到把自己喂养!一天准备多餐,吃的食物偶尔发酸,也往嘴巴塞,用水往肚子里灌。

这是许多华人累积艰辛数十年从苦工,奴役到无债的年代,还必须思考如何把家乡的亲人从战乱接出来。

一般人的娱乐以传统戏曲为主,没有其他娱乐。所谓的舞台就像四方桌,观众四面八方可以观看这类小型的文化表演。

最重视的日子除了农历佳节外,全与集体出钱出力兴办社团或宗祠或酬神活动相关。只有极为少数人曾在私塾就学。公学开始在这四十时代萌芽与兴办。

历史的痕迹,随着日子而慢慢淡去,三年零八个月是一段脱难日子也过没过多久,又再从来。那一段是记录从一九四二年底到一九四五。

从战后,许多华人艰辛再重来,耕耘,卖菜,有头路就干。四十年代,肉骨茶在巴生萌芽,也开始成为代表食物。

很多人低头认真地继续割胶,钉木屐和淘锡米。有了小资本,一些人想尽办法做小商。这些都是后话。

这就是四十年代,一个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文化教育萌生的年代,可以说马来半岛,或整个马亚华社是同一个众生相。


为什么选择记录马来亚尤其是巴生一带的四十年代?或许你可以如此理解此段历史,那时候中国国共(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爆发内战,后来日本全面入侵。

那时候是最多中国移民潮的一次,那时候也是苦力在外家人前来最旺盛的年代,那时候可以说这些“新客”数目庞大,也是华人落地生根后婴儿潮的时代,那时候很多地方开始兴办会馆与公学(也就是华校)甚至华文中学成立,那时候是一个很困苦但很特别的年代,大部分华人开始从苦力,转成长工,甚至开始工作性质多元化,一些人开始当起商人。那时候来往中国与马来半岛书写最频密,大家积极寄生活照给故乡的家人。

那时候,马来半岛开始城市化,尤其是吉隆坡,巴生,新山,怡保等,现在留下绝大多数老旧砖块建筑物,都是那时候兴建留下的。之前多是亚答屋或茅草屋。人人享有的物质开始增加,电力与自来水开始普及供应。

四十年代对于马来半岛,尤其是在巴生谷一带没有新村。

新加坡兴办南洋大学与实行新村政策仍是四十年代后期,甚至五十年代的事情。(照片显示四十年代后期,五十年代,马来半岛开始实行新村政策)

没有人刻意记录,或许就没有留下记忆,或许对于我来说,想纪录一段马来半岛战前的事迹,也颇为艰难。

先谈谈1940年,中国进行着抗战,不断有华侨筹款募捐救济家乡的同胞。

那些年,中国发起:“请购救国公债”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日开始。不久政府发出《非常时期金融安定办法》,鼓励存款,限制取款,号召人民认购公债,支援国家抗日救国。此期间,四行一局(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家银行和邮政储金汇业局)先后发行了救国公债。

1938年由马来西亚巴生寄中国永春经厦门林和泰信局中转的侨批封,机盖“厦门/38.1.8AMOY/请购救国公债”宣传日戳,并盖有“吧双坡/益成信局”章和“林和泰信局/专分大洋不取工资/住横竹路二十八号”章。从中可以知道,吉隆坡的外港,当时写成“吧双”。

当然这些汇款,不是个人而可能是一群华工集合成一笔款项,再集体汇过去。

可想而知,当年的华社阳盛阴衰,有家眷一起生活的不多;当战争严重爆发,更多具有驾驶技能的华侨充当抗战的大后方,当机工在缅甸与云南之间死亡公路穿插,丧命的不少,不断送上救援物质从缅甸到云南,支援抗战。

我们物质丰硕的今天,很少人懂得当年,男人一根扁担,一身娑衣或一把油伞就赤脚走天涯。女的一把雨伞,一个竹篮,就四处谋生。

那时候,并未把异乡当故乡;可以说葬在那后,家就在那!眷属开枝散叶,落叶自然最终归了根。

一些老人手上的玉镯子是传家之宝,更是没钱时的典当。

雨伞用来遮雨,扁担带著食物,华人当时清贫的很。可谓,空无一物清贫踏实、默默耕耘的过生活。或戴斗笠,穿著单薄的白衫,卷起黑色裤筒,头顶着大太阳,在田野耕耘,在一旁简陋盖起居住所。

所谓,把华人当“经济剥削者”,只是一种错误套上的帽子。当年华人普遍上比谁还穷,三餐不续,家徒四壁,更多光怪陆离的事情,诸如借钱当奴工乞讨借米赊粮等,几乎是绝大多数人实际的景象。

