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星期三

整理巴生历史的一些感触

整理历史的一些感言,

林南裁缝现在在大巴刹,最早在jalan hussan的湿巴刹,结果地图这条路,除了jalan pasar basar,整个都变更了。
我早期凭一些店的地址好比14,jalan pasar。因为早期的记录去走了几圈,都找不到。
政府不重视历史的,别说华人历史,其实马来人路名消失也消失。
就算一些居民要拿回信或通邮,根本就此断了。
巴生当年那边手在建立四层楼之前是铁路经过,是一堆堆的房子,偶尔也摆起市集。
其实更早一些根本就是黄梨种植园。
一早也没黄梨厂,有文献也在30年代,黄梨厂闹工潮。事实上,闹工潮时候,種黄梨的位置反都搬到2公里以外。1940年的地图,还是有分布图。
这一带,政府没打理,也任由混居的外移人口在火车线,所谓火车线也货车或方车厢多过正规的载人火车。
华夷不杂处,意思是说很多就是不管,没理。
1949年,吉隆坡经济萧条,近7000印度短工聚集在巴生就住在这。巴生太平街,根本没有一个系统,招工对印度一样是美丽的幌子。
殖民政府或园丘,需要人就拉,不需要人就自生自灭。
其实很多华人老板厂改雇佣印度人及印度移民来巴生后就自行在届满选择回去。
一堆堆的悲歌!
好听叫政府,在巴生北区是大杂烩,工厂罗里经过。两边从1900到1940年,不好听从柴埕到椰脚甚至靠近桥的旁边,除了公共设备,英国在马来亚政府没派人管理。
1930年后经济大萧条,整个社会人流动非常大,甚至一个笑话,巴生北区的铁路因为一请不动庞大的人口也就差不多10万人的劳力,当年一堆盲流,所谓就业街童都工作,7岁8岁就看你多好命!
但也一堆人,无论华人还是印度人,半数走了。火车线也因为少用到最终没用,甚至铁路是铁被偷,枕木也有被拆去盖房子,从此巴生北区铁路也消失。
1946年到1960年防范共产党避免村落包围城市,这才是真正铁腕政策,也支配粮食来控制人流。
这些真的很真也很苦难。
但以前英国人真对我们百姓好?
我个人从不如此看,利用罢了。

太平街,巴生的古老的街道

《太平街巴生的古老街道》

One of The oldest Street in Klang : Jalan Taiping Klang 

太平街位於巴生市北区市中心。位於旧哥打桥北区出口偏左方向約四百米距离,與邵氏城坊(Shaw Parade)隔邻。七十年代起為巴生市中心最热闹的街道之一。

1977年,巴生百貨有限公司俗稱英保良于這條街开启事业,各式店铺如学生制服、书包、皮革、钟表、金钻、布匹及巴生市首家快餐店肯德基家鄉雞(KFC)在此啟業迄今,迄今已是老字號。

此外,White Castle快餐店及必勝客(Pizza Hut)也曾在此營業。 

但你早已经无法想象,太平街处在位置的当年是亚答屋或更直接说就是茅草屋,这里最早期是最多华工居住地方。在叶亚来前来巴生的时代,铁路兴建通往沿海滨海往北,而这里就是铁路的旁边,前边靠近巴生第一座桥,有洋人管制。

一般货物运输都需要在靠近太平街这带卸货,所以当地住满各类种族的人,更多的是华人,由于籍贯不同,过去有帮会背景的常因为抢工作而大打出手。

在洋人华人不杂处,南区倾向英国殖民地政府建筑物区及一些车站到彭亨井,华人与洋人也属于少接触。

更低下阶层的流民与打工或搬运工集中在当时只是垫高的平地,后来形成木屋。所有的“公司厝”(苦力间)都集中在巴生的河的这一边,也就是巴生北区太平街。

原本洋人把华人事务交给华人组织自己协调。但由于这些人多是中下阶层,最终难免还是械斗。

当时的洋人官员用了中文字“太平”两个字来提醒,因为拉律战争后,拉律改名为太平,这里是瑞天咸港,太平有瑞天咸路,而这样提醒各方必须合作,必须和平相处,这地方就被命名为太平街。

同样多次的冲突事件,其实也导致闽南公所的注册无辜被吊销,后来福建社群再成功注册字眼也使用福建会馆(毕竟前来马来亚的都是闽南人,也很少属于闽东或闽西)所取代。

事实上,福建会馆的历史是从闽南公所算起,这就是一个历史渊源。

Jalan Taiping Klang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klang city center , only 400 meter from Old Kota Bridg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owntown streets since 70an.

