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生留下一部分华人路牌,其实与他们生前贡献有直接有关,一些则因为属于他个人路段。诸如:刘金泉路。
为什么巴生有条路叫jalan nenas也就是俗称的黄梨街;因为与当地曾有陈嘉庚创办的黄梨罐头厂有关,吴福发接办巴生黄梨罐头厂。无独有偶,叶亚来也在吉隆坡靠近苏丹街创办了茨粉厂,所以因为地理位置上,就是后来游客闻名的茨厂街;也因而得名!
吉隆坡苏丹街也是由于纪念苏丹。
当年巴生的旧巴刹位置,与jalan Batu tiga是衔接的,也就是旧巴刹留给大家的记忆,现在还剩下Jawa Pasar。
巴生的记忆,路名是其中一个元素;诸如冯强;馮強樹膠製造廠由南洋華僑馮強於1925年創辦,以生產和銷售樹膠鞋和樹膠製品為主。在吴福发的后段就是当年广受学生及运动员欢迎的帆布鞋的“生产基地”。
更有池龙大厦或池龙花园;纪念当年开始以割膠、砍材、養豬以及后来涉足建築業的巴生聞人池龍女士。她来自万津,客家人,1939年抗战时期,曾捐助中国歌唱团来马筹款救济祖国同胞活动,捐款3000令吉,数目庞大。
慈善家李光前(1893-1967),福建省南安人,儒商的楷模、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一带的慈善家,世界十大富商之一。
其岳父陈嘉庚是當地有名的慈善家和华侨企业家。留给老一辈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巡视厂,遇见一个看更,就是在身份不确定下,不给他进去,后来李光前不但不怪责
他,相反觉得这外籍看更很忠于职守。而所谓的工厂就是目前的NBC(黄美才)大厦的位置,前身是南益橡胶在巴生的工厂。
叶汉水在巴生共同兴建了福建会馆,也是热心华文教育重大要员。曾担任滨华(前身是华侨学校)建校的筹委会主席,黄重吉也就是当年在会馆与华文教育的先贤。
其他先贤依据学校类别,诸如:中华学校,创立于一九一二年,由林亨仕、杨古杰等发起创办。董事会首任总理为吴玉彩,首任校长为温宗尧。一九二五年,经第十任总理杨古杰和财政陈文胜等发动募捐,购得现有校地一块四英亩,井建成一座五间课室的亚答屋,才迁入上课。
巴生港口青年学校,创立于一九一五年,由当时华人社会领袖周孙维、严福记,林梅端等发起,在港口基督校美以美新建的教室上课,
原名『青年会学校』。一九一八年华裔领袖苏法律、周孙维、王增荣、陈德喜及周公松等在谦律租赁店铺式房屋一间,才搬到新校址,井将学校改组,正式定名『青
年学校』,办理一至六年级的完整小学。
一九一八年,侨领林诗必倡设中华女校,获得林亨仕夫妇等鼎力支持,卒底于成,实开巴生女校之先河。
巴生共和学校创办于一九一九年,由永春先贤李祖龙、李光盘、颜茂祜、邱孝雨、黄重明、余垂田、李俊贤、李克名、李文槟、李载上、黄重吉、黄祖珠等创办,在
彭亨井租用一连三间半店屋作为校舍,开办小学,至一九二九年增办初级中学。可惜的是在一九三二年,世界经济不景气,学校经济来源深受影响,因此就停办初
中。
一九二三年,巴生侨领杨古杰、苏法律、郑爱炳、谭长进、陈北斗等发起创办华侨夜校,假巴生南区甘榜亚答店屋上课。
巴生中路六哩中华国民学校,创立于一九二四年,主要发起人有颜万簪、颜诒雅、郑孙怀、黄国松、李文彬、黄宽柔等。
一九二八年,加埔侨领李克秀、陈修水、陈学遂、邱克文、邱克肯、邱廉直、李克砍、何盛、李俊岩、郑碧祖、张友哲、林营、罗营记、林清宗、李克冰等先贤发
起,将原有的一间私塾,改为新式学校,命名为树人学校,以李克冰献出的住宅为校舍,学生约有卅人。历任总理者有邱克肯、李克秀、李俊安、陈学遂等人。
一九二九年初,位于巴生市近郊的爪哇社八哩成立了一间小学,定名启明小学,由当地领袖颜德闻、颜珠闻、黄人清等发起创办。
在此,未能一一收录,更详细资料可翻查:陈礼教的《巴生人杰地灵——华教的摇篮 独中的保姆》
http://chsbp.net.my/show.php?contentid=3782
------------------------------
《巴生部分历史》
商会、巴生福建会馆及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工委会设立平台,把大家零散的记忆片段凑成一部完整的巴生史。
各会决定举办一系列的巴生先贤交流会,为纪念先贤创办教育、培育人才及造福社会的功绩,并提升巴生作为著名的教育、文化和旅游城市的声誉。
巴生伟绩先贤包括叶汉水、杨古杰、杨源合、吴福发、李光前、黄重吉、冯强、岑业良及池龙等都是成功企业家,为巴生经济作出巨大贡献。
1923年创办《南洋商报》