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开始萧条;英国政府把许多华侨从园丘撤走,甚至遣送回中国。

巴生港口在四十年代命名為瑞天咸碼頭(Port Swettenham);经历了世界大战,外围遭受世界经济萧条影响,运输量大减。当时仍以出口橡胶与锡米或干椰肉为主。

淘锡米的妇女在清晨5时或更早就得出门,摸黑走一两个小时的路到废矿湖开始工作,割胶的工人也挨着树,一棵棵割着一刀刀,等待流满了胶杯之前,才想到把自己喂养!一天准备多餐,吃的食物偶尔发酸,也往嘴巴塞,用水往肚子里灌。

这是许多华人累积艰辛数十年从苦工,奴役到无债的年代,还必须思考如何把家乡的亲人从战乱接出来。

一般人的娱乐以传统戏曲为主,没有其他娱乐。所谓的舞台就像四方桌,观众四面八方可以观看这类小型的文化表演。

最重视的日子除了农历佳节外,全与集体出钱出力兴办社团或宗祠或酬神活动相关。只有极为少数人曾在私塾就学。公学开始在这四十时代萌芽与兴办。

历史的痕迹,随着日子而慢慢淡去,三年零八个月是一段脱难日子也过没过多久,又再从来。那一段是记录从一九四二年底到一九四五。

从战后,许多华人艰辛再重来,耕耘,卖菜,有头路就干。四十年代,肉骨茶在巴生萌芽,也开始成为代表食物。

很多人低头认真地继续割胶,钉木屐和淘锡米。有了小资本,一些人想尽办法做小商。这些都是后话。

这就是四十年代,一个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文化教育萌生的年代,可以说马来半岛,或整个马亚华社是同一个众生相。

2014年2月20日星期四

当巴生发现东山文化


马来西亚政府不重视历史,所以对于文化不重视。

瞧不起文化古物,自然没仔细思考意义何在?

当1944年二战沦陷时期,巴生从地底挖掘到残缺不全的铜鼓是什么意义?

之后一共发现四批文物,考证下是出现在青铜器时代的遗物。从纹理图案上可以肯定是属于东山文化。

东山文化Dong-Son Culture:东南亚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现于越南清化省东山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永富、河山平、河北诸省。一般认为年代在公元前 3世纪~公元1世纪。

知道公元前有多远就知道这是两千年前以上的物品。

虽然说可能是从外地带进来。问题是如果属于两千年前以上的物品,又属于出土文物,哪里可能是后期外地运进来?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陪葬品。(不构成后期运进来的理由是,东山文化早在公元后200年,是没落的,也不会有人欣赏或觉得有必要仿造)

在巴生可以挖掘出两千年前以上的文物,就可以推断巴生当时有人居住。在当地原始文化中,拥有这些铜鼓即意味着拥有掌控万物运转的力量,也只有富有人家在当时才可制作巨型的铜鼓。

同样的东山文化出现的地点,分布非常广泛;也出现在中国南部,越南与印尼等地区。马来半岛没产铜,唯一可能就是当时的外来品。

巴生乡团联谊会曾要求重新还原,日治时代在巴生被挖崛出土的两样古物――铜钟和铜鼓,作为即将筹建的雪州华人文化中心的镇山之宝,久久不能如愿。

但,如此的一铜钟和铜鼓的出土,意味着两千年前以上的巴生是与外界联系的,更可以说当时的巴生曾有人富裕的可以拥有如此珍贵的器具,能够葬入土也意味两千年前以上的巴生其实有着相当程度的繁华。

巴生的历史肯定比马六甲与槟城还古早。如果知道东山文化早在公元后200年,是没落的,如此的器具也没必要再铸造,更没有可能是后期仿造的可能。

 当巴生发现东山文化文物出土,也意味巴生是个古都,出现如此重要文化资产竟未获得重视,才叫悲哀!

图片资料来源:http://www.pasanglang.com/?c=travel&id=811

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彭亨井老街的邂逅

走在巴生南区市区彭亨井老街上,顶着大太阳,对着古老建筑物发呆。总觉得吧生广东会馆在其中显然是凹陷,外观也与战前老屋稍微不同,有些空间停放车子。似乎仍有老乡亲经常到来活动。

这是我在炎热天气第二次步行在老街上,整条街除了汽车穿行也找不到路人。如此一走显然很突兀!

