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星期三

遊在巴生吃在班村‧班達馬蘭吃出錢途

资料来源: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105365


  • 市議會計劃把大街打造成大馬版的士林夜市,希望這能吸引更多遊客到來班達馬蘭。(圖:光明日報)




巴生人都知道,班達馬蘭新村有三多――多神廟、多肉骨茶、多海鮮,甚至坊間還流傳著這樣的兩句佳話:“早上肉骨茶,晚上吃海鮮”、“來到班村,小心看路,不要踩到神明”。
當地神廟之多,從新村只有1400戶住家但卻有約百間神廟的現象就足以說明,而當地肉骨茶店之多,更是讓食客“無從下口”,因為小小一個新村竟有多達50家肉骨茶店。
至於當地的海鮮店雖只有30間,但當地海鮮店自創的辣椒炒螃蟹卻是名滿獅城,甚至成了獅城的招牌美食,殊不知這道鮮香辣兼具的美食的原產地,卻是近在眼前的班達馬蘭。 

班村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村內有許多住家式商店或餐館,這是其中一間“豪宅式”餐館。(圖:光明日報)
坐落在雪州巴生國會選區內的班達馬蘭新村(簡稱班村),與國內各地的新村一樣,具有一股濃濃的人情味、香火鼎盛的華人廟宇,以及令人“食過返尋味”的傳統美食,而班村最令人聞之垂涎的美食當數鎮村二寶――海鮮及肉骨茶。
民以食為天,好吃的美食,自然“牽引”不少食客的胃。班村是著名的“海鮮村”,走入班村,各種海鮮餐館的招牌映入眼簾,單單是尼峇路一條街就有6間海鮮餐館,前朝國陣雪州政府還一度計劃把尼峇路打造成“海鮮街”,可惜這個計劃後來不了了之。
此外,據瞭解,面積約300英畝的班達馬蘭是國內第二大新村,也是巴生唯一的新村,目前班村有逾萬人口,當中90%是福建人。今時今日的班村,也已從昔日的沼澤地火速蛻變,唯一不變的是當地濃厚的人情味。
工廠林立木屋變洋房
大馬各地大大小小有逾452個華人新村,一談起華人新村,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基設落後、木屋多、道路窄小、髒亂等,猶如落後鄉區的“貧民窟”。但是,班達馬蘭新村卻顛覆了這種刻板印象。
靠近巴生3大海港及城市的地理位置,直接牽動班村的經濟發展,如今班村不但是巴生工廠要地之一,許多人家的木屋早已翻新為豪華洋房,而且道路寬大車水馬龍,尤其班村內還坐擁一座國際級的綜合體育中心。因此,與其說班達馬蘭是一個“村”,倒不如說她是一個“鎮”更為恰當。
班村的硬體設施應有盡有,銀行、警局、油站、郵政局、政府診所等,是一個相當“獨立”的社區。
由於班村靠近海港,尤其與巴生南港只有約3公里的距離,因此經濟發展也不斷受港口牽 動,1970年代期間造就了運輸業興起,成為班達馬蘭新村經濟主流。隨後80年代,班達馬蘭蛻變轉向工商業發展,而且周邊的新興住宅區林立,又是巴生的樞 紐地帶,因此發展備受地方政府“關愛”,基設和環境也有別於一般新村。
現在的班達馬蘭繁華進步,讓我們看到自由受困的新村村民如何堅忍地從動盪不安的大時代中走過來,帶珍貴的華族文化勇敢地邁向美好的未來。
住家式餐館 嚐海鮮吃肉骨菜
班達馬蘭確實是個神廟多、海鮮多、肉骨茶多的地方。據非正式統計,班村約有1400戶住家,但註冊與沒註冊的大大小小神廟就有約百間,當中不少是住家式神廟,也有一些設在路旁,因此當地居民笑稱,來到班村一定要“看路”,避免踩著神明。
班村的餐館同樣多不勝數,而且“住家式”餐館已是班村一大待色,當中以肉骨茶和海鮮店居多。據知這裡的肉骨茶店至少有50間,海鮮店也至少有30間,因此在巴生也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遊在巴生,吃在班村。
可見班村已是巴生區享受美食的不二選擇。
班達馬蘭村民舊時經濟條件欠佳,因此許多村民直接在家門口擺檔做生意,這個特色也延續至今。
雖然時代不斷進步,但“住家式生意”卻沒有被發展洪流所淘汰。由於數十年來已是當地的一大特色,因此地方政府在執法時也“隻眼開,隻眼閉”,並設法協助村民合法化,只要不影響鄰居,便可申請臨時執照營業。
河堤填土墊高 解淹水之苦
與其他新村無異,班達馬蘭是1948年頒佈緊急狀態後,其中一個為阻止華人與馬來亞共產黨領導的馬來亞人民解放軍接觸的“遺產”
之一。這裡原本是一片沼澤地,但經過60年的歲月洗禮後,今日的班村與當年相比,早已“面目全非”。
當年,班民大部份是來自直落(Teluk)、龍溪(Dengkil)及武吉金江(Bukit Cincang)。
由於靠近巴生港口(前名瑞天咸港口),班村原本取名為“港口新村”,村內的華小班達馬蘭A校也命名“港口華小”,直到獨立後,緊急狀態撤銷才易名。
