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巴生小食館找到好包子的古早味

掌握三要點
做出鮮味包子
特約:林儀倩
攝影:岑家豪
 在肉骨茶店包圍下,巴生小食館算是蘭花園裡的一個奇葩,它賣的並非巴生著名的肉骨茶,而是人人都愛吃的手工包子。它那鬆軟不黏牙,且富有彈性的包子皮,成了許多人天天光顧店子的目標。
20年前,林慧燕舉家從金寶搬到巴生,並在蘭花園開設咖啡店──巴生小食館。為了讓來店裡喝咖啡的人有東西吃,便把林媽媽常做給家人吃的包點搬到店裡來售賣。
 慧燕表示,第一天售賣包點時,他們只做了二三十粒。沒想到反應奇佳,不到一星期包點的售銷量已達百粒。“剛開始由于銷量不多,我們都以手工和粉搓揉麵糰,但后來銷量越來越多,我們不得不購入一架和麵機來和麵拌粉。”
 詢及用和麵機與手工搓揉麵糰的差別時,慧燕強調差別不大,“其實一切只操控在時間上,你必須懂得攪拌機的力度及所需的時間,如果拌得太久,那麵糰的筋度被拉死后,面皮就不會鬆軟好吃。”
 憑著20年的製包經驗,慧燕所做出來的面皮既富有層次感,還十分鬆軟且不黏牙。而同樣堅持全手工製作的餡料,包括切肉片、燉加央、煮豆沙、切沙葛絲、烤花生、去花生膜等等,都全由員工幫忙製作。“雖然這一切都很花工夫,但只有自己做的才能保證品質及口味的水準。”
 她透露,包子要做得好有三大要點,一、是搓揉麵糰的時間;二、是麵糰發酵的時間要拿捏準確;三、蒸包子的火爐要好,才能蒸出鬆軟飽圓的包子。以這三點為依據,巴生小食館的包子街知巷聞,從原本的三款包子,增加至現在的14種口味,包括:叉燒、大包、菜包、花生、豆沙、加央、蓮蓉、生肉、梅菜肉包、芋頭扣肉包、加哩雞等等。
 為了讓客人能吃到最新鮮的包子,慧燕每天早上3時便起身做包子,讓上學的學子早上有新鮮的包子吃;下午一時許,他們會再一次和麵做包子,以應付來喝下午茶的客人。
巴生小食館
地址:10, Jalan Lima, Kaw. 16, Taman Intan, 41300 Klang, Selangor.
電話:03-3342 8122
營業時間:7am─6.30pm(週一至週六)  7am─2.30pm(週日)
註:2012年6月4日及5日(休息)

巴生百年火车站



巴生百年码头与桥




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海南人移民马来西亚

点击阅读:

http://571437.com/yzy/qyqq/504.htm

资料来源:http://www.hainannet.com.my/DataStore/Hainan-ImmigrationAndSocialActivities.htm

小引

据1970年人口统计:大马海南人的人数为159,210名,占华人人口的4.5%。虽然,海南人是一个少数的方言群体,但他们与其他华裔同胞,在百多年来共同披荆斩棘,刻苦耐劳地参加开拓的工作,对国家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丰功伟绩,永不磨灭。但海南人在马来西亚不但人口少,经济势力也薄弱,因此海南人在我国的历史和社会活动,很少受人重视或加以研究。

本文的主旨,在於初步探讨马来西亚海南人的移民、人口、职业形式、社团组织、教育事业和寺庙、奉祀等问题。
移民历史
海南岛位於中国广东省南部,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遥遥相望:东临菲律宾,西南隔东京湾与越南相对;南控一望无际的南洋群岛,因为地理的因素,海南人出洋方便,海南岛的帆船很早就来往马来半岛。

究竟海南人在什么时候就到马来西亚呢?

明实录卷二百十七载:成化十七年,遣礼部给事中林荣往满刺加充正使。由此可知在公元1418年,已有海南人前来马来半岛,但林荣并非经商,亦非移殖,而是充当使节。

“琼州府志”卷四十二,页九八八载:“康熙五十六,甲严洋禁商船,不许私造往南洋贸易,有偷往潜留外国之人,督抚大使通知外国,令解回正法,再奉旨五十六年以前出洋之人,准其载回原籍”——由此可知在1717年时,当有海南岛的船只到南洋了。

又据韩槐准先生考证;在1830年时有帆船由海南岛到槟城经商。

被视为第一位来新加坡的海南人是林崇仁,他在1841年到新加坡。

由上列所述,海南人到马来半岛要比新加坡还要早。海南人前来新马两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最初他们是前来通商,并非移殖。至于移殖始於何时,史书和私人记录,均无记载正确的年代,但依据各方的推测,当在百多年前。

十九世纪中叶,海南人才开始移殖马来西亚。马六甲琼州会馆成立於1869年,太平琼州会馆初设於1869年,槟城琼州会馆在1870年以前已存在了,可见当时移殖到马六甲,太平和槟城的海南已不少了。

海南人大批移殖马来亚是在1926年至1930年间,这是由于当时福建、广东两省政治混乱,内战蔓延海南岛,人民生活不安定,所以年青人多数投奔南洋各地。1935年至1939年间,日本侵略中国,华南各省沦陷,为了生存,华南各省的青年人,包括海南人,也只好离乡背井,纷纷逃命,到南洋谋生。

早期,海南人南来的目的,并不准备在当地落地生根,所以没有携家眷前来。他们南来目的是赚钱,有了一些积蓄,就返回家乡与妻儿团聚。但在1935年以后,移民的性质稍有不同,他们多数携带妻儿同来,或申请妻子南来,因为他们已有永久居留马来亚的打算。
人口与分布
海南人在大马华人的总人口中,次於福建人,广府人,客家及潮州人,而居於第五位。

依据历次人口统计的数字,可看出海南人的人数:
1921年——68,200人(包括新加坡)
1931年——97,568人(包括新加坡)
1947年——157,649人(包括新加坡)
1970年——159,210人(包括东西马,占华人总人口的45%)

1980年人口统计报告书中,并未公布各籍人口的数字,若以我国人口增长率3%来逐年计算,海南人的人数估计约20万。

早期华族移民绝大多数是男性。据新加坡史学者巴克莱(C B Buckley)指出:1837年前,从无华人女性由中国到新加坡。当然,当时马来亚的情形也是同样的。

早期,海南人移民中以男人为主,妇女占少数。据传:1904年第一位海南妇女从海南岛偷藏在船中到新加坡来。在1931年,海南人的女性移民,仅占男性的15巴仙。殖民地政府在1930年8月宣布移民限制条例,但妇女与儿童仍可自由入境,不过琼籍女性的移民并不增加,这是由于当时绝大多数的琼籍移民不让其妻子南来,是因为要他们照顾在家乡的年老父母,以尽孝道,同时也因为海南人绝大多数是从事劳力工作,收入有限,而他们也并不打算永久居留异乡。已婚者在本地工作三五年后,有了多少的积蓄便荣归家乡,与家人团聚;未婚者也多返回家乡,而在本地结婚者,多数与外籍女性通婚,其中以广府女子为多。

海南人分布在马来西亚各地。据1970年的人口统计显示:159,210人中,西马各州有145,758名,东马两州有13,452名。以下是海南人在各州的人数:
雪兰莪——34,967
柔佛——30,790
吡叻——17,541
马六甲——15,900
槟城——14,324
森美兰——9,341
彭亨——9,187
砂劳越——7,033
沙巴——6,419
丁加奴——5,388
吉打——4,565
吉兰丹——3,023
玻璃市——732

海南人是先到西马各地及新加坡,才到东马的沙巴和砂劳越。据说:槟城是海南人在马来半岛的第一个歇脚站。

在各方言群体中,最迟移殖马来亚的,可能是海南人。各邑籍华人中,客家人在1801年成立槟城嘉应会馆,槟城广东暨汀州会馆也在1801年成立,槟城汀州会馆创立於1819年,马六甲潮州会馆创立於1822年。客、广、福、潮四帮的会馆都比琼州会馆的成立要早。这可说明了各邑籍华族移民中,海南人是较迟移殖者。

各州中,雪兰莪的海南人最多,占了海南人总人口的22%;柔佛居第二位,也有三万多位。丁加奴的海南人只有5,388名,但却占了该州华人总人口的24.8%,海南人分布在东西马两地,半岛的东海岸,城市里和乡村中。在城市方面,则以吉隆坡、马六甲、槟城和新山四大城市为多数。居住在吉隆坡的海南人约占该市华人总人口的19.8%,马六甲的海南人占该区华人总人口的24%。
职业型式