1977's, Emporium,klang Start their business here.

All kinds of shops such as school uniforms, school bags, leather, watches, Diamond, cloth and the first Kentucky Fried Chicken (KFC) restaurant Klang City doing business at Jalan Taiping Klang .

White Castle and Pizza Hut have being here before,but have moved to the other sides.

Since 1860's, much of the coolie miners stayed in Jalan Taiping,Klang when they arrival , before they moved to mine. They are only living in thatched cottage or atap house during that time.

#klang

巴生黄梨街因黄梨厂而留下名字

《黄梨街因黄梨厂而留下名字》

Jalan Nanas Names after Pineapple Factory

马来西亚能以水果为名有些奇特,如此水果街道应该不多,黄梨街相信全马也只一条!

黄梨街位于巴生的东北部,其实是1922年华族先贤陈嘉庚在此地开设巴生黄梨厂而得名。而街道历史却更久些。

这里有一家经营了六十多年的香烛店 顺宝贸易。海鸥最早也在这扎根!海鸥巴生的门面,也算陈凯希踏入商坛最早的门面之一。

巴生黄梨厂有黄梨厂,吉隆坡有茨厂;这两大百年老街的背后都有灵魂人物,开创茨厂的是吉隆坡甲必丹叶亚来的产业。而巴生黄梨街因巴生黄梨厂得名,创立巴生黄梨厂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陈嘉庚,陈嘉庚除了创立南洋商报外,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亚后,陈嘉庚认定认为大有可为,购种子2000元.播种在菠萝园(也就是黄梨园)中。所以,1925年陈嘉庚拥有橡胶园1. 5万英亩,成为华侨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

陈嘉庚看准了工业的重要,开办橡胶制品厂,生产胶鞋、轮胎和日用品厂。

陈嘉庚最大的贡献当然是募集巨款援助祖国抗战。

陈嘉庚的经济事业从1926年起开始走下坡路。橡胶价格一落千丈,他属下规模最大的谦益胶厂第一次亏损30多万元,橡胶园、米店和黄梨厂均无利可图,这年汇给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费用总数仍接近100万元。

在他认定“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出让了巴生黄梨厂,但黄梨街纪念巴生黄梨厂的名字,虽没直接说出马来西亚有陈嘉庚路(香港有)。却不言而喻纪念着陈嘉庚,只是没人道破而已!

距离黄梨街约500米的太平街,是这里另一条著名的老街,因为聚集了许多的布庄,这里的华人习惯称它为"布庄街"。

一些补充,

说到黄梨及采锡,这才促成马来亚成为黄梨罐头的黄金组成。
事实上,虽然一些历史文献提及陈嘉庚当初卖黄梨厂,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到底陈嘉庚父亲陈杞柏早在1844年就在新山创立了日新黄梨厂。
而1917年柔佛港主制度废除后,黄梨与橡胶是最红火,所以当时是闽人(福建人,尤其是永春人)下南洋的其中之一关键。
而巴生福建永春人,迁徙的步伐主要有两类,一就是从柔佛到马六甲,另一个属于比较晚期迁徙的多从柔北搬到巴生。
某个程度上,陈嘉庚会选择巴生设厂一是雪州境内当时适合种黄梨及橡胶。
而陈嘉庚因为自己在振林山也有工厂,有熟练的工人及锡矿恰好也是雪州的开采地,基于当时成本,并且更有港口及多方面考量。
这也促成大批后期的福建永春人涌进巴生,事实上巴生永春人立足历史非常早,甚至也曾响应过叶亚来重建吉隆坡,在1890年从巴生就分走了一批永春人。这些都曾经是记载在雪兰莪永春会馆的文献,无奈因为白蚁侵蚀文档也没留存。