曾經歷遷徙的馬華巴生區會秘書葉文憑說,儘管當年他只有6歲,但過去種種仍歷歷在目。當年班村 的巴板路是一條河堤,而且地平線低過海平線,因此一旦下雨或海水漲潮即面對水來淹之苦,家人就這樣在臨時帳棚內度過了約兩個月的時間,直到馬華在目前的民 眾會堂前方協助搭建長屋後,家人才總算有瓦遮頭。
後來,班村不斷發展,巴板路一帶也以數年的時間進行填土,不過現今仍以木屋為多。
他說,班村毗鄰就是英軍的空軍基地,而班村當時以籬笆圍起,只有兩個出入口,當時稱為“前哨站”,居民出入都須接受檢查,一人也只能攜帶一天的食物份量出門,避免他們接濟共產黨。
苦力曾是優差 女人爭著嫁
許多年前的班達馬蘭新村,並沒有甚麼經濟活動,村民一般都是割膠和耕種。如果村內男丁有辦法在港口找到一份差事,就算是苦力,都已是一份優差,被視為當年的“高尚工作”,許多女人都爭著嫁給這些苦力。
據知,班達馬蘭是以“樹脂”(Damar)命名,當地曾是盛產樹脂之地,而樹脂是造漆的原料。班達馬蘭原名“Pendamaran”,即有“找到樹脂”之意,後來才演變成Pandamaran,中文則譯為班達馬蘭。
班達馬蘭是華人新村,但村內多條道路中,僅有其中3條道路是以華文人名譯音命名。不過,令人覺得奇怪的是,這3條道路名稱的起源,沒有一人知曉,連老一輩的村民也說無從考究。
這3條道路是Jalan Chan Ah Chu、Jalan Kim Chuan及Jalan Yeok Kok Kiat,村民相信這都是一些先賢的名字。不過,村民曾試圖考究路名的來源,可惜沒有任何資料,最終成了村內的“懸案”。因此,村民也希望任何人若有相關 線索,不妨向他們道明。
儘管3條道路的來源成謎,不過其中一條Jalan Kim Chuan的路名,與路尾一間以“劉金泉”命名的貨倉不謀而合,因此村民相信是與這名貨倉的主人有關,不過,村民也不知道貨倉主人的下落。
道路寬大通暢
建國際級體育中心
80年代,班村的基設發展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當地一座前英軍的空軍基地,被巴生市議會相中,用以發展成一座國際級的綜合體育中心,希望把巴生打造成體育強區。
班達馬蘭被相中發展這座體育中心,主要是因為它位於巴生的中心地帶,方便巴生南區、北區及港口的市民使用。
國內許多城鎮想擁有一座體育中心都難如登天,但班村卻得天獨厚,是國內唯一坐擁體育中心的新 村。而且,這座國際級的綜合體育中心設施完善,包括有國際標準的游泳池、籃球場、跑道、壁球場、網球場、高爾夫球場、鉤球場、羽球場及一座大草場等。新村 擁有一座國際級的體育中心,令不少其他新村村民羨慕不已。
另外,班村的交通系統也非常有條理,主要道路寬大通暢,還設立了不少交通燈來維持交通秩序,尤其是大街,一到週六日,街道上就會擠滿前來“覓食”的群眾。
再說,班村出了一名掌管雪州地方政府的行政議員――劉天球,因此當地的基設這3年來也獲得進一步關注,更從2011年起被圈定為清潔模範區之一,當地衛生欠佳的地帶,有望獲得改善。
應印裔食客要求
首創辣椒炒螃蟹
說到辣椒炒螃蟹,大部份外國遊客都會認為那是新加坡美食,其實,班達馬蘭才是辣椒炒螃蟹的發源地。
根據班村的“萬事通”葉文憑說,班村靠近海港,因此海鮮來源肯定比其他地區來得新鮮。
“深受老饗歡迎的辣椒炒螃蟹這道佳餚,是班村一家名為文德的海鮮餐館的自創菜式。”
前部長每月來吃蟹
他披露,文德海鮮餐館是班村開業最早的餐館之一,當時因椰花酒著名,吸引許多印裔常來光顧。由於餐館常剩有許多螃蟹,愛吃辣的印裔食客就要求老闆加入辣椒同炒,有多辣就炒多辣,後來這個“重口味”被“發揚光大”,並以更迎合華裔口味的方式烹調。
“現在,所有海鮮餐館都推出辣椒炒螃蟹,但很少人知道這道佳餚是源自於班達馬蘭。”
談起文德海鮮餐館,也曾經有過一段風光的歲月。四十多年前,此地的海鮮餐館不多,文德便成了當 地美味俱全的唯一選擇,因此,當時前來用餐的全是“駕大車”的有錢人,直到今日,文德所吸引的餐客也以外坡為多,據知一名前部長幾乎每月都來報到,還表示 只有文德的海鮮最合他胃口。
美食吸引遊客
打造大馬版士林夜市
“遊在巴生,吃在班村”,這句話清楚告訴大家,來到巴生要享用美食,請到班達馬蘭。為了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巴生市議會正計劃把大街打造成大馬版的士林夜市,只是,這項計劃目前還處於討論的階段。
士林夜市是台灣著名的美食據點,許多外國遊客到台北,都會到這個夜市“覓食”,市議會自然也希望班村大街也能以美食吸引更多遊客到來,進一步推動當地的經濟。
班村美食最集中的地點,就是大街兩旁的小食檔,這裡各種美食應有盡有,包括炒粿條、肉骨茶、糖水、五香肉類、麵類、飯類、馬來餐、經濟麵飯、糕點、大炒、小炒等,各有待色。
早前,馬華透過國陣中央政府的撥款,提昇和美化了所有檔口,讓大街煥然一新,不過儘管如此,大街距離士林夜市的目標還是有一段距離。(光明日報/副刊‧報導:高志豪)