不过,没关系。我只是瞻望着古迹的美与想象当年的模样,当然对于当地人是很突然的,我好像不速之客闯入贵地。

望着仍坚守裁缝店的生昌洋服的掌门人马君超还健在,当然书写过他事迹,我不过在笔录着那区域的历史。

比较有趣的是广生利杂货店老板在顾客稀落走在门前,被我突兀的拍照动作好奇询问。

我只回答拍照而已。他说他以为我是业主。

每根神经线额外敏感,很显然老街到的如果是“士多”(译自英语中的Store),转卖学生兴趣的零食,饮料,玩具或雪糕等;或许可以在仍处在学生频密活动时段,得以生存。

我瞄了瞄,广生利俨然依旧,非常守业的做着街里的生意。无意中从报章看到他们夫妻档谢文丰与邱金的名字。想着报章提过他们夫妻合心,一人再店里点货,另一人就负责掌柜。就如此甜蜜温馨的渡过无数年。

辣椒干,蒜米,虾米,黄糖,花生米等经过他们双人核对,应该是不错的。

以前这一带有6间杂货店,现在似乎不到三间。广生利是个老牌子在1942年,就创立了!

但是,这相对与战前建筑物其实是与历史一起留下来的。

一家古早味道的理发厅特别吸引我的目光。

没有特别的规划,也没特别被善用来发展旅游。我随捉随拍,发现这一带其实很吸引人,绝对是拍客题材的重点区,如斯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仍搁置在发展洪流之外,等待伯乐的到来。




2014年2月11日星期二

1891 klang MAP的背后

相片:1891 klang MAP

. . .the great fe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trict at present is the marked activity in planting circle at Klanang, which may without much exaggeration be described as booming in respect of Javanese.
..“Everyone who is familiar with Javanese conditions understands that colonization on a large scale has chance of success only if the Javanese receive an area where under their own leaders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y devote themselves quietly to agriculture as the mainstay of their livehood." 

1891年巴生就纪录在地图上很清晰的写出岛屿,更可以说浅海与深海区域用浅蓝色标志。

这也意味浅蓝色标志外是主要航道,在飞行不普及的年代;沼泽森林密集,漳气与野兽密布,1891年的枪械仍依靠着单发子弹。

从地图上看,一些拓荒者仍依据以身犯险的精神在城市拓荒;相对与1860年前的吉隆坡,巴生这里已经取得比较大的突破。

唯一特质,就是所有密密麻麻记录的区域不是岛屿就是河口或河流范围内。

可以清晰的知道当年殖民政府在巴生主体还是在思考如何从土地中榨取资源;在1891年仍没有橡胶价值,因为汽车仍不普遍。更没有油棕国,马来西亚半岛甚至巴生这一带,英殖民政府的思考,充其量只是米粮与食物。

所以在锡矿大量使用华工的年代,瓜哇人被鼓励种植与捕鱼,原住民则教育成守猎。

“主要巴生区域被圈定属于种植范围,在没有特殊地理优势,爪哇人被使用来发展农业。”

“殖民政府大量吸纳瓜哇当地领袖,也把他们组织与机制善用来开拓发展这些区域。”
1891 klang MAP

. . .the great fe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trict at present is the marked activity in planting circle at Klanang, which may without much exaggeration be described as booming in respect of Javanese.
..“Everyone who is familiar with Javanese conditions understands that colonization on a large scale has chance of success only if the Javanese receive an area where under their own leaders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y devote themselves quietly to agriculture as the mainstay of their livehood."

1891年巴生就纪录在地图上很清晰的写出岛屿,更可以说浅海与深海区域用浅蓝色标志。

这也意味浅蓝色标志外是主要航道,在飞行不普及的年代;沼泽森林密集,漳气与野兽密布,1891年的枪械仍依靠着单发子弹。

从地图上看,一些拓荒者仍依据以身犯险的精神在城市拓荒;相对与1860年前的吉隆坡,巴生这里已经取得比较大的突破。

唯一特质,就是所有密密麻麻记录的区域不是岛屿就是河口或河流范围内。

可以清晰的知道当年殖民政府在巴生主体还是在思考如何从土地中榨取资源;在1891年仍没有橡胶价值,因为汽车仍不普遍。更没有油棕国,马来西亚半岛甚至巴生这一带,英殖民政府的思考,充其量只是米粮与食物。

所以在锡矿大量使用华工的年代,瓜哇人被鼓励种植与捕鱼,原住民则教育成守猎。

“主要巴生区域被圈定属于种植范围,在没有特殊地理优势,爪哇人被使用来发展农业。”

“殖民政府大量吸纳瓜哇当地领袖,也把他们组织与机制善用来开拓发展这些区域。”