早期,华族移民职业的特色是:同某一种方言群体,有着共同的行业,如闽南人经营树胶行,出入口商;广东人经营金铺,酒楼;潮州人经营杂货,米粮;客家人经营药材,当店;兴化人经营脚车店;而海南人则是经营咖啡店与餐室这一行业。因此在新马两地,“海南咖啡”和“海南鸡饭”早已闻名了。

但在第二次大战后,由于不少海南的年青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年老的一辈也不鼓励自己的子女重操旧的行业——咖啡店与餐室,因此海南人的咖啡店日趋式微,而渐渐地由福州人取而代之。

目前,海南人商业是多元化的,有买卖汽车、金融贷款、汽水厂、电器商、旅馆、树胶小园主等。而自从美华合作社成立后,它更引导海南人从事多元化的企业,朝向经济领域进军。

海南人也从事其他的行业,如在胶园里工作,在矿场中当矿工,以及家庭中当雇工,但这种职业形式已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了。目前,琼籍的青年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人材辈出,各行业都有;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绘测师、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经济学者、公务员等。

目前,海南人的职业已突破了旧的形式,这说明了海南人的教育水准,经济地位都在逐渐地提高。

百多年来,海南人的经济地位都是落在各邑籍人士之后,这是由于以往海南人大多数是从事劳力工作,从事商业者较少,而从商者,也大都是开设家庭式的咖啡店,和小规模的餐室等。

虽然,近三十年来,海南人的商业形式已有所改变,除了经营咖啡酒餐店外,也有经营汽车行,金融贷款,建筑等,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未能与其他邑籍人士相竞争。在今日高度竞争的社会中,非得奋起直追不可,否则一定会在经济的激流中被淘汰。
会馆组织
马来西亚海南人,也和其他邑籍人士一样,为了联络乡谊,守望相助,发挥互助的精神,一到某个地方聚居,人数众多之后,便创立会馆。但琼籍人士的宗乡团体创立比其他邑籍人士的组织来得要迟,迟了有六十八年之久。

首间琼州会馆——马六甲琼州会馆于1869年才成立。但客帮的第一间会馆——槟城嘉应会馆成立于1801年,广帮第一间组织——槟城广东暨汀州会馆成立于1801年,第一间福帮团体——槟城汀州会馆成立于1819年。第一间潮帮组织——马六甲潮州会馆创立于1922年。不过,琼州会馆的创立,迄今(1997)也有一百二十八年的历史了。

虽然,琼州会馆的创立历史较短。但是海南人士是比较团结的方言群体,而且重视大团结,所以各地琼州会馆的总机构——琼州会馆联合会于1933年成立,它比其他各帮会馆的总会成立都要早呢。

马来西亚各地都有海南人的地缘性组织,现六十多间会馆中,具有百年以上的会馆,计有:马六甲、雪隆、太平、槟城、新山及麻坡等地的琼州会馆。

海南岛初名珠崖儋耳郡,唐朝改为“琼州”,后又称“琼崖”,因此海南人的组织大都称为“琼州会馆”,但也有称为“琼崖会馆”,如东甲,麻坡,庇劳,华都牙也,威省,吉南,乌鲁地南等地的琼籍地缘性组织称为“琼崖会馆”,北海的海南人组织称为“琼海会馆”比较特珠,现都改称“琼州会馆”了。

移民大马的海南人中,以琼山,文昌,琼东,万宁,琼海县者为多。各县的海南人都参加琼州会馆。县级的地缘性组织单位很少,只有数个单位:万宁同乡会(槟城万宁同乡会,雪兰莪万宁同乡会,马六甲万宁社,巴株万宁同乡会)、琼乐会馆(吡叻州琼东及乐会两县邑的组织),及麻坡琼崖东路同乡会(定安、琼东,乐会及万宁同乡的组织)。

各地的万宁同乡会并未加入琼联会,而另有一个总机构——马来西亚万宁总会。

雷州人的语言与海南语甚为相近,所以这极少数的方言群体被列为琼帮。马来西亚的雷州人士的组织计有:马六甲雷州会馆及古晋的雷阳会馆。

马来西亚十三州中,琼州会馆有六十多个单位,分布在全马各地:新山,古来,令金,居銮,丰盛港,永平,笨珍,新文龙,巴株巴辖,麻坡,东甲,昔加末,乌鲁地南,陈厝港,哥打丁宜,马六甲,野新,巴登马六甲,淡边,芙蓉,柔河,庇劳,波德申,吉隆坡,巴生,吉胆,淡马鲁,立卑,关丹,林明,甘马挽,甘马仕,北加,龙运,丁加奴,吉兰丹,怡保,金宝,华都牙也,万里茂,太平,天定州,江沙,安顺,邦咯岛,槟城,威省,亚罗士打,双溪大年,浮罗交怡,北海,居林,亚庇,古晋,诗巫,双溪巴路,文冬,雪邦,美里,金马仑,纳闽,山打根,丹绒马林,斗湖,高鸟仁丹。

各州中,柔佛州有十五间琼州会馆,为各州之冠。但是马六甲琼州会馆非但历史最悠久,而且会员人数也多达四千三百多位。

大马的海南人为少数方言群体,向来比较团结,大家都能在会馆的领导下,共同争取同乡的权益。但有几间会馆内部发生纠纷。古晋琼州会馆于1971年,因少数的同乡意见相左,在各方无法取得协调之下,同乡另组古晋琼州同乡会,造成了一个地区有两个琼州会馆的出现,幸而1982年4月间,古晋琼籍同乡的两组织经合并为一,名称仍旧沿用“古晋琼州会馆”。1978年,马六甲琼州会馆内部亦发生风波;关丹琼州会馆也曾发生纠纷,甚至闹到公堂,这是令人深感遗憾的。

马来西亚海南会馆合会(简称海南联会)是海南人的总机构,各地的海南会馆都是它的成员。目前该联会拥有六十九个单位的属会,会员总数达约三万名。

海南联会成立於1933年,迄今(1997)已逾64年的历史了,在过去的64年岁月中,领导各地海南会馆,为海南人谋求福利,与争取权益。1953年创设大学奖学金,1959年
起增设大学贷学金;1973年发起组织美华合作社都获得琼籍人士广泛的支持。

该联合会向来热心教育,维护华文教育,1954年南洋大学创立;1968年拉曼学院的成立,以及倡议筹组的独大。它都发动会员予以热烈的支持与捐助。

大马海南人其他的血缘性组织,计有:马来西亚琼崖林氏公会,北马符氏社,雪兰莪符氏公会及槟城符氏社等几个组织。

海南人的商业活动范围比较狭窄,主要的是经营咖啡、餐厅行业。所以,各地的咖啡酒餐商公会的会员中,海南人占了不少。但并未如福州人组织“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其他行业的组织中,海南人士都有参加。
教育事业
早期华族的移民,包括海南人,大都是劳工,他们是文盲,教育水准十分低落。但是自从首间新式的学校——槟城中华学校於1904年开办后,他们便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各籍人士在各地相继创办华校。琼籍人士虽然数量少,经济能力薄弱,但对兴办教育,创立华校,并不落他人之后,对华文教育也尽了不少的力量。

由琼籍人士所兴办的学校,计有:槟城益华学校,吡叻振华国民学校,雪兰莪侨南学校,马六甲琼林学校(后易名马林学校),古晋琼侨学校(后易名崇本学校)等校都是由当地的琼州会馆所创立,其中有些已停办,或改为国民型华文小学。除了正式的学校外,尚有不少的会馆设立夜学补习班或国语班。

各地的琼州会馆都有设立“会员子女学业优异奖励金”以资鼓励同乡的子弟努力向学。海南联会更於1953年开始创设大学奖学金,又于1959年起增设“大学贷学金”,以资助同乡的子弟进入大学深造。由于会员子女申请奖贷学金的人数逐年增加。近十多年来,每年颁发的奖贷学金额总数都在30万元以上,获得奖贷学金者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的大学深造,许多同乡的子女都能接受高深的教育。近30多年年来,每年都有获海南联会奖贷学金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有七百多位学成毕业,投向社会服务。他们不但为家人和同乡扬眉吐气,也为海南联会争光。海南联会已经为国家栽培了7百多位专业人才。

海南联会设立大学奖贷学金,可算是国内各华团创立是项奖贷学金之先河,继后其他各籍人士的总机构都纷纷创设大学奖学金或大学贷学金。

近三十年来,一般海南人都十分重视子女们的教育,他们的收入虽不丰,但是仍然让子女们攻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国内各大专攻读的琼籍青年不少,出国留学的也逐年增加,但他们都并不出身富有的家庭中,绝大多数是贫苦好学的青年。