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Gedung Raja Abdullah

Badminton Court Klang

IPD Klang

IPD Klang

KTM Klang

Old Chartered Bank Building

Row of Shops Jalan Station

Row of Shops Jalan Tengku Kelana

Royal Club Selangor

Sultan Sulaiman Mosque, Klang

2013年9月22日星期日

Klang in 1870(1870年的巴生)

由于巴生河流域(莪麦与暗邦地区)发现大量的锡米,吸引大批原本在太平或其他地方的中国矿工,转移到巴生。开始了数百年的锡米事业。




由于当时中国已经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所以殖民政府非常欢迎这些矿工与锡矿业者的南来。

由于最终在其他地方也陆续发现锡矿,巴生持续蓬勃发展。基建也逐步加强和许多道路投入建成。英国殖民采取如此仁慈和投资。不外是因为出土的锡必须找到港口才能运送回大不列颠(英国)。

同时由于利益受到垂涎,由于当地巴生的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两名当地头领拉惹·阿都拉与拉惹马哈迪,在巴生,展开战斗,争夺他们在锡行业的霸主地位。附属在他们利益上的中国盟友强烈支持他们。


也因此巴生在1867年爆发不可避免的内战。后来七年来,拉惹·阿都拉派系挥舞着马来剑和长矛的马来军人与中国盟友并肩作战。最终在猛攻冲锋,才攻陷被围困的多时的拉惹马哈迪堡垒。

目前在一些攀岩或热带杂草中可以找到土城墙与城门的痕迹

巴生峇都哈拉酋长的坟墓Makam panglima Batu Bahra di Klang (Tomb of Batu Bahra commander in Klang)

资料来源:

http://artmelayu.blogspot.com/2011/09/makam-panglima-batu-bahra-di-klang-tomb.html

Artikel ini sepatutnya ditulis selepas Kota (Fort of) Raja Mahadi.
Ah. I've just remembered. This article should have been written after Kota (Fort of) Raja Mahadi.

Di sebelah pintu gerbang Kota Raja Mahadi kelihatan makam ini.
Besides the main door of the fort of Raja Mahadi could be seen this tomb.

Ia adalah makam orang bernama Mohd. Akib, ketua orang Batu Bahra dari Sumatera dan panglima kepada Raja Mahadi.
It is the tomb of a person named Mohd. Akib, head of the Batu Bahra people from Sumatera and commander to Raja Mahadi.


拉惹马哈迪堡垒Kota (Fort of) Raja Mahadi

资料来源:
http://artmelayu.blogspot.com/2011/09/kota-fort-of-raja-mahadi.html


Di satu bahagian pusat bandar Klang kelihatan bangunan ini.
在巴生的一角可以发现如此的建筑物(河流旁)
At one part of the centre of Klang town could be seen this building.



Ia adalah pintu gerbang sebuah kota lama
这是巴生在十九世纪雪兰莪内战留下的一座堡垒的门户。
It is the main door to an old fort.



Sedikit maklumat.
(提供了一点资料:这个堡垒是拉惹马哈迪建立在河畔用来对付拉惹阿都拉航行在巴生河上的船只,这堡垒由于地势较为高可以观察敌军运送石头的情况。在数年后,这堡垒落入东姑古丁由于接到苏丹下令必须获得拉惹马哈迪的税收,在六个月激烈战争后;拉惹马哈迪势力最终退出巴生;目前这堡垒与巴生市议会隔邻;也成了巴生的其中一个里程碑。)
A bit of information.



Terletak di puncak bukit masih terdapat kesan seperti benteng tanah.
在地势上目前仍保留了战争战壕的草坡形态。
Situated on top a hill there are still remains like fortifications made from the soil.






Kawasan tengah kota telah dijadikan pejabat Majlis Perbandaran Klang.
在城堡位置,目前已经兴建了新巴生市议会大楼。
The area in the middle of the fort has been turned into the Klang Town Council office.



Sedikit lagi maklumat.
(在那边仍留下石碑记载当时的历史)
A bit more information.

仓库拉惹阿都拉Gedung Raja Abdullah

资料来源:

http://artmelayu.blogspot.com/2011/09/gedung-raja-abdullah.html


Di satu kawasan lain pusat bandar Klang pula terdapat bangunan ini.
At another part of Klang town centre in turn lies this building.
在巴生市区,巴生河的一边,桥的一旁可以发现这建筑物。




Dipanggil Gedung Raja Abdullah, ia adalah kediaman seorang kerabat diraja bernama Raja Abdullah dan tempat menyimpan barangannya.
这是拉惹阿都拉的仓库,用来存放他个人的货物与商品。
Called the Gedung Raja Abdullah, it was the living space of a royalty named Raja Abdullah and the place for him to keep his goods.




Raja Abdullah adalah saingan kepada Raja Mahadi dalam mengawal Klang pertengahan abad ke 19. Apa yang berlaku banyak memberi kesan untuk membentuk negeri Selangor yang dikenali sekarang.

拉惹阿都拉在十九世纪与拉惹马哈迪争夺巴生的控制权,这仓库在战略上帮助拉惹阿都拉不少。
Raja Abdullah was the rival to Raja Mahadi in controlling Klang at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What happened then gave a lot of effect in shaping the state of Selangor as we know now.