历史研究者刘崇汉说,陈嘉庚在1923年创办《南洋商报》,更在1925年进军饼干厂、砖厂、火锯厂及黄梨罐头厂(新加坡),当时的事业处于巅峰状态。
他说,陈嘉庚于1922年在巴生开设黄梨罐头厂,因此巴生及瓜冷的居民受鼓励种植黄梨,约5000亩地。
1934年该公司停业,由吴福发接办巴生黄梨罐头厂。
http://www.nanyang.com/node/445048?tid=510
2013年12月26日星期四
2013年12月17日星期二
History of Chong Kok Kopitiam 巴生中国酒店历史
资料来源:http://www.kanashy.com/projects/chongkok/chinese/about.html
History of Chong Kok Kopitiam 中国酒店历史
中國酒店(傳統咖啡店)位于巴生舊區火車站的正對面,從1940年開店到現在已經有70年的歷史。中國酒店當初由5名海南人合股,彼此都是“跑船”,上岸後合資開了中國酒店,結合大家的力量、各有所長為中國酒店做出貢獻。
在70年代中期前,老店三樓屬於客棧,二樓為西餐廳,如今已紛紛結業。底層單位卻依然保留繼續經營咖啡廳,雖然咖啡廳“孤身作戰”,但還是“默默”陪同老店走過餘下的歲月。我們依然保持建築原貌,店裡裝璜讓人倏然掉入殖民風情當中。
中國酒店堅持保留咖啡廳原有的風味,顧客才會一代又一代繼續光顧,老顧客也可以在中國酒店回味燒麵包的炭燒味、加央牛油的味道,以及咖啡粉濃郁的香味,這些都是老店歷久不衰的“功臣”。
History of Chong Kok Kopitiam 中国酒店历史
中國酒店(傳統咖啡店)位于巴生舊區火車站的正對面,從1940年開店到現在已經有70年的歷史。中國酒店當初由5名海南人合股,彼此都是“跑船”,上岸後合資開了中國酒店,結合大家的力量、各有所長為中國酒店做出貢獻。
在70年代中期前,老店三樓屬於客棧,二樓為西餐廳,如今已紛紛結業。底層單位卻依然保留繼續經營咖啡廳,雖然咖啡廳“孤身作戰”,但還是“默默”陪同老店走過餘下的歲月。我們依然保持建築原貌,店裡裝璜讓人倏然掉入殖民風情當中。
中國酒店堅持保留咖啡廳原有的風味,顧客才會一代又一代繼續光顧,老顧客也可以在中國酒店回味燒麵包的炭燒味、加央牛油的味道,以及咖啡粉濃郁的香味,這些都是老店歷久不衰的“功臣”。
2013年12月16日星期一
巴生战争背后的海山与义兴帮会
叶亚来获刘壬光的信任,受邀加入盛明利所领导海山派帮会。在一些历史资料中,曾提过1856年, 叶亚来到了芦骨,先在惠州籍客家人张昌的矿场当厨师。三年后,改行买卖猪只,生意顺利,业务扩大至附近的双溪乌绒(Sungai Ujong),并因此认识当地华人。
也说过,葉亞來的宿敵張昌,有意奪取葉亞來的甲必丹地位,而與巫籍好友拉查賽馬斯何( Raja Syed Mashhor)及拉查馬末(Raja Mahmad)聯成陣線,侵略吉隆坡。
(资料自来叶亚来专属网站)见http://ktc.org.my/yap/strength.php
整理巴生战争背后缺乏完整资料;从网络上搜寻获得:
巴生战争,或称呼雪兰莪内战;一般的历史比较少记载内容。一位马来作家在写历史小说时候,摘入如此的一段“”Novel Perang Saudara Selangor - Kategori Sejarah
Sinopsis:
1866, Selangor mula digegarkan dengan perang saudara antara Raja Mahadi dengan Raja Abdullah. Sengketa bermula apabila Raja Mahadi yang sepatutnya mewarisi jawatan Orang Besar Daerah Kelang telah tersingkir dan jawatan itu digantikan oleh Raja Abdullah. Raja Mahadi terpaksa akur dengan keputusan yang tidak adil itu tetapi Raja Mahadi terus berdendam dan menentang Raja Abdullah untuk mendapatkan semula haknya. Raja Abdullah pula menjadi kaya dan berpengaruh. Kekuasaannya meliputi kawasan perlombongan di Kuala Lumpur, Ampang, Petaling dan Kanching.