每年毕业於海内外大专的琼籍青年为数不少,他们已组织了“海南联会专业人士联谊会”。
寺庙与奉祀
海南人奉祀的神祗是多位神,但最主要的是:天后圣母,几乎每一间琼州会馆内都设神坛,供奉天后圣母。有的会馆创立之前,是先有天后庙,而后才建会馆,如槟城海南人先在1870年前创立天后宫,奉祀后圣母,而至1925年才将天后宫正名为琼州会馆;古晋琼州会馆的前身乃为天后庙。

每间琼州会馆都设有天后宫,所膜拜的神祗,主神天后圣母外,还有南天水尾圣娘,及一零八兄弟诸神。雪隆海南会馆大厦最高层并供奉海瑞的像。

马来西亚各地海南人的寺庙似乎并不多,就以吉隆坡为例,吉隆坡海南人的寺庙很少,除了雪隆海南会馆乐圣领上的天后宫外,另有一间是在增江的崇真堂,堂中主祀吴圣真人,陪祀的神祗有
梅仙大帝,中水侯王,一零八兄弟及水尾圣娘。关丹琼州会馆除在馆内设天后宫外,另创立一间“琼州公庙”。吉胆的琼籍渔人奉祀一零八兄弟诸神。每年的神诞都有演酬神街戏。

新山海南人每年都参加农历正月廿一日的“游神胜会”。五帮人士各抬不同的神祗出游新山市区。海南人士所抬的是“赵大元师”,这种习俗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了。

海南人多数是膜拜天后圣母,南天水尾圣娘及昭烈一零八兄弟诸神。

天后圣母并不是海南人独有奉祀的神祗。福建人,客家人也有膜拜。福建人称天后圣母为“妈姐”,客家人称之为“水母娘”,海南人则叫做“婆祖”。马来西亚各地天后圣母的寺庙不少,单只吉隆坡就有十多间。

天后圣母在南洋各地的华族善男信女的心目中,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神祗。

据考证古代称天后圣母为圣妃或天妃。有关天后的记载,据“林氐宗谱”所记:普安郡禄公廿二世孙,林愿第六女。祖孚山,曾祖总管保吉公,高祖牧圉公,世居莆田(福建兴化)之湄洲屿。母王氏,天后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廿三日酉时。诞时,地变紫色,满室异香,邻里咸异。始生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名曰默。幼而聪颖,不类诸女。窥井,神授符录,遂灵通变化;驱邪救世,屡显神异,常乘席渡海,驾云游岛屿,众号曰通元灵
女。而至宋太宗四年丁亥九月初九日,白日飞升,年廿八岁,天后常著朱衣“飞翔海上”,“安定波澜”,里人祀之,“威灵屡显,护国佑民”。

海南人膜拜天后圣母,这也许是基於地理的因素。海南岛处於南海之中,常为飓风所患,唯有祈求这位“飞翔海上,安定波澜”的神祗保佑。而乘船到南洋的海南人都供奉天后圣母,是因为自南宋起,天后圣母一直就是航海者所奉祀的神祗。

至于南天水尾圣娘的由来。据传说:文昌县东郊市北港村有个居民潘某,向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在海边正拉网时,觉得很沉重,以为这回该是大有收获了。但是捞起来,却是木头一块,便将它撒回海中。不久再拉网,又是那块木头。渔人便许愿说:“如果给我捕到鱼,就把这木头雕塑成神像膜拜。” 说来可奇怪,此话一说,十分灵验。这回把鱼网一拉起,果然是大有收获。于是,他便把该木头带回家,但未将它雕刻为神像,而置之户外,任由风吹雨打,而后又将它移塞猪舍门口,结果所养的猪,非病既死,亵渎它的人,则身体感到不适。此种怪现象发生之后,潘某始悟起那神奇的木头,怀疑一定是此物在作怪,便烧香祈祷,遂告无事,而每当黄昏时分,在其门外的龙眼树上,常坐著一位容貌慈祥的姑娘。乡人知为神明,便催促潘某发动募缘雕像建庙以供奉祀,而后乩童指点便择地在“坡尾”村庄滨水处建一所神庙,供奉“水尾圣娘”。
一零八兄弟诸神的来由
据传说:早期有一零八位离乡背井的先驱者,从海南岛乘坐帆船,乘风破浪,朝向南洋进发。不幸,该艘帆船在途中遇到狂风巨浪,整只船被大海吞噬,一零八位先驱者都沉没海中。此后,南洋各地的海南人为了纪念这一零八
位先驱者的冒险精神,所以供奉一零八兄弟诸神。
小结

我国独立建国,迄今已有40年了。五百多万华族同胞,都是马来西亚的公民。20多万的海南人,除了年老的一辈,年青一代都是在本地生长的。无论是从中国移民的,或在本土生长的,他们都效忠本邦,把马来西亚当作永久的家乡。他们与其他种族同胞共同为建设繁荣、安定的马来西亚而流出血汗。

今日,海南人的教育水准大大提高了,经济、社会的地位随着逐渐提高,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更可肯定的是,大马海南人在未来的岁月里,在各不同的领域中将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国家社会将作出一定的贡献。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记忆中的白铁业

打鋅铺,印象中好像叫
白铁业;小时候住店屋楼上,楼下是卖杂货的,但主要是卖日用品,当时看到许多鋅制品。家里面最喜欢的就是当年用来装油桶的“鋅”,当然不是油桶用来抽油的那个导管。是用鋅做的,以前的人食用油特别珍贵,用来抽的,抽下抽下,我小孩子不懂事,总当玩具,挨妈妈骂!

比较常到的是鋅漏斗,一些修车厂用了数十年。

现在大家常用到的剩下烧烤用来装的碳炉。

白铁业是没落了,你我再也没有看见鋅制水舀,更没有多少人记得鋅制牛奶桶;你记得你你看过老一倍使用的便当盒吗?还是你仍记得卖水的档子原来还有个鋅制桶用来装糖桨。

吉隆坡「十五碑」的由來

资料来源:http://ywlock.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_28.html

有關吉隆坡開埠的歷史,文獻中所提及的人物總離不開華人甲必丹葉亞來、當時雪蘭莪州蘇丹的女婿東姑古丁(Tengku Kudin),以及英國殖民政府。

1860至1870年期間,馬來皇族因為需要苦力到巴生河(Klang River)與鵝嘜河(Gombak River)的交集處協助開採錫礦,因而引進了大量的華人勞工。

葉亞來就是在那個時候來到這個後來被稱為吉隆坡(Kuala Lumpur)的沼澤地帶,開始經營礦場,並於1868年成為當地的第三任華人甲必丹。

由於葉亞來曾經協助東姑古丁平息馬來皇族的內戰,並且屢次把戰火中遭受破壞的吉隆坡重新建設起來,因此獲得後者的賞識而成功取得雪蘭莪大部分地區的採礦權。

在葉亞來管轄時期的吉隆坡雖然很繁華,但卻是個只有木屋、沒有自來水和電流供應的城鎮。

以下是1880年拍攝的吉隆坡市景,大家可以看到,當時的吉隆坡市區就只有幾排簡陋的木造建築物,範圍也不大,和現在的吉隆坡比較起來,可說是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對當時的市區格局來說,這裡已經是馬來半島最欣欣向榮的地方了。

英國殖民政府看準了吉隆坡的發展潛能,而毅然於1880年,把雪蘭莪政府的行政機關從巴生搬來吉隆坡,這是吉隆坡邁向現代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883年,在雪蘭莪第三任參政司(Resident)瑞天咸(Frank Swettenham)的管轄下,他要求吉隆坡所有的木屋重建成磚屋。

從1884年起,吉隆坡才開始有磚屋的出現。 

很遺憾的是,作為開埠功臣的葉亞來,縱使富甲一方,卻從沒住過磚屋。他在1885年去世時,吉隆坡的市容還是以木屋為主。

葉亞來去世後,英國殖民政府為了應付建造磚屋的需求,在吉隆坡的邊陲地帶興建一間供應建築材料的州立工廠(State Factory),並大量引進錫蘭裔和印度裔的勞工在那裡幹活。

由於這間州立工廠生產很多磚塊, 因此該處就被取名為Brickfield (磚場)

這就是Brickfield這個沿用百年之英文地名的起源了。(獨立後這個地方也沒有改為馬來地名,可想而知它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意義。)

但是,在中文地名而言,Brickfield並不叫「磚場」,而是「十五碑」。這又何解呢?