MasjidKelang

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巴生古迹


巴生火車站 KLANG RAILWAY STATION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klang-railway-station.html

巴生火车站建于1890年,以取代距离巴生市中心3英里外,自1875年雪兰莪铁路完成后即使用的武吉古打(Bukit Kuda) 第一座火车站。在雪兰莪铁路兴建之初,碍于有限的财政预算,政府未能把铁路延伸到巴生市镇南区,直到1980年,首座横跨巴生河的桥梁建了起来,才得以应付居民和商业运输的需求。该铁桥共耗资9万4600元,除了铁桥,政府同时在现址建造一座新火车站,并于1890年8月正式启用。

5年后,来自内陆的锡产品,咖啡及其他内陆产已达到巴生码头吞吐量饱和点。当时河流
运输的大量需求,促使政府决定兴建一座新港口(瑞天咸港口,即今天的巴生港口),此港口座落在巴生河口,距离巴生市区约十公里处。在1985至1901年之间,从原来的铁路延伸兴建多6英里长的铁路线,衔接巴生与新港口。雪兰莪铁路成为了当时马来半岛最繁忙的线路之一。

舊哥打橋 OLD KOTA BRIDGE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old-kota-bridge.html

建于1957年的双层哥打桥为巴生市民集体记忆之一。自从通桥以后,便大大改善了市民们来往巴生市南区北区的交通。桥的上层是设计给快速行驶车辆使用,下层则是供慢速的脚车和路人使用。然而,由于交通量日趋繁重,为了改善交通,政府决定在哥打桥边另建新桥。因此,被取代的哥打桥上层已在1980年代被拆除,目前,哥打桥的下层依旧开放让摩托,脚车及路人使用。

巴生观音亭 KUAN YIN TEMPLE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kuan-yin-temple.html

建于1892年,巴生观音亭是雪兰莪最古老的华人庙宇之一。在数年前计划拆除,直到雪兰莪苏丹宣布把他列为州遗产建筑物,以认可它在历史长河里的珍贵价值,才有幸被保存下来。目前,观音亭原庙已完成修复,与崭新的天王殿并列,新旧共存,吸引无数的信徒及游客到访。

露德聖母天主教堂 CHURCH OF OUR LADY OF LOURDES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church-of-our-lady-of-lourdes.html

露德圣母天主教堂建于1920年代,是巴生其中一间最古老的建筑物。教堂主体是州内少见的砖石结构的建筑物。这座如今已被视为文化遗产的天主教堂,在1918年时,还只是一间伫立在邻近哥打路的一个小山丘上的木板建筑木制,如今,这座教堂伫立在繁忙林茂街,默默散发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巴生修道院學校 KLANG CONVENT SCHOOL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klang-convent-school.html

巴生修道学院建于1924年,当年的第一批学生只有19人。它坐落在林茂街,就在露德圣母天主教堂隔邻。 走在林茂街, 很容易就可辨认到的学校主楼,学校主楼在1926年至1928年之间建成,并于1928年1月18日由当时雪兰莪参政司威廉彼尔爵士主持开幕启用。

斯里旦達尤哈巴尼印度廟 KUIL SRI NAGARA THENDAYUTHAPANI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kuil-sri-nagara-thendayuthapani.html

斯里旦达尤哈巴尼印度庙是巴生市区内主要的印度庙之一,为巴生市信奉兴都教徒的主要聚集地。从印度庙开始了解兴都文化,是巴生这南洋城镇的特点。

斯里順達拉拉惹印度廟 KUIL SRI SUNDARARAJA PERUMAL DEVASTHANAM



拉惹阿都拉倉庫 GEDUNG RAJA ABDULLAH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gedung-raja-abdullah.html

建于1857年的巴生拉惹阿都拉仓库最初是用来库存武器,锡米和粮食。在1874年,英国人将它转为政府办事处,雪兰莪首次的议会也在这里举行。

1880年,拉惹阿都拉仓库被征用为警察局,一直到1974年,。迄今,坚固的铁牢仍保留着。

该建筑物于1985年再次[变身]成为一座拥有数目众多的历史遗产的锡米博物馆,展示雪兰莪的锡矿业开采史,以及它在这个州的发展及成就上,所曾扮演的角色。目前,国家遗产局已完成该建筑的修复工作,将在不久的将来再度开发。

巴生消防局 KLANG FIRE STATION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klang-fire-station.html

这座美丽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物建于1890年代,保护这个城镇免于火警的威胁。它座落在东姑古汀路(Jalan Tengku Diaudin) 及东姑柯拉娜路 (小印度,前称林茂街 Jalan Tengku Kelana) 的交界处,从这里眺望,仿佛桥就在路的尾端。

时至今日,这座建筑物仍然保持着它最初的功能。虽然它在多年前曾经装修,以便符
合现代需求,但它的主要结构和一些建筑设计,仍然很好地保持着百年前的原貌。

拉惹瑪哈迪城堡 KOTA RAJA MAHADI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kota-raja-mahadi.html

这座城堡是由拉惹玛哈迪兴建,在1867年至1873年间,雪兰莪发生一场内战。当时拉惹玛哈迪与拉惹阿都拉互相争夺巴生河流域地区的控制权。此城堡便是拉惹玛哈迪用来防御其敌人拉惹阿都拉之用。城堡位于监视来往巴生河船只最有利的位置,直到今天,伫立在城堡处依然能够饱览巴生河及巴生市北区。

