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来源
肉骨茶来源
资料来源:网络
第一种说法:
相传华人初来南洋创业时,生活条件很差,由于不适应湿热的气候,不少人因此患上风湿病。为了治病趋寒,先贤用了各种药材,包括当归、杞、党参等来煮药,但是,因忌讳而将药称为“茶”。有一次,其中一人偶然将猪骨放入了「茶汤」里,没想到这「茶汤」喝起来十分香浓美味,风味独特. 后来,人们特地调整煮茶的配料,经过不断地改进,就成为了本地著名的美食之一。
第二种说法:
这是最有代表性的「苦力」论,这可说是流传最广也影响许多人将肉骨茶定位成庶民饮食的脚本。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多把南洋与卖猪仔划上等号;惯性思考的结果,这些被卖来南洋当苦力的先辈们,很自然便成了肉骨茶的创始者,或是参与其中以突显早期华人艰辛岁月的时代角色。有说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巴生,有说在狮城新加坡,反正场景不外是港口就是码头,据说在清末时期,那时的华人为了离开动荡不安的国家,到来南洋谋生计。
那个时候,马来西亚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在马来西亚搜刮了许许多多的资源,需要运送回英国,于是便在巴生(距离首都吉隆坡30公里的城市)建立了深水码头。当时,不少华人因为知识水平不高,来到马来亚也只能以劳力换取薪酬,如当三轮车夫、在码头做苦力或采挖钖米,因此需要有很好的体力。
为了长时间维持体力和适应热带地区的气候而需要进补。但是,他们并不舍得购买昂贵的中药食材。当时的中医师便把闽南及潮汕一带的饮茶加以改良,并且使用当地出产的胡椒,加上当归、川芎、肉桂、甘草等材料配置成肉骨茶包,让他们在早上出门工作前,炖煮排骨及配上白米饭或油饭,来增加体力,应付工作,在那个时候,肉骨茶属于穷人家的食物。
由于用药材和猪肉煲煮的汤底除了非常美味可口之外,且营养丰富和抗风湿,并且提供了苦力们所需的能量,所以从此广传开来,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良,便成了现在新马华人社会的特色佳肴。而另一个名称由来就是,据老巴生回忆,战前在巴生南区一带已经有好几位永春老乡在街头巷尾摆卖家乡小食,如蚝干咸饭,肉羹汤以及后来演变成肉骨茶的炖肉骨,只是当时没肉骨茶一词,都说是「吃肉骨」吧了。
战后有个名叫李文地的人,曾经在这些食摊当过伙计,后来在后街经营起自己的生意,他只卖家乡炖肉骨,并以猪油炒饭取代蚝干咸饭,由于他在肉骨中加进中药配方,大受食客欢迎。当时,由于其药材成分能强身健体,肉骨茶因而大受劳动工人的欢迎,渐渐地肉骨茶获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
后来,人们更以李文地烹制材料(肉、骨)和他的名字(地)福建音译命名, “肉骨地”,就有如卖猪肉的阿荣被称为“猪肉荣”一样,再加上吃肉配茶原是永春的食俗,李文地就干脆挂起招牌写上宝号“德地肉骨茶”!于是“肉骨茶”一名正式诞生;同时,坊间也称李文地为“肉骨茶之父”。据李文地后代说,当初包括李文地在内,就只有区区七人售卖这道美食;目前,李氏肉骨茶已传到第四代,烹煮肉骨茶的秘方不外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地人在品尝这汤底时,都喜欢喝上一、两杯功夫茶来去油腻,所以自此就名为“肉骨茶”了。
第三种说法:
这是最具“创意”,也让大家见识一下肉骨茶在国外的另类起源说法。话说当年一潮藉男子离乡背井到南洋谋生,其妻特地在行李中塞进一包汤料,意在让他出门在外煲汤自足,以便寄托怀乡思妻之苦。后来,该男人深得一马来女子心仪,委身下嫁;马来新妇决定恪守中国妇道,经考究发现其夫从故乡带来的汤料营养有余口味不足,遂加入肉骨和香料,每日子夜即起,熬汤两时辰,以汤泡饭侍夫。男人汤足肉饱,力气大长,天色未亮,就出门割胶,这就是创意十足肉骨茶起源。
以上一段是从网站抓下来的,一看就知道绝非出自新马华人之手,想也不会有华人将肉骨茶与娘惹给联想一块吧!在笑话之余,也佩服作者对南洋有所概念,所以故事情节才会出现南洋、割胶等意象字眼,再溶入峇峇娘惹文化的烘托,一同拼凑出一幅「想像」的南洋风景画,为肉骨茶在国外增添一份让人信以为真的绮想,这就是杜撰饮食起源之说的“伟大”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