在馬來西亞這麼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裡,英文/馬來地名和中文地名有所不同,似乎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了。 

那到底為何Brickfield在華人的地名規範裡會變成「十五碑」呢?因為算來算去,從吉隆坡最早發展的街道如蘇丹街和茨廠街一帶量起,到Brickfield,都沒有15 miles(英哩)那麼長。

說到「十五碑」這個地名的由來,就非得要用以下的地圖來解釋了。

原來在1886年之前,從巴生(Klang)到吉隆坡是沒有鐵路的。也就是說,在葉亞來的一生中並沒有見過火車駛進他所開埠的吉隆坡。


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從巴生港口(A點)運輸貨品到吉隆坡(D點),必須經歷陸路和水路才能抵達,這段路程要耗掉3天。

你們可以想像得到嗎?現在我們從巴生港口來到吉隆坡大概一個小時多就可以抵達了,在百多年前,卻需要3天的時間。

當時的民眾,必須先從巴生開始走一段陸路,來到一個叫Damansara (B點)的地方,再轉水路(藍色箭頭路線)坐船,才能抵達吉隆坡(D點)

重點在於,這個叫Damansara (B點)的地方,並不是我們現在所了解,位於八打靈再也的Damansara (白沙羅)。

百多年前,這個叫Damansara (B點)的地方,是一個Damansara River和Klang River兩條河流的交匯處。而這個地方現在稱為Kota Kemuning (哥打肯文寧),也就是我們走KESAS大道,往巴生方向時,所看到的新開發住宅區。這個典故,大家有沒有感覺很驚訝呢?

在當時,由於巴生到吉隆坡的路途遙遠,葉亞來為了縮短兩地的距離,就向英國殖民政府建議興建一段從Damansara (B點)到吉隆坡邊陲地帶(C點)的陸路(紅色箭頭路線)

這段陸路後來葉亞來向英國殖民政府貸款建造,才能於1878年完工。

而從B點到C點的陸路距離,就正好是15英哩。在華人的口語裡,英哩稱為「碑」,所以久而久之,Brickfield這個吉隆坡當時的邊陲地帶就被華人取名為「十五碑」了。

這段歷史的追溯是不是很有趣呢? 



(本文撰寫時曾經參考張集強著的《消失中的吉隆坡》以及《英參政下的吉隆坡》。

2013年10月20日星期日

巴生港口海南村(Bagan Hailam)(下篇)

早在40年代,窮鄉僻壤的小漁村沒有電視、電台、平板電腦或是智能手機,傳統戲曲是熱愛群聚的鄉村居民,唯一共享的娛樂。
在那個年代,但凡有戲曲演出的場所,台上的人一比起蘭花指,步伐輕盈妙曼地隨著華樂的演奏節拍走動,再來個搔首弄姿,台下就會響起如雷貫耳的掌聲,還有一陣陣此起彼落的歡呼喝采聲。
這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畫面,曾在海南村的愛群劇社上演。
劇社秘書符祥民追述,海南村早在1946年成立了愛群劇社,以研究瓊劇(俗稱的海南戲)、學習作戲為樂,並使得散居在各地的同鄉有個聯絡站。
在他印象中,當年的海南鄉民會一時興起,擺起功架來,也不理他人的眼光,倏地在門前唱起戲來,倒也似模似樣。另外,一些鄉民在咖啡店呷了幾杯咖啡,就即興唱起瓊劇來,當時獲得略懂海南戲的前輩指導之外,也得到海南鄉賢的出錢出力,促使瓊劇藝術文化發揚光大。
白天捕魚晚上變身花旦
“大部份的表演者白天到海上捕魚,到了晚上,雄糾糾的鐵漢則搖身一變,扮演起秀氣花旦。"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海南村不少居民都陸續往外遷移,傳統的文化也逐漸沒落,劇社近20年來沒有會員排戲,所有的家當,包括頭飾及戲服,若不是都已損壞,就是一件不留,而老一輩的瓊劇演員過世後,傳統戲曲也就後繼無人了。
如今,劇社每逢周年慶及華光大帝祖師神誕之際,即農曆九月廿五至廿七日,一連三天公演瓊劇,酬神歡慶。同時,劇社每年也定期頒發會員子女獎勵金和舉辦施贈貧老活動。
廟宇神誕成村內盛會
海南村有三間廟,即都天府華光大帝祖師廟、照應祠及鎮南宮。三間廟的神誕,可說是村內的巨大盛會,即使是已經遷居到外地的鄉民,每到了神誕酬神日之際,都會回老家來參拜。
其中,坐落在愛群劇社前方的廟宇,就是“戲神"華光大帝祖師。根據民間的說法,所謂的華光大帝其實是一位“火神"或“風神",以前演戲的人都住在戲棚後,最怕是火,因為一不留神發生火患的話,會造成傾家蕩產,所以鄉民都供奉火神。
至於“風神"的說法,相傳以前的人在唱戲曲時,吵到天上的玉皇大帝,結果他一怒之下,命令華光大帝下凡間燒光戲棚。孰知華光大帝被凡間的瓊劇所吸引,他不但違抗玉皇大帝的命運,也主動保護戲班的財產和安全,於是後人才稱他為“戲神",每逢神誕都會演戲來酬謝神恩。
昭應祠供奉108忠魂
另一間神廟就是昭應祠,它是海南人的“海神",祠內供奉108忠魂,其實都是海南人的先賢。
據傳,清朝咸豐年間,有一次海南島109人從文昌舖前港共乘一船到馬來亞半島謀生,途中風浪覆舟,除一名廚工成功逃脫外,其餘先賢被人誤以為是海盜而將他們殺害。
後來108兄弟變成了“海神",扶弱救危,顯聖海上,後被封為昭應英烈108忠魂。
父親闢釣魚台已17年
謝東源(39歲,海獅釣魚台東主):“我父親從1996年就開闢釣魚台,至今已有17年。釣魚發燒友是來自全馬各州,村民反而比較少,很多時候是大公司和大集團組成大型的團隊到來釣魚。發燒友主要是馬來人,佔了60%,其餘30%是華人。這個釣魚台也是海南村唯一的釣魚場,總共有7個魚塘,佔地總面積約十餘英畝,有些魚塘是每天24小時開放。我直接從全馬各州收購大尾的海水魚,魚種包括紅腳定(赤皂,Kaci)、龍虎斑(Kerapu Naga Harimau)、紅魚(Merah)、龍躉(Kerapu Naga)、石斑(Kerapu)、石甲(Siakap)、台灣舞(Senangih),將大魚倒進魚場,魚苗則較少。"
每週會來釣一次魚
盧偉強(34歲,釣魚發燒友,從事腳車批發生意):“我每週會來釣一次魚,這個釣魚場已經營十餘年。有時釣一天都沒有收穫,有時5個小時內釣過9條魚,有時甚至連續釣8個小時。我釣過最大尾的魚是石斑,大約有5公斤重,主要是釣回家煮來吃,也有人釣來賣,收穫好的話,可以將魚賣回給魚場,而餐館就會來向魚場收購魚,不僅過一過釣魚癮,還可賺錢。"
星洲日報/大都會‧文:蘇斯敏/圖:陳世偉‧2013.01.20

2013年10月18日星期五

後街海南雞飯(转载)

後街海南雞飯(作者:林金城)
updated:2007-06-17 00:00:00 MYT

资料来源:http://mag.sinchew-i.com/scgc/content.phtml?vol=20070617&sec=A75

走進這條沒落後街,總有“出土”的驚喜。

最初是肉骨茶,現在是海南雞飯。

既然稱“後”,當然就會有“前”。

前街那裡有個古老火車站,懂得歷史,自然察出這百年鐵道對巴生的意義;這條1886年通車的全國第二條鐵路,從吉隆坡到巴生,從礦地到港口,把內陸開採出來的錫米給轉換成殖民政府源源不絕的財富。老巴生都稱這條街為火車頭前街,而背街地方就是今天的主角,以前又稱為馬來街。

這一帶曾經是巴生的繁華之最啊!十多年前在做口述歷史和田野調查時,曾訪問過許多年近七旬的老巴生,都一臉感慨的向我話說當年;說如果不是跨河大橋把路給攔腰切斷,以前火車頭前街是與林茂街相連的,而且可以沿河通向河邊路,直達那兩座連接南北兩岸的水上浮橋;所以說,是到了70年代跨河大橋通車之後,這一帶才被孤立起來。 