在战争后期,这城堡落入东姑古汀手中。由于拉惹玛哈迪无法偿还拖欠雪兰莪苏丹的债务,
殿下于是派出东姑古汀来惩罚拉惹玛哈迪。双方战事延续6个月,以拉惹玛哈迪败退告终。该座落在现今巴生市议会旁的城堡,如今成为了一个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标。

巴生皇家俱樂部 ROYAL KLANG CLUB



印度回教堂 INDIAN MUSLIM MOSQUE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indian-muslim-mosque.html

印度回教堂 于1901年建成,作为在邻近的印裔回教徒的社交和宗教中心。

阿南莎皇宮 ALAM SHAH PALACE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alam-shah-palace.html

巴生Mahkota Puri皇宫是于1889年兴建,以取代在蛤山(Jugra)的阿拉勿汀皇宫(万达皇宫)作为皇家行政中心。

舊渣打銀行建築 OLD CHARTERED BANK BUILDING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old-chartered-bank-building.html

坐落在皇宫路和拿督韩沙路交界处的旧查打银行 建筑物,建于1874年,它是巴生第一剪金融机构。该座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 建筑物,深受殖民主义风格影响,在楼上有两排延伸的阳台眺望路旁。该 建筑物如今是一家印度时装精品店。

蘇丹蘇萊曼皇家回教堂 SULTAN SULEIMAN ROYAL MOSQUE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sultan-suleiman-royal-mosque.html

座落在巴生的苏丹苏莱曼皇家回教堂,是雪兰莪的皇家回教堂。它由英国人在1930年代兴建。

蘇丹阿都阿茲斯皇家展覽館 SULTAN ABDUL AZIZ ROYAL GALLERY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sultan-abdul-aziz-royal-gallery.html

皇家展览馆的建筑物概念来自已故第11任国家元首苏丹沙拉胡丁,苏丹阿都阿兹斯皇家展览馆 在1988年建成,以收藏陆下的私人手工艺收藏品,纪念品和随身用品。

南路戰前老店屋 JALAN RAYA TIMUR PRE-WAR SHOPLOTS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jalan-raya-timur-pre-war-shoplots.html

在Raya Timur路接近巴生火车站处,有超过40间战前老店屋 ,构成别致的历史街道景观。该些店屋建于1930至1940年之间,曾经为巴生南区最繁忙的地区。

宗孔堂 CHONG KONG TONG TEMPLE



中國酒店 CHONG KOK KOPITIAM



巴生國民小學 KLANG PRIMARY SCHOOL


http://nysp-runner.blogspot.com/2012/12/klang-primary-school.html

巴生国民小学的主楼是拿督韩沙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建于1939年,其英国与马来建筑结合的风格,在楼上有美丽的百叶窗,这样的通风概念使它成为马来西亚其中最理想的学校建筑设计。

巴生高級中學 KLANG HIGH SCHOOL



鳳山寺 HONG SAN SI TEMPLE



巴生英保良原址 OLD EMPORIUM BUILDING



八號橋 TANJUNG HARAPAN







探索馬來西亞 ─ 雪蘭莪州巴生市

资料来源:(更多资料与完整阅读请到augusteiskhay.blogspot
http://augusteiskhay.blogspot.com/2013/08/blog-post_16.html

蘇丹蘇萊曼建築物(Bangunan Sultan Suleiman)建於1909年,當時的統治者是Almarhum Sultan Sir Ala’eddin Suleiman Shah1898─1938)。建築物的設計概念,出自於英國設計師Arthur B. Hubback
英國統治期間,這座建築物是做為英政府的行政辦公室。不過,於世界二戰時,它被日本軍用做日軍的辦事處/住處,一直到世界二戰停止。之後,這裡就被作為巴生縣政府處理土地的辦事處。巴生縣議會已遷至哥打路(Jalan Kota)期間,即1973年至1985年,雪蘭莪州皇軍警察部隊曾入住這裡。1987年,蘇丹蘇萊曼建築物從新被巴生市議會取回,一直啟用至2002年。2005年,蘇丹蘇萊曼建築物進行維修。時任第九任雪蘭莪州蘇丹Sultan Sharafuddin Idris Shah Alhaj也把蘇丹蘇萊曼建築物改為蘇丹阿都阿芝皇家展覽館(Galeri Diraja Sultan Adbul Aziz)。


巴生舊縣署暨土地局簡史

资料来源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81235


巴生舊縣署暨土地局坐落於巴生皇城市議會(靠哥打橋處)前面,是巴生縣的行政中心之一。
根據歷史記載,巴生縣署暨土地局早在15世紀初就已成立,當時由敦霹靂掌管;在大馬獲得獨立以後,當局就扮演管理巴生縣署和土地的事宜,由縣長和縣署官員監督操作,旗下組織包括行政部、財政部、發展部及土地事務部(土地局)。
巴生縣共分為2大區,其一為巴生,其二是加埔。據2007年的記錄顯示,巴生縣的人口分佈為巫裔49%、華裔31%、印裔15%及其他族群5%,目前人口突破100萬人。

巴生縣署舊建築福利部接管(转载)