Raja Mahadi mempelajari selok-belok perniagaan dan perdagangan di Melaka dan Singapura melalui bantuan Baba Teck Cheng. Raja Mahadi menjadi saudagar terkenal. Raja Abdullah pula mengikat perjanjian dan menerima nasihat Inggeris tanpa memikirkan musibahnya melalui sistem pungutan cukai yang menjadi kebencian ramai orang. Keadaan menjadi buruk apabila berlaku sengketa antara puak Hai San dan puak Ghi Hin untuk merebut kawasan perlombongan. Di tengah gelora persengketaan itu, Raja Mahadi tampil kehadapan menjadi pemimpin dengan mengatur strategi untuk mengusir dan menawan gedung Raja Abdullah serta merampas semula jawatan Orang Besar Daerah Kelang.
Perang saudara meletus antara pasukan Raja Mahadi dengan pasukan Raja Abdullah. Pertempuran sengit berlaku di kedua-dua belah kubu pertahanan. Ramai pengikut yang mati dan terkorban. Perang berlarutan selama lima bulan, Raja Mahadi membuat sekatan bekalan makanan dan senjata. Ini menyebabkan pasukan Raja Abdullah lemah dan mengaku kalah. Akhirnya Raja Mahadi berjaya menawan gedung Raja Abdullah dan dengan secara rasminya Raja Mahadi menjadi Orang Besar Daerah Kelang.
Salleh de Ran
确实,是当年人数已经庞大的海山与义兴帮会是介入巴生战争的。拉惹阿都拉胜者为王,当然有些记载帮助他的人,也就是叶亚来。
而败者为寇,历史资料更少,原来拉惹马哈迪当年是获得原有马来甲与新加坡一带的旧有势力,关系友好;同时也获得 Baba(峇峇) Teck Cheng 的协助。
http://sallehderan.blogspot.com/2010_11_21_archive.html
也说过,葉亞來的宿敵張昌,有意奪取葉亞來的甲必丹地位,而與巫籍好友拉查賽馬斯何(
(资料自来叶亚来专属网站)见http://ktc.org.my/yap/strength.php
整理巴生战争背后缺乏完整资料;从网络上搜寻获得:
巴生战争,或称呼雪兰莪内战;一般的历史比较少记载内容。一位马来作家在写历史小说时候,摘入如此的一段“”Novel Perang Saudara Selangor - Kategori Sejarah
Sinopsis:
1866, Selangor mula digegarkan dengan perang saudara antara Raja Mahadi dengan Raja Abdullah. Sengketa bermula apabila Raja Mahadi yang sepatutnya mewarisi jawatan Orang Besar Daerah Kelang telah tersingkir dan jawatan itu digantikan oleh Raja Abdullah. Raja Mahadi terpaksa akur dengan keputusan yang tidak adil itu tetapi Raja Mahadi terus berdendam dan menentang Raja Abdullah untuk mendapatkan semula haknya. Raja Abdullah pula menjadi kaya dan berpengaruh. Kekuasaannya meliputi kawasan perlombongan di Kuala Lumpur, Ampang, Petaling dan Kanching.