後街不長,街寬狹窄,兩排戰前店屋樸實無華,與前街的格局相比,顯得更為落荒。

而這裡,卻是肉骨茶的起源地,也是開啟新馬海南雞飯傳奇的重要地點之一。

去年光明日報主辦肉骨茶王爭霸賽,評選出半島20間肉骨茶店作為讀者賞食參考。我受邀寫篇“尋找肉骨茶的起源”,其中就闡明肉骨茶一詞是出自巴生後街的德地肉骨茶店。

撰寫期間就曾三番四次重回這條街上,作實地考察及驗證之前透過口述歷史所蒐集到的資料和前人的報導。印象蠻深的,就是有天中午在街頭的源源海南雞飯店用餐時,與店主無意間談起這條馬來街的過去,他竟鉅細靡遺地告訴我這條街在60、70年代是如何風光,曾是巴生最熱鬧的食街,同排的群樂酒家更是巴生人結婚擺酒席的熱門地點,與過港(對岸)的萬春園酒家齊名。

那天他描述了“傳說”中浮橋的地點,破解我多年來對浮橋位置的困惑;當然也說到他父親梁居清在20年代從海南島飄洋過海南來(這比新加坡宣傳為新馬海南雞飯開山鼻祖的王義元,在1936年才南來的時間早了許多),先到馬六甲幫同鄉賣雞飯(更吻合十多年前我在古城所蒐集到的口述資料),而後在30年代初才移居巴生,挑起扁擔,一邊放白斬雞肉,一邊裝雞飯糰,沿火車頭一帶叫賣,開啟了海南雞飯在巴生近80年的傳奇。

最近,光明日報再主辦美食爭霸賽,這回輪到海南雞飯,同樣也邀我寫篇“起源”。我便想起後街的梁居清,想起其傳人對歷史的認真與執。

海南雞飯起源自“文昌雞”的說法,已是不爭事實。同樣的白斬雞,配上雞油雞湯煮成的“雞飯”,問題是原鄉並沒這個稱謂,只管叫做“吃雞飯”而已,所以才會使人誤以為創自海外。

這回梁居清的“出土”,並無所謂“推翻”與否,而是說明海南雞飯不像肉骨茶那樣有海外再創的身份;考究孰先孰後?就像回頭追問新馬兩地誰是最早賣豬腸粉的人一樣,意義不彰。

倏然想起年初時候有次到後街吃海南雞飯,店主匆忙過來,澄清上回他把過港的滿春園說成萬春園,其實是錯的,察覺後追出去,我卻開車跑了。

我不禁深深感動,那已是事隔半年的事啊!他還記住。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安樂茶飯.林金城.17/06/2007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巴生海南村

国有个海南岛,大马巴生港口有个海南村。

海南村原是雪兰莪巴生一个寂寂无名的小渔村,自1992年一宗油槽船爆炸惨剧发生后,一时举国闻名;随后陆路另一端的八号桥码头开辟为名胜地,加上村内海鲜店的催谷,很多人不再对海南村感到陌生。

这个海南村没有椰林,有的是另一种渔村风情。一间间木板浮脚屋站立在沿海区,高高支起一条又一条的木板走廊,掺杂驳接在屋与屋之间,看是曲折回绕,却又似无尽头的伸展,海风轻拂下,在回廊上走着往往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海南村的名声并不响亮,至今,仍很多人不晓得巴生有个“海南村”,一些人则以为“海南村”仅是一间海鲜馆。

“海南村”无疑也是其中一间海鲜馆的名字,但真正的海南村确是一个村落。海南村就坐落在巴生港口的对岸,数十年前是个典型小渔村。到过吉胆岛的游客,对海南村的建筑格式应该不会陌生,不同的是,吉胆岛是一个岛,海南村则是沿海的一个村落,
除了可从巴生港口的水路过去,也可从巴眼的陆路到达。

海南村建立於1910年,顾名思义,村内的居民大部份是海南人,也有部份福建人。村内共有整百户人家,大部份是早期由中国海南岛迁移来此。

在早期,村民由於靠海关系,都以捕鱼为生,随著工业区的开发,如今的海南村已不再是个渔村,村内的居民都“上岸”找生活去了。

每家门户大开海南村予都市人的感觉新奇又新鲜,屋与屋之间堆积了海水冲上来的垃圾,一间间的“长屋”门户大开。这是早期海南人到时建立起的屋子,通常一间长屋内可住上十多户人家,
如今各有各的屋子,故长屋内的房间就此空着了。

家家户户的屋宇旁都有一个大大的铁桶,是当初没有自来水供应时,用以盛装雨水食用的。

海南村纯朴的民风也令冷漠的都市人羡慕不已,每家每户皆门户大开,屋内设备一览无遗,也由此可见,一般村民的生活水准已上水平,差不多各家都现代化,除了唱机电视录影机这些休闲娱乐设备外,一些内部布置也以沙发橱柜点缀得极为华美。

海南村也展现了其悠闲的一面。孩童在板廊上追逐嬉戏,妇女们在屋檐下话家常,咖啡店内更是聚集聊天喝两杯的好所在。

村内的“爱群剧社”是现成的俱乐部,是晚间下班后的人们到此消遣、打打卫生麻将的地方。

在以前,爱群剧社是该村琼剧的创始地,其成立的琼剧班更享誉马新泰,当年也出了两名红透半边天的名伶郑白雪与傅红梅。至今由於年轻一辈皆对琼剧不感兴趣,故“剧社”已成为了俱乐部。只是每年神诞才从外面请回戏班到此演剧酬神而已。

海南村内共有三间庙,即华光大帝、昭应祠及镇南宫,这三间庙宇给予村民很大的精神寄托。纵使迁居村外的居民,每一年神诞都会不约而同的回来参与其盛。

村内除了有一间务德国民型华小外,也建有篮球场与羽球场,让当地的村童得以与外间一般接受教育与健康的成长。

与多年前比,现在的海南村无疑更现代化了,当地马青支团团长张业楷说:“海南村如今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电话,与外间的沟通无疑迈进了一大步。”

除了少数拥有汽车,海南村一般上的村民要到巴生市区就必须通过海路,乘坐摩多船,不到五分钟即可到对岸了。

张业楷说,就如每个村落一样,年轻一辈都爱往外发展,但除了整30%至40%的村民外迁,大多还是留在海南村。

2013年10月9日星期三

肉骨茶来源

肉骨茶来源

资料来源:网络

第一种说法:

相传华人初来南洋创业时,生活条件很差,由于不适应湿热的气候,不少人因此患上风湿病。为了治病趋寒,先贤用了各种药材,包括当归、杞、党参等来煮药,但是,因忌讳而将药称为“茶”。有一次,其中一人偶然将猪骨放入了「茶汤」里,没想到这「茶汤」喝起来十分香浓美味,风味独特. 后来,人们特地调整煮茶的配料,经过不断地改进,就成为了本地著名的美食之一。

第二种说法:

这是最有代表性的「苦力」论,这可说是流传最广也影响许多人将肉骨茶定位成庶民饮食的脚本。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多把南洋与卖猪仔划上等号;惯性思考的结果,这些被卖来南洋当苦力的先辈们,很自然便成了肉骨茶的创始者,或是参与其中以突显早期华人艰辛岁月的时代角色。有说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巴生,有说在狮城新加坡,反正场景不外是港口就是码头,据说在清末时期,那时的华人为了离开动荡不安的国家,到来南洋谋生计

那个时候,马来西亚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在马来西亚搜刮了许许多多的资源,需要运送回英国,于是便在巴生(距离首都吉隆坡30公里的城市)建立了深水码头。当时,不少华人因为知识水平不高,来到马来亚也只能以劳力换取薪酬,如当三轮车夫、在码头做苦力或采挖钖米,因此需要有很好的体力。

为了长时间维持体力和适应热带地区的气候而需要进补。但是,他们并不舍得购买昂贵的中药食材。当时的中医师便把闽南及潮汕一带的饮茶加以改良,并且使用当地出产的胡椒,加上当归、川芎、肉桂、甘草等材料配置成肉骨茶包,让他们在早上出门工作前,炖煮排骨及配上白米饭或油饭,来增加体力,应付工作,在那个时候,肉骨茶属于穷人家的食物。

由于用药材和猪肉煲煮的汤底除了非常美味可口之外,且营养丰富和抗风湿,并且提供了苦力们所需的能量,所以从此广传开来,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良,便成了现在新马华人社会的特色佳肴。而另一个名称由来就是,据老巴生回忆,战前在巴生南区一带已经有好几位永春老乡在街头巷尾摆卖家乡小食,如蚝干咸饭,肉羹汤以及后来演变成肉骨茶的炖肉骨,只是当时没肉骨茶一词,都说是「吃肉骨」吧了

战后有个名叫李文地的人,曾经在这些食摊当过伙计,后来在后街经营起自己的生意,他只卖家乡炖肉骨,并以猪油炒饭取代蚝干咸饭,由于他在肉骨中加进中药配方,大受食客欢迎。当时,由于其药材成分能强身健体,肉骨茶因而大受劳动工人的欢迎,渐渐地肉骨茶获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