资料来源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81235

(雪蘭莪‧巴生)巴生縣署暨土地局行政助理莫哈末法克里披露,縣署暨土地局搬遷至毗鄰的新建築物後,舊建築目前由巴生福利部接管。


  • 擁有多年歷史的巴生縣署暨土地局的舊建築物,目前由巴生福利部負責接管。(圖:星洲日報)
數政府機構仍沿用舊建築
他說,雖然如此,還有幾個政府機構仍沿用這座舊建築,為民提供服務。
他接受《大都會》訪問時指出,這些機構包括巴生農業局、巴生反貪污委員會、巴生志願警衛團、巴生森林局及巴生回教事務局等。
“巴生回教事務局辦公室目前正進行裝修工程,預料將於明年正式搬入啟動操作。”
他表示,總而言之,目前巴生縣署暨土地局已全面遷出該棟舊建築物,在新建築物作業,協助巴生市民處理與土地相關的事宜。
他說,巴生縣署暨土地局的現有地址為Pejabat Daerah dan Tanah Klang,Jalan Kota,41902Klang,Selangor.聯絡電話是03-33711963/03-33719028。歡迎市民踴躍前往當局辦理事務。

2013年9月20日星期五

巴生基督教卫理公会历史

堂会的创立

堂会的创立

吧生基督教卫理公会存有四本很有历史价值的会友名册,每本名册的款式相同。第一本名册是从1913年开始登记,堂会的主理人是蓝敬仲先生。从蓝先生所填写的,知道在他之前有林追先生,陈西拉先生,黄宽柔先生,郭益先生和谢锺兰牧师等五位。

按我们的推测, 巴生堂会是一位英国宣教士Dr Willian T.Kensett(卫医生)於1898年间创立的。他有远见,看到巴生滨海一带的华人是他传揚福音的对象。据说林追先生因听了道後、受圣灵感动而皈依基督。他和西教士合作,把福音推广,井在吧生苏丹街僦一小『亚答』屋,作为主日聚会的地点。翌年(1899),林先生获得西教士的支持,斥资七百馀元,自建一座『亚答』为顶的礼拜堂。
1901年,陈西拉先生到吧生做传道,但不到一年即自行辞职。翌年,总会派黄宽柔先生來吧生主持会务。黄先生是星加坡美会神道院首届毕业生。当时他没有家眷,感到孤单,旋秉父命,请假回中国完婚.1903年初,郭益先生踵至,一任就是六年。於1908年,蒙主宠召,回归天家。
1909年,年议会派谢章兰牧师到吧生堂主理。谢牧师做事认真,他一面造就信徒灵性的成长,一面也照顾他们的物质需要。他与西教士联合向政府领取在中路六英里的一些芭地,分给会友垦殖,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难题。他也在中路附近分设布道所,使信徒常有聚会的机会。不过吧生堂会的聚会照常,但聚会人数锐减,仅得二三十人而已。

会友分類

1910年至1913年,蓝敬仲先生出任巴生堂会的主理,开始把聚会听道的人分为正式会友,听道友和学习友等。根据统计,1913年的正式会友只有十八位。

1914年,戴保珍牧师奉派到吧生堂。聚会人数有显著的增加,并且在吧生港口设立分堂。可见戴牧师是位很有魄力的牧者。同年,戴牧师领导众信徒在吧生兴建圣殿。可借不久,戴牧师被调往他地,此後三年(1916至1918年),吧生堂没有一位固定的牧者,影响会友的
增长,致主日聚会人数降到二三十人而已。
第二本名册的记录是从1917年开始到1929年为止。第三本名册与第二本有重复的地方,它是从1918年记到1922年,此後就没有繼续记录下去。在戴牧师还没有重回巴生之前即1898至1918年间,共有十位牧师传道曾经在本堂服务,他们包括戴保珍(1914,正月)、洪约伯(1916正月)、余泽南(1916三月)、陈汉杰(1917二月)。
第四本名册是比较完整的一本,记载方汉京牧师(1930年)、林鸿万牧师(1933年)和林庆良牧师(1934年)任内的教会实况,不过只是记录到1938年为止。因页数不够,林庆长牧师加了两页,勉强把1938年度的会友姓名填了上去。不久林牧师被调到别的堂会,接任的是陈汉杰牧师。

第一位正式会友


根据这四本会
友名册的记录,我们知道本堂第一位会友是詹开,他於1887年受洗,由一 位『卫医生』(可能是一位西教士)接受入会。 从1900年至1909年,在本堂受洗或成为
正式会友者,共有二十七位。会友人会是按部就班,恨据条规,而不是随意接收的。五年後(1910— 1915年),会友增至二十九人,男性占大多数,他们的职业是以务农和劳工为主,其次是小商人。在这五年中,会友增加率约七巴仙,牧师 和传道在救灵的工作上,十分辛勤,同时也注重会友的素质。

砖墙木瓦建堂


从会友登记事项查看,在谢章兰牧师时代 (1909年)已经有『宣道堂』的名称,可见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吧生会友已拥有固定的聚会场所。1914年戴保珍牧师初次把这筒陋的会 所改建、但还是『亚答』为顶的板屋。直到1919年戴牧师再次回巴生堂会主理时,才获得一位英籍西教士献出一块地段,位
旧房子於苏丹街和毛赫路交界的角落,即现在旧礼拜堂的地点。当时 华、印、英三堂会集合财力创建,比较省事。 结果完成的是一座浮脚板屋,归三堂公用。

在戴牧师五年(1919
—1923年)任内,会友颇有增加,五年中有三十五名受洗,已故林巷泉荣誉执事就是在1920年受洗入会的。

如戴保珍牧师一样,黄宽柔牧师也於1924重回吧生堂会服务.在短短三年间,黄牧师收入三十八位会友,圣殿座位不敷应用,遂有人倡议把已有的浮板屋拆卸,改用砖墙木瓦建造。当时树胶锡米价高,会友的经济状况良好,诸会友所捐,共三千元。英文堂及印人堂也合捐二千元,总会贴二千馀元。翌年竣工,遂把『宣道堂』三字於殿宇向路的高墙上。

