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星期日

巴生港口海南村(Bagan Hailam)(下篇)

早在40年代,窮鄉僻壤的小漁村沒有電視、電台、平板電腦或是智能手機,傳統戲曲是熱愛群聚的鄉村居民,唯一共享的娛樂。
在那個年代,但凡有戲曲演出的場所,台上的人一比起蘭花指,步伐輕盈妙曼地隨著華樂的演奏節拍走動,再來個搔首弄姿,台下就會響起如雷貫耳的掌聲,還有一陣陣此起彼落的歡呼喝采聲。
這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畫面,曾在海南村的愛群劇社上演。
劇社秘書符祥民追述,海南村早在1946年成立了愛群劇社,以研究瓊劇(俗稱的海南戲)、學習作戲為樂,並使得散居在各地的同鄉有個聯絡站。
在他印象中,當年的海南鄉民會一時興起,擺起功架來,也不理他人的眼光,倏地在門前唱起戲來,倒也似模似樣。另外,一些鄉民在咖啡店呷了幾杯咖啡,就即興唱起瓊劇來,當時獲得略懂海南戲的前輩指導之外,也得到海南鄉賢的出錢出力,促使瓊劇藝術文化發揚光大。
白天捕魚晚上變身花旦
“大部份的表演者白天到海上捕魚,到了晚上,雄糾糾的鐵漢則搖身一變,扮演起秀氣花旦。"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海南村不少居民都陸續往外遷移,傳統的文化也逐漸沒落,劇社近20年來沒有會員排戲,所有的家當,包括頭飾及戲服,若不是都已損壞,就是一件不留,而老一輩的瓊劇演員過世後,傳統戲曲也就後繼無人了。
如今,劇社每逢周年慶及華光大帝祖師神誕之際,即農曆九月廿五至廿七日,一連三天公演瓊劇,酬神歡慶。同時,劇社每年也定期頒發會員子女獎勵金和舉辦施贈貧老活動。
廟宇神誕成村內盛會
海南村有三間廟,即都天府華光大帝祖師廟、照應祠及鎮南宮。三間廟的神誕,可說是村內的巨大盛會,即使是已經遷居到外地的鄉民,每到了神誕酬神日之際,都會回老家來參拜。
其中,坐落在愛群劇社前方的廟宇,就是“戲神"華光大帝祖師。根據民間的說法,所謂的華光大帝其實是一位“火神"或“風神",以前演戲的人都住在戲棚後,最怕是火,因為一不留神發生火患的話,會造成傾家蕩產,所以鄉民都供奉火神。
至於“風神"的說法,相傳以前的人在唱戲曲時,吵到天上的玉皇大帝,結果他一怒之下,命令華光大帝下凡間燒光戲棚。孰知華光大帝被凡間的瓊劇所吸引,他不但違抗玉皇大帝的命運,也主動保護戲班的財產和安全,於是後人才稱他為“戲神",每逢神誕都會演戲來酬謝神恩。
昭應祠供奉108忠魂
另一間神廟就是昭應祠,它是海南人的“海神",祠內供奉108忠魂,其實都是海南人的先賢。
據傳,清朝咸豐年間,有一次海南島109人從文昌舖前港共乘一船到馬來亞半島謀生,途中風浪覆舟,除一名廚工成功逃脫外,其餘先賢被人誤以為是海盜而將他們殺害。
後來108兄弟變成了“海神",扶弱救危,顯聖海上,後被封為昭應英烈108忠魂。
父親闢釣魚台已17年
謝東源(39歲,海獅釣魚台東主):“我父親從1996年就開闢釣魚台,至今已有17年。釣魚發燒友是來自全馬各州,村民反而比較少,很多時候是大公司和大集團組成大型的團隊到來釣魚。發燒友主要是馬來人,佔了60%,其餘30%是華人。這個釣魚台也是海南村唯一的釣魚場,總共有7個魚塘,佔地總面積約十餘英畝,有些魚塘是每天24小時開放。我直接從全馬各州收購大尾的海水魚,魚種包括紅腳定(赤皂,Kaci)、龍虎斑(Kerapu Naga Harimau)、紅魚(Merah)、龍躉(Kerapu Naga)、石斑(Kerapu)、石甲(Siakap)、台灣舞(Senangih),將大魚倒進魚場,魚苗則較少。"
每週會來釣一次魚
盧偉強(34歲,釣魚發燒友,從事腳車批發生意):“我每週會來釣一次魚,這個釣魚場已經營十餘年。有時釣一天都沒有收穫,有時5個小時內釣過9條魚,有時甚至連續釣8個小時。我釣過最大尾的魚是石斑,大約有5公斤重,主要是釣回家煮來吃,也有人釣來賣,收穫好的話,可以將魚賣回給魚場,而餐館就會來向魚場收購魚,不僅過一過釣魚癮,還可賺錢。"
星洲日報/大都會‧文:蘇斯敏/圖:陳世偉‧2013.01.2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