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华人络绎不绝到南洋谋生。而此时金门的先辈们也纷纷搭船南下,其中位于马来半岛雪兰莪州巴生地处滨海,加上巴生河的地利之便,资源丰富,成为落脚处之一。
巴生金浯江伍德宫前身为“金浯江”估俚间(苦力间),确切始于何时,无可稽考。
《金门县志》提到巴生金浯江伍德宫为古宁头先侨李煌所设。先侨李煌,是最早有文献记录的华人移居巴生并开设宗庙的记录。
而巴生金浯江伍德宫在1915年再迁峇都知甲律六号。之后在1917年复迁桥头街。
这说明了,在战前的华裔已经抵达并聚集在巴生北区,尤其是在巴生共和学校一带。
相对于巴生南区,巴生北区部分区域,是已经有拓展的迹象。
一百多年来,巴生华人建立了会馆、义山、学校、庙宇等公共空间,作为华人社会运作的机制。早期金门乡侨到此多数从事劳动工作,如伐木、操舯舡、劈柴等,巴生河沿岸的火锯、板廊等产业也以金门人为主,其中柴埕即为一例。
#金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