Raja Mahadi mempelajari selok-belok perniagaan dan perdagangan di Melaka dan Singapura melalui bantuan Baba Teck Cheng. Raja Mahadi menjadi saudagar terkenal. Raja Abdullah pula mengikat perjanjian dan menerima nasihat Inggeris tanpa memikirkan musibahnya melalui sistem pungutan cukai yang menjadi kebencian ramai orang. Keadaan menjadi buruk apabila berlaku sengketa antara puak Hai San dan puak Ghi Hin untuk merebut kawasan perlombongan. Di tengah gelora persengketaan itu, Raja Mahadi tampil kehadapan menjadi pemimpin dengan mengatur strategi untuk mengusir dan menawan gedung Raja Abdullah serta merampas semula jawatan Orang Besar Daerah Kelang.
Perang saudara meletus antara pasukan Raja Mahadi dengan pasukan Raja Abdullah. Pertempuran sengit berlaku di kedua-dua belah kubu pertahanan. Ramai pengikut yang mati dan terkorban. Perang berlarutan selama lima bulan, Raja Mahadi membuat sekatan bekalan makanan dan senjata. Ini menyebabkan pasukan Raja Abdullah lemah dan mengaku kalah. Akhirnya Raja Mahadi berjaya menawan gedung Raja Abdullah dan dengan secara rasminya Raja Mahadi menjadi Orang Besar Daerah Kelang.
Salleh de Ran
确实,是当年人数已经庞大的海山与义兴帮会是介入巴生战争的。拉惹阿都拉胜者为王,当然有些记载帮助他的人,也就是叶亚来。
而败者为寇,历史资料更少,原来拉惹马哈迪当年是获得原有马来甲与新加坡一带的旧有势力,关系友好;同时也获得 Baba(峇峇) Teck Cheng 的协助。
http://sallehderan.blogspot.com/2010_11_21_archive.html
2013年12月15日星期日
巴生文化街任重道遠
资料来源:http://blog.yam.com/ngnf/article/13299199
吳彥華的部落格
迎接2008年的「巴生皇城倒數嘉年華」歡聲雷動、圓滿結束,但是大會目標之一的打造文化街,任務卻才開始。
吳彥華的部落格
迎接2008年的「巴生皇城倒數嘉年華」歡聲雷動、圓滿結束,但是大會目標之一的打造文化街,任務卻才開始。
街頭文化本是借循環境與天然,由市民、路客、商家與文人,經年累月互動經營,逐步累積沉澱才形成的。它很少人為的刻意設計。即使有也因不協調而最終淘汰。所以,巴生打造文化街,談何容易。
但是,如果要渾然天成而守株待兔,因無歷史條件而妥協屈服,那么文化街就必會遙遙無期,再多幾個世紀都形成不了。因為,我們本來就歷史短淺、文化初成,加上變遷頻繁、政治干擾,即使有由天而成的文化街也會半途夭折。歷史悠悠、名副其實的文化街,不太可能。要,只能靠打造。
這看似強詞奪理,卻絕不虛假。
巴生文化街概念可能只起源于復興老街區,重喚舊市旺氣,目的確實比較功利主義。但它若果成功,卻能回復華人傳統店區的生命,是有其文化涵義與功能。這批有志之士以他們的Jalan Gopeng(務邊街,巴生人譯為吳平街)為目標,組成文化協會,負責興辦街頭活動,把人潮吸引回到那里去。
本報則以常年巡回各市的「東方日報嘉年華」與文化協會配合,變成了一場在吳平街舉行的「倒數嘉年華」的街頭大會,兩相受惠,相得益彰。也因為有文化協會,我們解決了封路、搭棚、建舞台、燃放煙花和交通指揮的問題;文化協會也借《東方日報》之便搭建了他們與贊助商家的橋樑。更重要的是,雙方合作,兩天兩夜的活動如火如荼。倒數之夜,吳平街人山人海,人頭鑽動。如果將此景象,持之以恆地保留下去,它的確可以反衰而興,使華人老街區回復生命。
當然,也有朋友問,興旺之街是不是文化街;有生意是不是有文化。文化一般定義成高層次思維,需有素養修為。實際上,「文化」的定義和屬性更廣,它還是民俗,或是人類不約而同重復顯現行為的稱呼。文化的研究者的確需要學術基礎,但文化生命的延續卻常靠販夫走卒、平民百姓。實際上,復活之后的吳平街仍靠街頭巷尾販商和顧客的走動、來往、買賣來經營,盡管人文研究者日后可以細心考察它復興的時代背景與意義。
但是,即使是民俗式的吳平文化街,也不易為。因為四周新穎的花園住宅區正以超快速度不斷吸走老街區的住戶,舊巴生正面臨成為空城的危機。馬來西亞各個城鎮,包括檳城(喬治市)、怡保(老街場),都有同樣問題。這些華人開埠的城鎮正逐步喪失原貌和先賢歷史。檳城政府為了恢復六十年代一度輝煌的新街榮景,努力幾十年都不成功;怡保老街場店屋變危樓;哥打峇魯唐人坡「廢」屋利用變燕屋;新山坡底蛻變成了印度街。即使不為打造文化街,也要思考歷史物證消失的問題。要努力的,又何止巴生而已?