马来西亚园丘发展历史西亚的背后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62019580641410&set=a.233115596865142.1073741828.233111930198842&type=1&relevant_count=1

或许,从日殖时代,告诉你的是印度园丘工人。

其实整段园丘发展历史与福建尤其是闽南人是息息相关的。

福建闽南人虽然金门人或厦门人靠海前来很早,甚至比中国沿海的其他省份还早,但开始数目并未如客家或广东人多。

如果仔细研究柔佛港主制度,会发现开拓种植那边比较跨籍贯,而雪州一带,其实依靠的是1894年,林文庆组织联华橡胶种植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购置4000英亩土地开始种植的契机。

大家都可发现印度劳工前来马来半岛相对比较晚,而在橡胶种植业之所以没取得发展是因为橡胶在19世纪以前,被视为巴西的“国宝”,统治巴西的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严禁种子出口。

1876年,一个名叫赫里·威克汉(Herry Wickham)的英国人,在巴西用连偷带买的办法,先后搜集到70000粒种子,运到伦敦畿辅皇家植物园播种,结果长出了2700株幼苗。

其中有22株在第二年被移植到新加坡植物园,还有几株被送往马来亚栽种,大部分成活了,这是东南亚土地上的最早一批橡胶树。

1894年,林文庆组织联华橡胶种植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购置4000英亩土地开始种植。1896年,陈济轩在林文庆的鼓励下,在马六甲试种橡胶获得成功,信心大增。

他又联合一批华侨资本家,投资20万元,垦地5000多英亩,种植了50万株橡胶,建成了马来亚第一个商业性橡胶种植园。

伴随着橡胶种植业的发展,橡胶加工业也出现了。华侨建立许多加工工厂。

如陈嘉庚从1906年开始种植橡胶,经20年的发展,到1925年,他除有15000英亩的橡胶园外,还建立了谦益橡胶制造厂,职工有三万多人,将种植、制造和销售联成一体,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

如果你仔细研究马来亚半岛的经济,你会发现马来西亚历史其实与经济其实关系异常密切。

你更可以发现福建族群为什么数目比其他族群是相对庞大,因为他们在经历锡矿与建筑业,一些实业家出现。

庞大的资金注入橡胶种植,从而在马来亚取得与洋人经济命脉半分天下的局面。这些全来自福建人坚毅刻苦,从无到有,从长工短工变成佃农后再勤俭,好不浪费与善用资源下变成小园主。

但,这一方面广东人与客家人涉猎种植领域比较少,也成了今天客家人主要发展商使用矿地,而福建籍贯发展商的发迹多使用种植地。背后也有着比较不多的历史渊源!

这些资源全成年累月披星戴月困苦的垦荒,一步一脚印,生活才稍微有起色!
华工对矿界种植建筑教育工程甚至是官方行政,位置甚至高居雪州政府秘书要职。印度人也不多让,在园丘桥梁道路建设医药与法律等贡献诸多!

避免无知的人与政治人物扭曲事实。故此一一整理记叙。
相片:或许,从日殖时代,告诉你的是印度园丘工人。

其实整段园丘发展历史与福建尤其是闽南人是息息相关的。

福建闽南人虽然金门人或厦门人靠海前来很早,甚至比中国沿海的其他省份还早,但开始数目并未如客家或广东人多。

如果仔细研究柔佛港主制度,会发现开拓种植那边比较跨籍贯,而雪州一带,其实依靠的是1894年,林文庆组织联华橡胶种植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购置4000英亩土地开始种植的契机。

大家都可发现印度劳工前来马来半岛相对比较晚,而在橡胶种植业之所以没取得发展是因为橡胶在19世纪以前,被视为巴西的“国宝”,统治巴西的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严禁种子出口。

1876年,一个名叫赫里·威克汉(Herry Wickham)的英国人,在巴西用连偷带买的办法,先后搜集到70000粒种子,运到伦敦畿辅皇家植物园播种,结果长出了2700株幼苗。

其中有22株在第二年被移植到新加坡植物园,还有几株被送往马来亚栽种,大部分成活了,这是东南亚土地上的最早一批橡胶树。

1894年,林文庆组织联华橡胶种植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购置4000英亩土地开始种植。1896年,陈济轩在林文庆的鼓励下,在马六甲试种橡胶获得成功,信心大增。

他又联合一批华侨资本家,投资20万元,垦地5000多英亩,种植了50万株橡胶,建成了马来亚第一个商业性橡胶种植园。

伴随着橡胶种植业的发展,橡胶加工业也出现了。华侨建立许多加工工厂。

如陈嘉庚从1906年开始种植橡胶,经20年的发展,到1925年,他除有15000英亩的橡胶园外,还建立了谦益橡胶制造厂,职工有三万多人,将种植、制造和销售联成一体,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