后来,人们更以李文地烹制材料(肉、骨)和他的名字(地)福建音译命名, “肉骨地”,就有如卖猪肉的阿荣被称为“猪肉荣”一样,再加上吃肉配茶原是永春的食俗,李文地就干脆挂起招牌写上宝号“德地肉骨茶”!于是“肉骨茶”一名正式诞生;同时,坊间也称李文地为“肉骨茶之父”。据李文地后代说,当初包括李文地在内,就只有区区七人售卖这道美食;目前,李氏肉骨茶已传到第四代,烹煮肉骨茶的秘方不外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地人在品尝这汤底时,都喜欢喝上一、两杯功夫茶来去油腻,所以自此就名为“肉骨茶”了。

第三种说法:

这是最具“创意”,也让大家见识一下肉骨茶在国外的另类起源说法。话说当年一潮藉男子离乡背井到南洋谋生,其妻特地在行李中塞进一包汤料,意在让他出门在外煲汤自足,以便寄托怀乡思妻之苦。后来,该男人深得一马来女子心仪,委身下嫁;马来新妇决定恪守中国妇道,经考究发现其夫从故乡带来的汤料营养有余口味不足,遂加入肉骨和香料,每日子夜即起,熬汤两时辰,以汤泡饭侍夫。男人汤足肉饱,力气大长,天色未亮,就出门割胶,这就是创意十足肉骨茶起源。

以上一段是从网站抓下来的,一看就知道绝非出自新马华人之手,想也不会有华人将肉骨茶与娘惹给联想一块吧!在笑话之余,也佩服作者对南洋有所概念,所以故事情节才会出现南洋、割胶等意象字眼,再溶入峇峇娘惹文化的烘托,一同拼凑出一幅「想像」的南洋风景画,为肉骨茶在国外增添一份让人信以为真的绮想,这就是杜撰饮食起源之说的“伟大”了。

干肉骨茶历史



十四岁大厨来自肉骨茶世家 叶家创新干肉骨茶 从小渔村进驻巴生
14 岁少年叶志安仅学了七八个月,煮出来的肉骨茶却比父亲煮的更美味,除了这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上两代家族成员涉足肉骨茶行业,或多或少也对他产生影响。原 来,叶志安的公公当年以肉骨茶为业后,他父亲便钻研出一套新的食谱,即干肉骨茶。从此,叶家 11 名兄弟姐妹也加入肉骨茶事业,将干肉骨茶发扬光大,可称得上是肉骨茶世家。
在 5 名兄弟中,只有老四叶金桔和老五叶金泉对烹煮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一直在父亲叶天成的肉骨茶档帮忙,学煮肉骨茶。久而久之,两兄弟也就掌握到煮肉骨茶的秘诀。不过,父亲所烹煮的肉骨茶不算是“佳作”,充其量也只能在小地方摆档糊口。
为了打响叶家肉骨茶的知名度,叶金桔不断努力钻研肉骨茶的汤头,使它更美味。他不时试吃别人的肉骨茶,从中偷师,以改进本身肉骨茶的口味。


巴生有 4 分店
1996 年父亲过世后,叶金桔更积极寻找突破,经过不断研究,他发现用肉骨茶药材熬煮出来的猪肉炒干后,别有一番特色,而且也受到食客欣赏,他便不断的调配材料、试炒。 2000 年,他决定把父亲留下来的肉骨茶档改名,并且打着“干肉骨茶”的名堂重新出发。
他说,当时适逢经济不景气,从事建筑的大哥叶金顺和修理摩多的二哥叶金福都面临失业,他于是建议他们一起开发干肉骨茶的事业。就这样,兄弟几人在那一年间,连续在巴生开设 4 间分行。同年,他们也开始采用“叶”氏的招牌。
除了丹绒加弄的“叶全干肉骨茶总店”外,叶家在巴生新镇尚有“叶泉干肉骨茶”、圣淘沙的“叶荣干肉骨茶”、班达马兰的“叶铭干肉骨茶”和甘榜瓜哇的“叶桔干肉骨茶”,分别由叶金顺、三哥金平和金福掌管。至于“叶桔肉骨茶店”则由两位妹妹负责。
在总行掌厨的叶金桔是叶家第二代最会烹煮肉骨茶的兄弟,难怪他的儿子志安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肉骨茶的烹煮诀窍,这全都是受到了他的影响。


分店依兄弟运程命名
初初乍看叶家干肉骨茶各分店的名号,以为他们是根据名字排列,可是细看,除了泉和桔是他们兄弟的名字外,其他的又不是,经过查询在发现原来是配合他们的运程而命名。
叶金桔说,原本他想采用叶桔的名号,可是这个店名不“顺”他。至于泉字则配 合到弟弟叶金泉的名字,可是还是一样不适合他,最后他决定替店铺取名“叶全”,叶桔和叶泉的名号就当作其他分店的店名。目前,除了二哥因为人手不足,将叶 铭肉骨茶店移交给侄儿打理,重新回到修摩多的行业外,叶家的全部成员,包括姐妹都各别在不同的分店帮忙。


14 岁当肉骨茶大厨 学艺 8 个月 煮得比老父好吃
(八打灵再也讯)年仅 14 岁的少年叶志安,喜欢烹煮肉骨茶多过读书。父亲见儿子爱下厨,便索性收他做徒弟。没想到,叶志安在学了七八个月,煮出来的肉骨茶竟比父亲煮的还要美味。此后,父亲便“退位让贤”,放手让儿子在肉骨茶店当主厨,他则负责到外头订货。
小料理王叶志安当了主厨后,生活过得很规律,他每天凌晨 4 点起床,摸黑到肉骨茶店准备肉骨茶的材料,包括选猪肉、切肉、调配药材和酱料等,晚上 8 点就上床睡觉。
谈及煮肉骨茶的秘诀,小小年纪的他像个经验老到的老主厨说:“火要猛一点,煮出来才会有香味,不然不够热,会有一种味道。但是,干肉骨茶不可煮太久,否则会焦。还有黑酱油不可以放太多,否则肉会太甜。”


肉骨茶天才 8 个月出师 14 岁主厨更胜老父
(八打灵再也讯)雪州一个渔村小镇有一间闻名的肉骨茶店,主厨竟然是一名年仅 14 岁的料理小天才,他只学了七八个月便青出于蓝,煮出来的肉骨茶比父亲煮的还要美味。父亲见儿子小小年纪厨艺高超,决定“退位让贤”,让儿子做掌厨,自己则负责到外头订货或招待客人。
这名小料理王叶志安,他是本报评审出动寻访“光明肉骨茶王”活动中意外收获的惊喜,相信他是全国年纪最小的肉骨茶主厨。
叶志安对烹煮肉骨茶的兴趣,比读书来得浓厚。


不爱书更爱肉骨茶
他升上中学预备班不久,就对书本意兴阑珊。那时,他爸爸叶金桔( 36 岁)问了他一句:“你如果不想读书,有想到做什么吗?”。志安想也不想就回答说:“我要煮肉骨茶。”
叶金桔知道儿子的兴趣在肉骨茶后,索性收儿子做徒弟,让儿子到他位于丹绒加弄的“叶全肉骨茶(干)店”当学徒。
志安告诉《光明日报》,他爸爸煮的肉骨茶很棒,尤其两三年前,爸爸钻研独创的干肉骨茶,无不让顾客竖起拇指赞好。“刚开始我学煮干肉骨茶时,因拿捏不好火喉或酱料的份量,就被爸爸骂。爸爸总是骂我几句“不够黑”、“颜色不美”、“不黏”等。
志安说,他并没有因为父亲的责备而打退堂鼓。他一边学煮,一边把煮好的肉骨茶拿给在店里帮忙的姑姑、妈妈等人吃,让他们打分。几次之后,他就胆粗粗,把初学的干肉骨茶捧出去给顾客吃。
“我都会注意看顾客有没有吃完我煮的肉骨茶,还有他们吃下去后的反应如何。”
七八个月过去了,志安终于掌握到肉骨茶的煮法,如今顾客们包括志安的同学及爸爸的朋友都称赞说,志安煮的肉骨茶,比爸爸煮的还要好吃。
志安露出腼腆的笑容说,爸爸也称赞他煮的肉骨茶比爸爸煮的好吃。名师果然出高徒,爸爸对儿子的厨艺充满了信心,所以已渐渐放手让儿子在厨房当主厨,他则负责到外头订货。
不过,志安仍很谦虚的说,他只是爸爸的好帮手。