倒數嘉年華在巴生吳平街熱鬧收場。但是實現文化街目標,卻還很遠。它必須克服「人往外流」的客觀現實;它也必須不斷創新節目與內涵,留住人潮;它更需整個街區商家的毫無異議,以免爭鬨。這個任務堪比興建羅馬城一樣艱難,但卻等著文化協會的人。
正當巴生以民間力量在打造文化街之時,其他城鎮是否也反思,為歷史或文化作傳承工程?
游巴生白宫 赴一趟皇城古迹行
资料来源:http://cn.selangorku.com/23256/%E6%B8%B8%E5%B7%B4%E7%94%9F%E7%99%BD%E5%AE%AB-%E8%B5%B4%E4%B8%80%E8%B6%9F%E7%9A%87%E5%9F%8E%E5%8F%A4%E8%BF%B9%E8%A1%8C/
拥有巴生“白宫”美誉的苏丹阿都阿兹皇家展览馆(The Sultan Abdul Aziz Royal Gallery),建于1909年,为巴生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
位于巴生火车站路的这座建筑物,设计概念出自英国设计师,建筑风格特别,并以白色为主,故被称为“白宫”。
白宫从最初期的英国统治年代,充当英政府的办公楼,至二战时期变身为日本军事基地,之后也随岁月变迁,曾成为雪州警察总部、巴生地庭等,写下无数的历史痕迹。
巴生市议会在1987年收回该建筑物,在2002年打造为苏丹阿都阿兹皇家展览馆,用作收藏苏丹的私人手工艺收藏品、纪念品和随身用品等。
现任雪州苏丹沙拉夫丁殿下为纪念父皇苏丹阿都阿兹,担任雪州苏丹长达39年,以担任两届的最高元首,在2007年11月19日为这座展览馆主持开幕。
展览馆内展示无数珍贵的收藏品,包括历任雪州苏丹的王冠、苏丹的盖章,以及现任苏丹沙拉夫丁殿下年少时,周游列国的珍藏。
●老街彭亨井(Jln Raya Timur)
位于巴生哥打桥一带的彭亨井老街,早年路名为Jln Raja East,陪伴巴生人见证这座百年城市的繁华变迁。
老街在四五十年代的日战时期享尽繁华,街道两旁的店铺逾百间,人口上千人,为华裔商家的集中区,经济一片欣欣向荣。
如今,这条街道留下许多战前的老建筑,值得游客一游,窥探老城市的面貌。
●中国酒店
与苏丹阿都阿兹皇家博览馆同排的老咖啡店-中国酒店,成为大马人民的生活缩影,各族食客在这寻找各式小食,店内每天都高朋满座。
早年为酒店,后期改建为茶馆的中国酒店,以黑咖啡最出名,再配搭烘面包及椰浆饭,为食客的最爱。
老街附近也可找到香浓咖喱味扑鼻的咖哩屋,食客皆以香蕉叶盛饭,搭配各种各式菜肴及淋上咖喱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小印度(Little India)
闹市中的巴生登姑柯拉娜路(Jln Tengku Kelana),是闻名全马的小印度。
由战前老店屋构成的小印度,早年为华商的聚集地,俗称林茂街。在九十年代后,这条老街变成充满印度特色的商品街,游客在这可享受价廉物美的购物乐,品尝道地的印度美食。
小印度附近的一些历史古迹,如巴生哥打桥、巴生火车站和印度回教堂等,也值得一游。
●苏丹阿都阿兹皇家博览馆资讯
开放: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休息:星期一及公共假期
收费:免费
地址:Galeri Diraja Sultan Abdul Aziz,Bangunan Sultan Suleiman, 41000 Klang, Selangor.