如果你仔细研究马来亚半岛的经济,你会发现马来西亚历史其实与经济其实关系异常密切。

你更可以发现福建族群为什么数目比其他族群是相对庞大,因为他们在经历锡矿与建筑业,一些实业家出现。

庞大的资金注入橡胶种植,从而在马来亚取得与洋人经济命脉半分天下的局面。这些全来自福建人坚毅刻苦,从无到有,从长工短工变成佃农后再勤俭,好不浪费与善用资源下变成小园主。

但,这一方面广东人与客家人涉猎种植领域比较少,也成了今天客家人主要发展商使用矿地,而福建籍贯发展商的发迹多使用种植地。背后也有着比较不多的历史渊源!

这些资源全成年累月披星戴月困苦的垦荒,一步一脚印,生活才稍微有起色!

2014年2月6日星期四

《99 Speedmart的背后一个与吧生关系密切的李良华》

如果你知道99 Speedmart原本是一间只有1万7千令吉开设杂货店,叫做协和杂货店(Pasar Raya Hiap Hoe)。

你会觉得很不简单,如果你再仔细了解从小患上小儿麻痹症,必须在轮椅上度过人生的李良华(Mr. Lee Thiam Wah)。

你更觉得是不简单中的不简单。虽然拥有了在巴生河边路(Tepi Sungai, Klang)拥有了传统的形式“夫妻店”。

累计了零售与客户和供应商互动的经验,李良华也靠第一手的资料和竖立自己对各式各样的零售市场的见解。

就在李良华靠自己总在想:“难道一生就是与这间杂货店共度吗?”

想法成驱动里,1992年他毅然将经营妥当的杂货店转型,开设第一间迷你市场Pasar Mini 99。这间迷你市场仍未脱离巴生,在巴生卫星市打响首炮!

或许巴生是99的福地,经营杂货店的5年经验,让李良华拥有了良好的实战基础,管理迷你市场较为顺利。李良华认为无论在做人或做事方面都不可能达到100分,他选择把店命名为“99”,提醒自己要在任何阶段都有再进步的空间。

依靠着奉献和辛勤工作,1998年Pasar Mini 99已经扩大到8个网络点。

开了40多间分店后,99 Speedmart的管理队伍已经成型。Pasar Mini 迷你市场雨后春笋,为了清晰的市场区隔,李良华与团队再强调效率与服务来增加市场渗透率;99 Speedmart因而在2000诞生,也相对提供更舒适购物乐趣的品牌重塑,进而把事业建立在具有集中堆放仓储功能的管理机制。

一种懂得缺陷美,来增进自己上进心,李良华这吧生人是一种异数,却拥有许多吧生人共同特质,就是勤俭与爱赚钱。比较他人其实,一样经过许多不为人知的考验,诸如当大家信心不足,他须承担更大风险毅然收回连锁执照。

记得有些人说吧生人显示的很,第一句问人的就是吃饱没?而第二句就是问有什么好路数。或许数代下来这些恰好提醒我们,当年困苦走来,靠上进心继续走下去!

风光的表面,其实人人都有困难与考验的时候,前边只有转危为赢的人才脱颖而出。


1987

The seed of 99 Speedmart was sown in the form of a traditional “mom and pop” sundry mart called Pasar Raya Hiap Hoe by the founder Mr. Lee Thiam Wah in Tepi Sungai, Klang.

This humble beginning has allowed Mr. Lee to gain firsthand knowledge and insights into the sundry retail market through personal interactions wi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1992-1998

The very first store that bore the name “99” opens in Klang Utama. Pasar Mini 99, represented the very first step Mr.Lee takes to realize his vision of building an integrated chain of mini-marts.

With sheer dedication and hard work, Mr.Lee expanded Pasar Mini 99 to eight other outlets in Klang ala chain store format.

2000

Amidst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Pasar Mini 99, 99 Speedmart name was launched with new store opening at Batu Belah, Klang with an intensive expansion strategy geared to help the chain increase market penetration and share. It also represents more than just a rebranding exercise and entails the introduction of a fresh approach in interior as well as exterior set up to enhance the visibility of the shop and the comfort of shopping.

2002

A new head office and distribution centre was completed in October 2002 at a cost of RM6.5 million.

This warehouse is a 80,000 square feet facility, complete with centralizes stacking, storage and warehousing capa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