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外国人对于巴生历史的文章的首页,提及的是概括了巴生的兴起及没落。
这是颇有趣的,1867年,这是英国殖民地政府涉足雪兰莪的起点。
而华人比他们更早就抵达巴生,尤其是在第一页也如此交代。
在欧洲人眼中,他们记录在1876年看到的情节,那时的位置也就是巴生河的巴生市区左岸,居住了沿河许多密集的村落,是很壮观的。当然,依据历史马六甲王朝的宰相敦霹雳就住在以前叫林茂街,现在是巴生王家山山脚的小印度街,到底他们英国人当时进入,是见了谁?
他们有上岸,华人早居住在那。
这一代的华人留下的后代还有谁?这些都需要勘察,甚至在文献上提及马六甲区域及巴生的关系是密切的。
当时的英国人最早踏足巴生,也因为一个马六甲海峡华人富商的儿子而来。
这个故事,巴生人又几个人知道?
这是一篇新的页章,也改变了华人及他们甲必丹的命运。
事实上,一些章节对于巴生的描述,就是从巴生港口也就是打从巴生海南村的位置,到底谁也就是记载告诉古人,你们从如此多的河口位置可以抵达巴生市区?
这是蛮玄的。是火把吗?抑或巴生港口在当时是航运为主的,为何不是从曲折的瓜拉冷岳河进入,进而有个古老城市在里头?
甚至东山文明的鼓及钟,同样的埋在巴生河河边,一个在Bukit Kuda,一个在巴生市区的桥梁工程也就是军用桥的位置,如果不是第一座桥被炸毁,而日军搭建浮动桥挖掘竖立桥基,才发现?
这东山文化,是数千年的事情,1941年发现了钟,而二战日军发现了鼓,在这些时间点很靠近。同样的东山文化古物,在马来半岛目前位置,只出现在巴生及麻坡。
当时是谁什么族群掩埋的?毕竟这仍有许多谜团,出土有3个,而文物竟然没有一个留在巴生。
#klang
#巴生
#东山文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