电话:03-3373 6500
传真:03-3373 6510
2013年12月14日星期六
巴生螺阳音乐社
螺阳音乐社成立于1951年,顾名思意是一个音乐团体,但事实上它是吧生惠安公会的青年团。从建团初期陆续开始组织华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戏剧班、武术健身队、军乐团等等,为当时的活跃青年提供完善的休闲场所及健康的文娱活动中心。
本社继承先显贤之遗忘,配合社会的要求,发扬中华文化,提倡并承办健康文艺的文娱活动,计有巴生乒乓公开赛、巴生儿童生肖绘画比赛,卡拉ok歌唱比赛,举办元宵节、中秋节,另外也曾为儿童自闭症中心筹款等等。
目前阶段螺阳音乐社在积极重组华乐团,目的是为了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鼓励更多热爱华乐的各界人士参与。为此, 本社不断地在积极招生,以扩大本社的团体规模和增加团员人数,建立一个专业的业余华乐团体,传承千古精髓的中华音乐文化,用音乐来感动生活,创造更灿烂的未来。
资料来源: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8%9E%BA%E9%98%B3%E9%9F%B3%E4%B9%90%E7%A4%BE%E5%8D%8E%E4%B9%90%E5%9B%A2/187521824605995?sk=info
本社继承先显贤之遗忘,配合社会的要求,发扬中华文化,提倡并承办健康文艺的文娱活动,计有巴生乒乓公开赛、巴生儿童生肖绘画比赛,卡拉ok歌唱比赛,举办元宵节、中秋节,另外也曾为儿童自闭症中心筹款等等。
目前阶段螺阳音乐社在积极重组华乐团,目的是为了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鼓励更多热爱华乐的各界人士参与。为此, 本社不断地在积极招生,以扩大本社的团体规模和增加团员人数,建立一个专业的业余华乐团体,传承千古精髓的中华音乐文化,用音乐来感动生活,创造更灿烂的未来。
资料来源: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8%9E%BA%E9%98%B3%E9%9F%B3%E4%B9%90%E7%A4%BE%E5%8D%8E%E4%B9%90%E5%9B%A2/187521824605995?sk=info
巴生火车站历史 (Klang Railway Station)
资料来源(全文见):http://cforum.cari.com.my/portal.php?mod=view&aid=38546
》景点背景:
》景点背景:
巴生火车站建立于1890年,它是衔接吉隆坡和巴生的火车路是大马第二条铁路。该铁桥共耗资9万4600元,除了铁桥,政府更于1890年8月在现址建造另一座新火车站。 随着时代的变迁,历经百年岁月洗礼的火车站,添上了几分怀旧之味。这座跨越一个世纪,称得上是巴生最古老街道的火车站是当时巴生主要客运车站,人潮熙攘繁忙,许多建筑物如雨后春笠般矗立在火车站路旁,进行各式各样的商业活动,风光无比。追溯回巴生发展历史,自1875年,也就是雪兰莪铁路兴建初期,由于有限的财政预算,政府未能把铁路延伸到巴生市镇南区。一直到1980年,首座横跨巴生河的桥梁建立了起来,才得以应付居民和商业运输的需求。1985至1901年之间,铁路延伸兴建多6英里长的铁路线,衔接巴生与新港口。这条铁路也成为了当年最繁忙的铁路。
2013年12月13日星期五
Selangor — Klang (Malaya and the Emergency 1950-53)
Data from:http://www.worcestershireregiment.com/wr.php?main=inc/h_malaya7
Malaya and the Emergency (1950-53) | |
Chapter 7 - Selangor — Klang | |
Klang is a fairly large and quite pleasant town twenty-five miles due west of Kuala Lumpur, and five miles from the coast at Port Swettenham. There are many of the old original colonial buildings left in the town, which was once the capital of the State of Selangor. Up to the time of the Battalion’s arrival there had been no security forces in the area. But a serious incident involving some shooting in one of the main streets had made it necessary to move troops to the district. The move took place on September 1st. Battalion Headquarters was between Klang and Port Swettenham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main road to a disused airstrip. “A” Company base was at Telok Datok twenty miles to the south, “B” Company was near Batang Berjuntai twenty-four miles to the north, and “D” Company was in Klang itself. “C” Company remained at Paloh in Johore (see map in chapter 6). The Companies settled into their new bases quickly, and within a few days they were out on patrol again. On September 17th Colour-Serjeant Sydney Charles Petherbridge, of “C” Company, collapsed and died shortly after playing a game of football. He had served for many years in the Regiment. He was known as a fine footballer and an excellent soldier. His death was a great loss to the Regiment. | |
The Battalion was now due to have a new Commanding Officer, and on September 19th Lt.-Col. P. H. Graves-Morris, D.S.O., M.C., assumed command from Lt.-Col. A. H. Gillmore, O.B.E., who had commanded the Battalion since May, 1949. Shortly afterwards Col. Gillmore returned to England and was appointed Provost Marshal—B.A.O.R. On the afternoon of November 7th took place what was probably the most serious incident of the Emergency. His Excellency The High Commissioner, Sir Henry Gurney, was travelling with Lady Gurney and his Secretary to spend the weekend at the hill station at Frasers Hill. Fifty-six miles from Kuala Lumpur the convoy was ambushed by about 20 Terrorists on the narrow winding road which leads up the 3000ft. mountain. For its last twenty miles the road rises steeply and twists its way through thick