“吃起来有种味道,不爽” 评语当激励重调配料
料理小天才叶志安说,刚开始试煮的肉骨茶,捧出去给顾客吃时总被顾客弹得一文不值,顾客一吃,知道不是出自爸爸叶金桔的手,就会嫌弃地说:“吃起来有种味道,不爽。”
只要一想起顾客说的那番话,志安就觉得有点气馁。不过,转换了另一个角度思考过后,客人的话原来也是一种激励。“我走回厨房,重新烹煮肉骨茶,一面思考客人说的评语然后重新调整我的调配料。”
志安耐心地向爸爸学师,一次又一次的煮肉骨茶,现在他已知道怎么煮出一道够味、好吃,而又能让顾客吃了又想再来一碗的肉骨茶了。
“我看到顾客吃完我煮的肉骨茶,心里就会很开心、满足。但看到肉骨茶还剩在碗里时,我心情就会不好。我会想,这碗肉骨茶是不是配料放得不够均衡。”


生活规律 :清晨 4 点摸黑准备料理
自从当了肉骨茶店的主厨后,志安的生活过得很规律。他每天清晨 4 点就得起床,摸黑到大街的肉骨茶店工作,晚上 8 点就寝。
志安说,他一到店里就开始和爸妈和姑姑等人忙着准备肉骨茶的料理,包括如何选猪肉、切肉、药材和弄酱料等。“不要小看这些琐琐碎碎的事,煮出来的肉骨茶好不好味道,都和这些息息相关。”
从凌晨到中午 1 点,志安一个人要负责煮两大锅肉骨茶,而且每天都被顾客一扫而空。下午 1 点多收档后,就属于他私人时间。他会去找朋友一起到网咖玩游戏。这是他最喜欢做的其中一件事,偶尔他也会上网,看看一些有趣的东西。
到了晚上 8 点,他的精神开始不能集中了,原来是周公来找他。“我通常这个时间睡觉,最迟 9 点多就躺在床上。”


煮出心得 :火要猛黑酱油要适量
干肉骨茶要怎么煮才好吃呢?志安说:“火要猛,黑酱油要放得不多也不少。”
谈到煮肉骨茶的秘诀时,只见他娓娓道来说,火要猛一点,煮出来才会有香味,不然不够热,会有一种味道。但是,干肉骨茶也不可煮太久,否则会焦。还有黑酱油不可以放太多,否则肉会太甜。
“好吃的干肉骨茶,是在咬肉时,仍可以吃出肉的味道,而不是黑酱油的味道。这些都是我自己煮了又煮,研究了又研究之后,所领悟出来的心得。”


不做靓仔 :顾客赞好吃更开心
记者问志安:你喜欢听到有人讲你“靓仔”,还是你煮的肉骨茶很好吃?他不假思索的说:“我比较开心听到人家讲我煮的肉骨茶好吃。”
他指出,他目前全心全意在店内煮肉骨茶,迄今还没有机会到其他肉骨茶店品尝其他高手煮的肉骨茶。“我也想吃吃其他人煮的肉骨茶,好向这些师父偷师。”
谈到志安未来的梦想及打算要怎么样把肉骨茶发扬光大时,他说:“我还小,没有想到这么多。”
他说,爸爸有给他薪水,他只是拨出一点钱拿去玩电脑游戏,剩下的钱都存起来。

资料来源: http://www.yapchuan.com/index.htm

(干肉骨茶是九十年代的产物,但是已经无人知道谁家最早或创立?话 说有一对老夫妻是欢喜冤家,时常为了大小事意见不合。有一天两老在烹调瓦煲肉骨茶时,又为了该下什么佐料而起争执,结果把这煲肉骨茶煮糊了。肉骨茶煮坏 了,俩人赌气不说话,拗了一个晚上,后来肚子饿了,家里又没别的吃,丈夫灵机一动,把原本要干炒的羊角豆料进去,再随手抓把辣椒干混炒。岂知香味四溢,把 妻子也吸引过来,品尝过后,老俩口对这意外烹制成的美味都有共同喜爱,欢欢喜喜大团圆结局。以 前干肉骨茶夫妻是因为生意不能卖完的猪肉在烦恼,所以每天吵!老公像你故事一般,但是不懂为什么这些肉骨茶肉特别入味;在上档子后还叫顾客尝尝,到底加什 么可以让味道更好,结果一些说咸鱼,一些说鱿鱼干,就这样辣椒干,米酒,醋也加过,不懂为什么?找到顾客说的好吃味道,不改良了!在之后,另一些业者想 学,也就问他顾客到底怎样弄?结果,味道真的还有差!哪家原创老店还真独家卖了一段日子,后来的才一家家冒起。还有以前的肉骨茶是一直在锅里滚的,后来大家烦恼生意不能卖完的猪肉,拿起来;更因此卖下卖下有夜市罗!

2013年10月6日星期日

巴生共和学校历史

巴生共和学校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海岸离巴生港口约15公里的巴生市中心,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华文小学。从公元1919年建校以来,在推动华文教育及为国家培育英才方面,深受地方乡亲父老们的肯定。

经 过七八十年来岁月的沧桑,巴生共和学校于公元2000年决定破旧立新,重建新校舍。两幢共36间新教室的五层楼校舍终于2002年杪建竣,并于2003年 初迁入使用,从此,巴生共和学校走进了现代化,并展开一连串的计划,进行全校行政系统电脑化,装置闭路电视及指模识别签到机,全校逐步冷气化,并定于最近 的未来耗资四百万零吉,兴建一座包括行政楼在内的大礼堂及另一座共有32间教室的五层楼校舍,相信能在两年内完成全部的建校计划。

资料来源:http://www.sjkckonghoe.edu.my/

巴生启明华小

资料来源:http://www.sjkckhebeng.edu.my/2011/10/sejarah-sekolah.html

校史


巴生武吉肯文宁启明国民型华文小学简史资料室
本校位于巴生甘榜爪哇八英里(现称武吉肯文宁),毗邻为莎亚南的太子园及美佳园。
     
本校前身为一间私塾,创立于一九二九年初,开办时教职员仅两位,学生则只有二十名。当时全赖创办人颜德闻、颜珠闻、黄人清、黄人富、陈家燧、郑吹、李再传、黄季朝及黄怀中等几位本地热心人士的辛勤经营,才能在爪哇社早期的穷乡僻壤中存在至今。
本校原名为公立启明学校,在一九四一年日军南侵及一九四九年国内紧急状态动乱期间曾先后停办了两次。一九五九年间在一班热心先贤们的复办后,改名为启明标准型华文小学。当时由黄怀中担任董事长,配合新上任的周国栋校长,校务才稍有进展。
一九六二年,本校再度改名为启明国民型华文小学,这时曾在四十年代担任本校校长的黄金猛接任为董事长,并为本校贡献长达二十五年 。
八十年代中期,随着莎亚南的开辟及附近多个工业区的 出现,学生人数已由一百人增加至三百多名,教室开始不足应用,本校董事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开会议决扩建校舍。过后召开董家教联席会议时,获得黄金猛献 地半英亩,复获得建委会主席黄忠胜率先认捐五万元,建委会决定筹募五十万元以兴建一座三层楼校舍及一座多元用途礼堂及行政室。
两座三层楼校舍先后在一九八五年及八七年建竣启用,并由当时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黄俊杰主持开幕。黄部长亦为本校校友之一。
一九八六年初,周国栋校长荣休,黄连杰校长接任,因校舍不敷应用,因此继续再为第二期校舍筹募建校基金。次年杪,黄连杰校长调升,教育局委派王冠平校长接任,因学校升格为“B”型,王校长在本校的服务期限极短就被调走,由原校资深教师黄稳全暂代校长职。黄代校长在这段期间曾尽力改善学校的设施及行政组织,一直到同年七月中旬教育局委派申玉堂校长接任,当时学生人数已增至六百余名。
一九九零年,因莎亚南区学生继续大量的涌入就读,原有教室再度宣告爆满,当时申玉堂校长曾向建委会建议扩建新校舍,但扩建计划因经费不足无法在短期内落实,1992年,因此校方被迫暂辟用礼堂一角作为临时课室,以容纳骤增的学生。
这年初,本校建委会在教室缺乏的情况下,再度积极筹 建第三座四层楼新校舍。是年六月中旬,通过南洋商报十大歌星义演共筹获了三十万元,莎亚南太子园的小贩们举行义卖共筹得了三万余元,已故董事长黄怀中也嘱 咐哲嗣将生平部分积蓄捐献给学校。后来莎亚南仪记酒楼也在周年纪念时捐献六十五桌餐席而筹得了五万余元,此外建委会主席黄忠胜也率领三机构的代表谒见副教 育部长冯镇安博士要求拨款,获得五万元.
一九九三年四月初,第三期新校舍动工兴建,新校舍楼 下为食堂,楼上则有一间资料中心室,一间电脑室和六间新教室。新校舍于是年年杪建竣启用,校舍虽然完成,但还得继续筹款,作为添置设备。九四年五月州议员 补选时,邮电部长拿督三美维鲁莅访,对本校能收纳六十多位印裔学生就读,大表赞扬,当场拨出三万元作为添购电脑及维修和粉刷旧校舍用途。
一九九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副教育部长拿督冯镇安博士为新校舍落成主持开幕,仪式隆重。
       