茁壮和成长

如果说二十年代是考验和磨炼的时期,三十年代可说是茁壮和成长的时期。这十年中,本堂获得三位灵高资深的长牧。首先是方汉京牧师的领导,使堂会中存有之疑团,风吹冰释,雨过天晴。一些因人事关系而离开的会友, 自动归回母会的怀抱。其次,林鸿万牧师在事奉上,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会人数增长至153人。
1934年,林庆良(兼三)牧师由马六甲换来。他上任不久,得到宋尚节博士莅临吧生,先後举行数次培灵布道大会。宋博士灵性活泼,传道有力,使教会大见复兴。会友除自己踊跃领人赴会以外,还受圣灵催促,组织布道队,分为三十六组,手执福音旗,四处与人分享救赎宏恩。这是空前的振兴运动。已故杨源水荣誉执事就是当时福音布道队的总队长。不过自1932年,世界经济崩溃以来,会友为了谋生,常有搬迁,使到会友人数的波动性很大,实存正式会友人数139人。林牧师在还未离开巴生之前,领导众信在小山岗上兴建一座两层楼房,作为以後牧师,传道的住宿。
1940年末,国际风云紧张,人心惶惶,会友星散,有一部份移居瓜拉雪兰莪的峇东新村,在那里分设布道所,由陈美锦传道和王纯穗女士主持。1941年,日军南侵,陈汉杰牧师再受派到吧生堂会,在此事奉六年。

倡建宗教教育所


旧幼儿园四十年代,吧生堂分别得到刘恩惠牧师和蔡信穗牧师的牧养,会务大有进步。1950年到 1959年,堂会在陈思成牧师主理下,建树良多。 陈牧师前後邀请了多位名牧来吧生召开奋兴培灵会,如赵世光博士、石新我牧师、寇世远教授、吴勇长老,薛玉光先生等,一方面造就信徒灵性,一方面吸引未信的人聆听真道。陈牧师也积极推动青年活动,倡組青年团契,单办 儿童主日学。五十年代时值韩战,胶锡价又飞 涨,教会经济颇充裕.陈牧师乃倡建宗教教育 所,众信徒鼎力支持,合捐五万七千馀元,使这座双层宗教教育所於1955年,如期落成。
1958年十月,年议会派彭谦牧师主理吧生堂会。彭牧师谙经文遵循主道,严以律己,爱以待人。甫二年,会友激增,现有圣殿,不敷容纳。彭牧师与执事都推动,扩建圣段。1961年,鸠工庀材,向讲台後拓伸二十尺,左侧与宗教教育所毗连,并将牧师楼大加修饰。

堂皇圣殿教堂

1962年,第十六屆年议会在吧生举行,教区改组,彭谦牧师被升为北中教区教区长。1965年,彭牧师调往恰保,而怡保的许彼得牧师则换来主理吧生堂。

许牧师上任不久,大事整饬,首先废除相沿数十年之月捐制度,鼓励会友於每月圣餐主日,自由感恩奉献。其次是每主日印发崇拜秩序单,提高聚会气氛。接著又提倡组织属会,使会友之间常有联络。因此在他大刀阔斧的革新下,会务蒸蒸日上。1973年,堂会以二十万元在哥打小丘上购置一面积约1.75依格的地皮。这是因为旧的圣殿狭小,没有扩充馀地,而且三堂共用一间圣殿,在聚会时间和行政方面有诸多不便。华人堂会认为应在新地点兴建圣殿,发展会务。虽然在建堂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难,但上帝还是为吧生众信徒成就了大事。新殿终於1977年十二月十二日举行奉献典礼。这座由义务绘测师何约翰先生精心设计的圣殿,堂皇崭峨,傲然耸立於哥打小丘上。远远望去,一 个钜大的十字架,高高地树立在圣殿钟型正面 的顶端,雄视吧生。

差传宣教

本堂新圣殿于1978年完成后,当时的主理许彼得牧师深觉教会应对布道差传有更多的负担,这乃是主
耶稣离世前所颁的大使命,因此翌年开始成立宣教布道委员会,一方面积极的推进本地布道的事工,建立更多的布道所、布道站;另一方面开始注重国外差传宣教的工作。
除了原有的三间布道所(万津、丹绒加弄、丹绒士拔)外,本堂於1979年始,接管由内地会创办的丹绒马林布道所;协助万津、丹绒士拔建新圣殿并接管古胆岛的福音幼稚团、主日学事工。1981年开始在良木田开设布道站,1982年在加埔与首邦再也新镇租借屋子设立布道站、开荒布道,引人归主。这两间布道所也先后予1985年由本堂资助购置房屋为永久会所。1983年在龙溪向信义会租借会所,设立布道站,由万津布道所协助。
1984年,在陈扬坤校长的协助下,在新古毛开始家庭聚会,后租借一店屋成为一正式布道所,翌年(1985年)十一月,在许彼得牧师安息前也在叻思成立第十个布道站,完成了许牧师的计划。这些布道所大部份先后独立成立牧
区(万津—1987年、首邦再也--1992年、沙亚南一1996年、三个丹绒予1998年初同时独立。)感谢主。
在许牧师大力推动下,宣教小组从1979年开始每年积极的策划宣教的目标,提呈预算案,安排特别讲员,感谢主的带领,弟兄姊妹的热心参与,宣教款的奉献由当年的二万六千零吉增加到今后(1999年)的一百万零吉预算。本堂所支持的对象也增加,由神学院、布道所事工、宣教士、宣教机构到文字事工、慈善事工、短宣等。在这20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耶和华上帝的恩典是奇妙的,您越捐得乐意,神的天窗开得越大。神的家从来不缺粮。