jungle. The sides of the road are steep and provide countless good ambush positions. His Excellency was travelling in an unarmoured saloon car with a police escort of about twenty. In the opening burst of fire there were heavy casualties in the police escort, and His Excellency’s Secretary and driver were both wounded. With great gallantry Sir Henry Gurney got out of the car in order to divert the fire from Lady Gurney, his Secretary and his driver. The full weight of the terrorist fire was turned on to him and he was killed instantly. Lady Gurney was unhurt. A large military and police operation was mounted in the area immediately, and “B” Company was called from Batang Berjuntai to take part. Several terrorists were killed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some of these had taken part in the ambush. | Lt.-Col. A. H. Gillmore, O.B.E. |
A few days later, less than six weeks after the Battalion’s arrival at Klang, orders were received that “A” and “ D” Companies with a small Tactical Headquarters were to return to their previous bases in the Kluang area of Johore. There followed a hurried packing of kit and striking of tents and half the Battalion moved down to Johore. The Battalion was now split as follows: “A,” “C” and “D” Companies with a Tactical Headquarters were in their previous locations in Johore, “B” Company was at Batang Berjuntai, and Rear Headquarters was at Klang. The two parts of the Battalion were separated by about two hundred miles, although direct contact was still maintained by wireless. On October 21st a patrol of 1st Battalion The Queen’s Own Royal West Kent Regiment was returning in vehicles from an operation when it was ambushed by a very large terrorist force. Twelve soldiers were killed and many were wounded, but the Royal West Kents fought back and held their position. Eventually the terrorists withdrew. In the follow-up operation after this incident “5” and “6” Platoons were called away to take part. | |
Selangor - Klang | |
From “C” Company on October 24th came the account of an action, which was typical of so many in Malaya. 7 Platoon, after travelling for three days through thick jungle and swamp, came across a terrorist track, which appeared to have been used about three days previously. An ambush was laid on a suitable part of the track and a base camp established a thousand yards in rear. The Platoon waited for three days in the ambush, and it rained heavily for most of the time. Late in the afternoon of the third day, just as the platoon began to think that this was another fruitless ambush, two armed terrorists came down the track. The men in ambush made no mistake, and in the first burst of fire the terrorists were blown to pieces. On the other hand, a patrol might spent weeks or months patrolling and ambushing without a sight of the enemy. Then suddenly he appears, there is a quick burst of fire and it is all over in a matter of seconds. Even then there were a great number of occasions when the wounded escaped into the jungle or the enemy disappeared before the men could get a good shot at them. On the day following 7 Platoon’s action, 4 Platoon of “B” Company (2/Lt. D. C. Tyson) achieved the most successful terrorist kill, which the Battalion had in Malaya. The operation took place near an unsavoury Chinese squatter area called Ulu Tiram Burok. (see map above) “B” Company had carried out many patrols in the area but so far they had not managed to make contact with the terrorists. | |