本校因学生人数日增,于一九九四年升格为“A 学校,一九九六年学生人数约一千二百人,已接近饱和点。因校地只有零点九八英亩,已没有发展的空间,这是本校发展的一大隐忧。
申玉堂校长于一九九二年终荣休,一九九三年教育局委派郑乾进校长掌校,学校各方面的设施,大为改进,校务蒸蒸日上。他配合三机构的合作,校内又得到诸位副校长及全体教职员的协助下,多项计划都能顺利完成。
郑校长于一九九六年杪退休后,次年正月十六日由柯秀 蓉校长接任。柯校长把办学重点放在素质教育上,迈向精明学校的目标。为了配合政府的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校方得到董事部及家长教师协会的资助,使全校学生 有机会学习电脑课。校方尽量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学习环境,让莘莘学子在温馨的校园里发挥所长;同时也推展多项活动,以提升学生们各方面的进展。
柯校长于2004年荣休,于同年316日教育局委派方良妹校长接任。方校长获得董事部家教协会及校友会全力支持下,除了于20041031日举办了75周年校庆千人宴外,也于20061029日举办食堂日以筹募基金,为学校建筑物进行粉刷工作,逐步改善学校软硬体设备。启明华小在校方及三机构努力申请下,于2005年获得教育部拨款2万令吉以更换行政楼旧有的建筑电源线路,并于20094月再次拨款10万令吉,以维修学校篱笆课室门及部分课室地面,进而协助提升校内应提设备。
在方良妹校长的掌校下,校方都不断努力地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学习环境,让莘莘学子能在温馨的校园里发挥所长;同时也推展多项活动,以提升学生们多方面的才华,学生在多项比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学校三机构于2009117日举办了《情系启明80周年》校庆以筹募维修经费,并邀请到本国卫生部长拿督斯里廖中莱作为开幕嘉宾,部长当场宣布拨款5万令吉给董事部。过后,三机构利用所筹得的款项维修老师办公室学校礼堂,及为校园四周铺上沥青,改善学习环境。于2011开学年,在三机构及校方大力支持及认同下,学校全面推行数码课室教学及学校行政系统以惠及学生,将学校推向另一个领域。
2011年初掌校六年余的方校长被雪州教育厅调升至八打灵县蒂沙再也华小()校去掌校, 而启明华小校长一职就由资深卓越的杨凤玲AMN,PJK校长接任担任了30年劳苦功高的黄俊明董事长亦在今年卸任并将申请新校地和迁校的大计划交由拿督黄忠胜DSSA先生执行处理此项计划极需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 期望校方与董家协可以同心合力, 凝聚众人的力量与志向实践新理想
(2011118日修订)

巴生培英学校

资料来源:http://sjkcpuiying.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html

本校创立于1932年,在先贤们历尽沧桑,含辛茹苦地热心办学下,至今已迈向第60 个年头。今日的培英,可说是已摆脱了过去所渭在穷巷陋舍上课的困境,这些都是得到先贤们 社会热心教育人士,出钱出力,学校的四机构:董事会、家教协会、校友会及建委会的精诚团结、通力合作而达致的在学生学业成绩及学术活动的领域里,很欣慰得 到历任校长、老师们的辛勤教导,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术水准已逐渐提高。至于扩建校舍、布置良好的学习环境,四机构同人更是不遗余力,到处奔走,为达到目的 而不惜牺牲一切。

教育乃是千秋大业,兴学办校者,只有奉献,不求回馈。这是华社优良传统,自古延续至今,丝毫不为环境的变迁而动摇。 我校学生人数由创办初期的区区数十人至今已激增二千余人之众。校舍从因陋就简的亚答屋而发展成为巍峨壮观的三层楼建筑物,抚今追昔先贤们披荆斩棘的创校精 神,今人万分钦佩。
社会是不断地繁荣与进步,维护华教的使命是不可止步的,且一年比一年的艰难。我祈望年青人能挺身而出,加进华教尖兵的行列,继承华族先贤兴学办校的伟大精神,积极参与我校的发展,关怀培英,支持培英,使培英在百尺竿头能更进一步。

巴生樂齡公民俱樂部簡介

巴生樂齡公民俱樂部簡介
巴生樂齡公民俱樂部成立至今已有21年歷史,宗旨是為相聯繫的交流場所。1993年,理事和會員們發動籌建會所基金,爾後於1997年正式竣工,在同年11月9日,俱樂部終於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巴生樂齡公民俱樂部每週活動表
星期一 自由活動
星期二 聚會日、卡拉OK環節、跳舞
星期三 排舞
星期四 合唱團
星期五 智能氣功、排舞
星期六 自由活動
星期日 卡拉OK環節

资料来源: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56377

巴生樂齡公民俱樂部‧阿公阿婆活動樂園


(雪蘭莪‧巴生)這裡是老寶寶們的快樂天地,不論是50歲,還是90歲,他們在這裡可以自由歌唱、跳舞、練氣功,彼此找到生活寄託。
  • 位於巴生港口路的巴生樂齡公民俱樂部,是巴生一帶長者交流暨休閒的地方。(圖:星洲日報)
由於多數會員已是阿公阿婆級,所以他們特別珍惜彼此,每月都會舉辦一次“生日會”,為那個月份的“壽星”賀喜。
這個快樂泉源之地是巴生樂齡公民俱樂部,會員逾400名,大多數來自雪隆一帶,尤以巴生居多。當中,華裔會員為主,而女性佔80%。
莊木成:活動多元化
該會主席莊木成表示,此俱樂部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主要為長者提供一個交流暨休閒平台,並且舉辦各項活動讓長者齊參與,同歡共樂,促進身心健康。
“我們的活動多元化,其中包括健身操、智能氣功、排舞、卡拉OK、歌詠隊、瑜珈班及閱報等,常年活動有四大項,當中包括新春聯歡宴會、中秋晚會、週年慶晚宴及每年10月1日的國際樂齡日。”
不過,唯一令莊木成感到遺憾的是,有些老會員因家庭原因,現在已鮮少參與此俱樂部的活動。
“創立初期,我們這裡的會員包括三大種族,不過,自從一些前輩逝世後,年輕的巫裔和印裔同胞也不來了。有些華裔老會員,也因交通或搬遷問題,不能再來參與活動。”
基於此,他呼吁舊會員能夠重新回到這個大家庭來,與大家開心作樂,並且攜帶更多朋友加入俱樂部。
第一批元老級會員
陳春玉(91歲)
我加入這個俱樂部已有20年了,也就是這裡的第一批元老級會員。以前每次來到這裡,一定會和大家搶麥唱歌,不過現在年級大了,只能出席聚會,和好友聊聊天,感覺很開心。
堅持要孩子載來這裡
黃嫚薛(93歲)
我是巴生樂齡公民俱樂部元老級會員之一,即使現在聽覺不很靈光,視覺也有點朦朧,而且也有腳痛毛病,但我還是堅持要孩子載來這裡,與老朋友見見面,相聚歡。

2013年10月2日星期三

巴生的疆界

仔细研究发现富豪苑原来一半属于巴生,另一般不属于巴生;中路镇为界,整条中路原来途径半个巴生新车站(klang sentral)后到mutiara bukit raja一大段与setia alam是属于shah alam管辖区。还有在南区过了河流一凹陷的taman Alam shah是不属于巴生的。

莎阿兰与巴生在联邦大道以巴生新镇为界,过了界的i-city是属于莎阿兰区域内。

在北部加埔4英里为界,巴生卫星市以内属于巴生。

不过巴生区如何区分巴生市区与巴生港口区,其实也有明显的疆界。在进入Persiaran Raja Muda Musa才属于巴生港口区,之前部分例如兴华独中是属于巴生市区;公主城堡与绿林城镇是属于巴生港口区而有趣的部分绿林城镇ambang botanic是属于巴生市区的疆界。

漫步皇城

资料来源:http://www.nanyang.com.my/node/365467?tid=510Videos

漫步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