教牧同工更动

圣工扩展,除了对外布道差传,教会也注重对内的牧养栽培,需要更多的传道来协助圣工。本堂会友洪幼殊传道于1972年三一神学院毕业后,即加入本堂事奉,她的工作大家有目共睹。她的忠心,殷勤、爱心与关怀是众人所敬佩的。1982,本堂荣幸的聘请到刚从新加坡神学院毕业的杨锺禄传道加入本堂教牧的行列,由传道先生、副理、代理到今天的主理,在过去16年,神重用他,不但在讲台的事奉有灵力,在带领教会的事工上更看到神的祝福。
1983年,本堂热烈的庆祝设教85周年,同时筹办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出版特刊,也聘请了四位学园传道会毕业生前来协助本堂个人布道事工,其中三人事奉一年至一年半,而林风玉姊妹留任至1988年9月才返回她母会事奉。他们的参与,给本堂布道所很大的帮助,使得救的人数加添。1984年许牧师被证实染上癌症,全教会、国内外,多人为他代祷,甚至医生对他能延至翌年十一月才安息主怀也感到奇怪,他虽然在病中,神仍然使用他成为多人的祝福,继续牧养工作直到离世。
1986年年会差派李前军牧师从槟城到来本堂当主理同时兼任北中教区教区长。李牧师继续与执事们同工配搭,推广布道宣教的工作,宣教款逐年加增并设立了神学教育基金。
1986年7月,许牧师长于许宗信传道由美返马,加入本堂事奉,同时于马圣兼课,他于1989年底回去美国繼续深造。于1987年本堂青年蔡山传道也从纽西兰神学毕业,回到本堂加入事奉行列,使本堂有五位全职教牧同工协助,随
著环境的需要,加上有许、蔡两位受英文教育的同工,本堂开始研讨英文崇拜的可能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与策划,本堂于1988年7月开始英语崇拜。当时是在下午五时聚会,有约50位参加,今已更改到上午聚会,出席人数己达250人,感谢主。
1988年,本堂会友杨淑莲传道也在派师前在本堂事奉一年,后加入马圣当全职讲师,同年9月本堂前任执事会主席李健安博士,也完成其学业由美返马,当马圣院长,同时常协助本堂的圣工。
李牧师任内也继续注重开荒布遭的事工,1987年开始在沙亚南租一房屋当布道所,经过多年,该布道所人数继增,并于1992年成立牧区。1989年丁加奴的爱益忍耐布道所,因该处教会领袖与杨牧师有深交,也加入本堂为第十三间布道站,由本堂差派传道入负责开荒布道,建立永久会所。该布道站于1996年由年会交给东部教区主持。1989年尾,李牧师被发现染上癌症,教会多方代祷,协助医药,但因病入膏肓。于1990年3月息劳主怀,其牧养工作由杨锺禄副牧代理,并得到刚退休返巴生定居的庄福发牧师多方协助圣礼,直到杨牧师于同年11月受按立为长牧并正式派司为本堂主理。
1991年充满魄力,年轻有为的杨牧师接任为本堂主理,秉承许彼得牧师的遗志与李前军牧师未完成之事工,杨牧师更积极的推动宣教事工,鼓励会友都参於奉献;推动全教会速读全本圣经、推动属会:加强布道所与母会的联系,并鼓励他们独立。
1992年与丹绒加弄布道所,配合,在巴西布南邦设立另一布道站。1997年与沙亚南卫理公会配搭在蒲种新镇租一房子为布道站。杨牧师也安排执事关怀各布道站,轮流前往探访、讲道。
杨牧师不但只注重宣教款奉献也鼓励会友参与普世宣教行列。其中有苏伟忠夫妇加入远东福音广播公司 (后转到新加坡海外基督使团),林文思姊妹前往新矶内亚短宣二年,多位年轻弟兄姊妹加入福音动员会之福音船事奉,也有多位参与短宣布道到菲律宾、印度、台湾等地宣教,他们都获得教会的支持。1997年得到黄永铭传遭加入事奉,一年后被派往蒲种布道所任职。陈慧玲传道在美完成宣教学训练后,于1998年4月加入本堂事奉行列,协助青少年事工。

细胞小组

杨牧师于四年前(1994年)在圣灵的带领下,在本堂积极的筹组细胞小组,安排组长训练并鼓励众教会也推行。同年9月正式开始,当初只有20组但至今已有33组,超过65%的主日崇拜出席人数参加。通过小组,会友彼此建立;装备事奉,带来显著的增长,栽培了更多领袖,带领多人归主,过去三年每年都有整百人加入教会,感谢主。

迎向新千年

目前本堂正式会友近千人,加上儿童与少年人,本堂圣餐联合崇拜时,圣殿已不够用,求神赐下异象与智慧,使众执事牧者,知道如何策划扩建,以迎向新千年我们的祷告是教会人数倍增,由目前的一千达到五年后的二千:信徒的质量、奉献、宣教与功能皆增长,愿一切荣耀归给我在天上的父,阿们。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