#klang
#巴生
#黄梨街
#陈嘉庚

巴生妇幼福利中心

您有想象力,穿越场景,来到接近百年前的巴生?
这是巴生的妇幼福利中心。
一张老照片可以透露巴生的历史有多久?也可以叙述社会的福利层面,这是一台古董巴士,停留的地点在巴生小印度街,以前叫林茂街的另一端,位置约现在巴生南区的Mydin的后面,也就是巴生图书馆中间那条巷子的第二排。因为该处火灾,建筑物已经翻建成三层店铺。
在百年前,巴生就有如此先进照顾妇女及儿童的福利中心,这是巴生社会超越许多地方,巴生的社会机制也相对完善。

谢谢Kelang巴生专页管理员邓世祺提供的资料线索及讨论。

巴生金门人的一些历史

19世纪后期,华人络绎不绝到南洋谋生。而此时金门的先辈们也纷纷搭船南下,其中位于马来半岛雪兰莪州巴生地处滨海,加上巴生河的地利之便,资源丰富,成为落脚处之一。
巴生金浯江伍德宫前身为“金浯江”估俚间(苦力间),确切始于何时,无可稽考。
《金门县志》提到巴生金浯江伍德宫为古宁头先侨李煌所设。先侨李煌,是最早有文献记录的华人移居巴生并开设宗庙的记录。
而巴生金浯江伍德宫在1915年再迁峇都知甲律六号。之后在1917年复迁桥头街。
这说明了,在战前的华裔已经抵达并聚集在巴生北区,尤其是在巴生共和学校一带。
相对于巴生南区,巴生北区部分区域,是已经有拓展的迹象。
一百多年来,巴生华人建立了会馆、义山、学校、庙宇等公共空间,作为华人社会运作的机制。早期金门乡侨到此多数从事劳动工作,如伐木、操舯舡、劈柴等,巴生河沿岸的火锯、板廊等产业也以金门人为主,其中柴埕即为一例。
#金门
#巴生

敦霹雳在巴生的故事

说到敦霹雳在巴生的故事,这可超过570年前哦!

敦霹雳是贵族,他还是宰相的儿子。他父亲Sriwa Raja(Seri Wah Raja)去世后,其实他并没有获得器重。
好比当时的宰相是印度移民敦阿里,基于群体不同,也受到排挤。
但他依然因为具有贵族血统,母亲是苏丹的亲戚。
敦霹雳就到巴生,并在巴生结婚,婚后住在巴生的左岸,也就是现在的河边一带。
由于当时的酋长很不得民心,村民就拥戴敦霹雳成酋长,这决定最终得到马六甲苏丹Muzaffar的准许。
敦霹雳很有影响力,也展现他具有领导风范。
在1446年,苏丹烦恼着暹罗的入侵。
他号召所有地方的酋长,做出抵抗。
很多地方的酋长勉强凑合,但是来自巴生的敦霹雳,却很特别,不仅仅是巴生男人来了,连老婆也带来。
结果招惹外围的一些人的嘲笑。
他们很费解,打仗不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来干嘛?
敦霹雳反而回答到,对于这次反抗暹罗的战争,这些巴生人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意思是万一丈夫战死,他们也不想活了!
结果这样的战争发生,巴生人很努力为马六甲王朝进攻,并且打了很漂亮的一战,把入侵的暹罗军队给击垮。
当然,这也很奇怪,可能是有华人存在,他们用了一句很华人的谚语,苏丹对敦霹雳说,巴生不适合你,浅水不适合住蛟龙!
就这样,敦霹雳取代了敦阿里成为了宰相。
当然,关于与巴生有关的部分还没讲完。
巴生人因为对马六甲王朝很有贡献,所以马六甲苏丹就赐了工匠,这些人就到巴生的甘榜关丹,替这些巴生人打造马六甲王朝就留存的一个甘榜,那就是甘榜关丹。
。。。。
接下来是听说,听说一些老人家说他们那还有一些房子是当时用石头及木材兴建的,当然这故事是我30年前听到的版本。
现在,甘榜关丹有没有留下马六甲600多年留存的房子的基础石头?
我也没去看,因为我也是听马来前辈说的。
毕竟当时一部分巴生人是米南加保人,他们后来因为柔佛王朝的小王,拥立raja kecil的事情与武吉斯人闹得很不愉快。
结果,森美兰后来的九州,其实也与巴生有些关系。
#巴生
#敦霹雳
#马六甲王朝

1867年英国人踏足巴生

这是一篇外国人对于巴生历史的文章的首页,提及的是概括了巴生的兴起及没落。
这是颇有趣的,1867年,这是英国殖民地政府涉足雪兰莪的起点。
而华人比他们更早就抵达巴生,尤其是在第一页也如此交代。
在欧洲人眼中,他们记录在1876年看到的情节,那时的位置也就是巴生河的巴生市区左岸,居住了沿河许多密集的村落,是很壮观的。当然,依据历史马六甲王朝的宰相敦霹雳就住在以前叫林茂街,现在是巴生王家山山脚的小印度街,到底他们英国人当时进入,是见了谁?
他们有上岸,华人早居住在那。
这一代的华人留下的后代还有谁?这些都需要勘察,甚至在文献上提及马六甲区域及巴生的关系是密切的。
当时的英国人最早踏足巴生,也因为一个马六甲海峡华人富商的儿子而来。
这个故事,巴生人又几个人知道?
这是一篇新的页章,也改变了华人及他们甲必丹的命运。
事实上,一些章节对于巴生的描述,就是从巴生港口也就是打从巴生海南村的位置,到底谁也就是记载告诉古人,你们从如此多的河口位置可以抵达巴生市区?
这是蛮玄的。是火把吗?抑或巴生港口在当时是航运为主的,为何不是从曲折的瓜拉冷岳河进入,进而有个古老城市在里头?
甚至东山文明的鼓及钟,同样的埋在巴生河河边,一个在Bukit Kuda,一个在巴生市区的桥梁工程也就是军用桥的位置,如果不是第一座桥被炸毁,而日军搭建浮动桥挖掘竖立桥基,才发现?
这东山文化,是数千年的事情,1941年发现了钟,而二战日军发现了鼓,在这些时间点很靠近。同样的东山文化古物,在马来半岛目前位置,只出现在巴生及麻坡。
当时是谁什么族群掩埋的?毕竟这仍有许多谜团,出土有3个,而文物竟然没有一个留在巴生。

#klang
#巴生
#东山文化
#muar

英女王在巴生的事迹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在1989年10月抵达马来西亚。期间,也曾航行到巴生港口。

#巴生
#klang

资料来源,

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220909/%E5%B7%B2%E6%95%85%E8%8B%B1%E5%A5%B3%E7%8E%8B-%E5%9B%9B%E5%BA%A6%E8%AE%BF%E9%A9%AC/

巴生北区1945年的概括

巴生北区历史的简单对比,图为1945年战后的北巴生,一些旧名称,诸如椰脚在巴生联合庙已经悠久的历史。
此图还标识了华人聚居的华人社区,那边就是巴生加埔路,南益油厂的对面。
早期因为服务铁路做一些搬运工作,所以一般华人汇聚。
而更早期华人主要也集中在椰脚甚至延伸到巴生太平街,因为属于巴生已经拆除的铁路路线,英政府把那一带填高并有让火车停下,这条铁路主要是运输瓜雪南下的农业物质,所以同理巴生一些橡胶业及厂房集中在这一带。
好比水果黄梨厂,在1945年该黄梨厂原是陈嘉庚黄梨厂,因为陈嘉庚毁业兴学,所以易手给吴福发先生。
至于滨华学校前身原为华侨学校。
而黄重吉是沾染陈嘉庚气息,奋勇为族群。
目前稍微记录。

LIM PING JINN字

1970年的巴生一些概括

根据巴生1970年6月10日的星洲日报报载,提及兴建新桥。
当时所谓的新桥就是后来大家已经俗称为旧桥,2来2往衔接林茂街的桥梁。
依据当时的资料,巴生工程局动用了1600万,需要完成好几项计划。
其中之1千350万是兴建该桥外,也包含3层高的县属大厦,市大会堂,小贩中心。
尤其文中也提及巴生由于地势低,外区的水流常汇合于这些区域,州政府当时是资助20万加强当地的防范措施。
而文字也提及巴生北区巴刹旧地址也就是后来巴生长城百货位置兴建,用50万翻建,当时上边为小贩中心,下层为车站的巴生车站。
这也成为巴生长城及车站的雏形。
文中也提及巴生整顿市容,由于巴生北区住家商店及工业区,都混合在巴生北区市区。
进而要求200家商店迁移,同时涉及也包含这一带的一百住家必须搬走。当时允许这些商家及住民,在期限内物色当局所做出的安排。
。。。。。
因为那一带过去散布许多小贩,而取名China town。小贩中心也为了安置这一带的小贩。
因为该计划,所以也涉及到巴生大巴刹,改搬迁到靠近太平街的河边。
至于巴生市会礼堂就是现存的巴生市会韩沙礼堂。

#klang
#巴生

1967及1968年的巴生

阅读了一篇1967年8月13日的新闻写道,巴生北区当时期盼已久的巴生北区邮政局开幕,而之前同样位置的地方,设置了邮筒,却无法办理保家信或办理手续,对于当时已经相对趋向工业化及许多商店林立的业者很不方便,而巴生北区一水之隔不用过港,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同样也整理了两篇散文,一篇是关于到巴生也即将离开的人写的文章,另一篇也类似。
都是1968年刊载的内容。
前者描述巴生南区及巴生北区在1968年是剩下巴生吊桥及哥打桥为两地往来的渠道。
事实上这也是该地从北到南或南到北必须经过的路线。
而告别的外地人也对于巴生有如此庞大数量,多达可以蹬脚乌鸦就会飞到对岸的树林。
也提及巴生南区市区是巴生政府单位汇聚的地方,而巴生北区在1969年是工业区及商店为主,而文章写的巴生吊桥行走的模式是一辆走后,再一辆,所以在后期有停驾,根据一些新闻报道因为吊桥下方是大水管,避免驾驶人使用出现造成漏水或水管破裂问题,这后期到断裂都主要有好几年是给人或轻便的交通使用。直到报载资料,巴生市区的吊桥是在1974年断裂。
当然我们在2024年的今天仍可以在巴生旧桥(也就是巴生桥底肉骨茶的同一座桥)位置找到一个出口,这有个旋转桥到河边,河边还有一个拱门。另一端是巴生旧车站斜对面应该是缅甸餐馆位置,那边留下两座殖民地建筑物,同时政府也放置有关巴生吊桥是白象的遗迹景点的石头牌子。
第一篇散文提及巴生北区有许多米仓,甚至比工厂数目还多。
而根据第二篇散文,巴生北区类似新街场,巴生南区类似旧街场,而巴生分为南北区更像两个城市。
南区是政府机构及商业中心,
巴生北区比较多工业区及新的商业区,当时有冯强鞋厂一家因为广州沦陷搬到马来半岛生产的鞋厂,更有岑业良鞋厂(这里也补充一些当地也生产橡胶物品,例如轮胎)。
文字也提及Bata已经进驻在该地。更提及当地有黄梨厂,南益橡胶及南益油厂。
而两篇文章都一样是歌颂双层哥打桥的宏伟,上层通车,下层是行人及轻型交通。
文字有提及过宁罗桥是拱形的桥梁。
文中也提及巴生华教,根据散文当时滨华仍使用华侨中学,在当时已有兴华,中华中学及巴生光华中学。
此外,巴生也有英文,国语及淡小,可说是完善。
根据当时巴生的人口尤其是在市区是破十万人居住。
是雪州当地第二大城市,吉隆坡最大。
全国第四大城市,前边分别是吉隆坡,槟城及怡保。
娱乐方面,戏院不少。邵氏机构占大多数。
根据笔者当时的统计主要是6家不同的戏院。
笔者也留下巴生到吉隆坡有18英哩路在兴建联邦大道前已经是笔直的道路。
也提及巴生在1968年不断扩建巴生的码头及港口范围。

#klang
#巴生

图为南益橡胶厂,就是现在的巴生中路口的NBC商业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