The Company Commander (Major St. J. C. Brooke-Johnson, M.B.E.) received information from the District Officer that there were fifteen terrorists in a patch of very thick jungle swamp covering about one hundred square acres. The Company was already heavily committed on other operations, but it was decided to send 4 Platoon (only 12 strong) to search the area. Having accomplished the difficult task of getting into the patch of jungle by first light without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squatters, they moved slowly and quietly forward. Not long after they heard the sound of voices. Taking the greatest care the platoon mov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noise; they moved very slowly and it took them a further one and a half hours before they reached what appeared to be a clearing surrounded by thick undergrowth. 2/Lt. Tyson left six men with his platoon Serjeant, Serjeant Whitehouse, and began to work round the clearing to find the best way in. After covering about thirty yards in half-an-hour, they found that the undergrowth began to thin out and a “basha” could be seen. 2/Lt. Tyson then split his party into two groups and moved in towards the clearing. When the assault party got within ten yards of the “basha” they stood up and saw six terrorists inside. 2/Lt. Tyson gave the order to fire, and a tremendous burst of fire poured into the “basha.” All the terrorists were hit and four of them killed instantly, the remaining two tried to run away but were killed by 2/Lt. Tyson and Private Stredder as they charged into the camp. As the party entered the camp a grenade landed in their midst, but fortunately failed to explode. The grenade appeared to have come from behind a screen where some washing was hanging. Fire was opened and the party thought they saw a woman, but whoever it was escaped into the jungle. By this time 5 Platoon had arrived in support, and an attempt was made to get the bodies out of the jungle before dark, but this was prevented by a terrific rainstorm. | |
At first light the following morning 4 Platoon and 5 Platoon returned to the camp where sounds were again heard. The platoons attacked, and then the sound of a man was heard crying out. The man was found in the camp an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he had been wounded during the attacked on the previous day. He disclosed that seven other terrorists had been holding a meeting a hundred yards away from the camp; they had dispersed very hurriedly. He also stated that two other terrorists had been wounded during the attack. The total terrorist casualties for the action were: Six killed, one wounded and captured, and two wounded. 4 Platoon suffered no casualties. | |
The dead bodies were now carried out by 4 Platoon, while 5 Platoon remained behind to ambush the camp. The terrorists did not re-visit it.
So ended an operation in which skill and patience of a high order were rewarded by a resounding success (2/Lt. Tyson was subsequently awarded the M.C.). Down in the Kluang area the other Companies were busy but they saw little of the enemy, although 9 Platoon of “C” Company killed one terrorist whilst on a deep penetration operation. On December 5th a platoon of “A” Company, whilst following up a party of terrorists, were fired on and Private Wilson was wounded and later died of his wounds. Two days later “B” Company had a further success; this time it was 5 Platoon (2/Lt. A. W. S. Hargrave). The platoon, after standing waist deep in a swamp for several hours, ambushed a man and a woman terrorist, killing the woman. After serving about eighteen months in Malaya, infantry battalions were usually sent to Penang or Singapore for a period of “Rest and Retraining.” It was now the turn of the 1st Battalion to go out for rest. The Battalion was to go to Penang and advance parties left in the first week of December,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Battalion moved to the Island on December 8th. | Penang Railway Station |
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
险些就没了的巴生光华独中的轶事
或许是华人饮水思源的关系,总觉得先人是伟大的。在小时候到巴生滨华的礼堂,总喜欢研究那边的旧照片,或许对了十几年,从小学到中学;到滨华旧礼堂要拆除的时候,心底非常难割舍。
在巴生许多独中,诸如华侨中学现在的滨华,巴生中华或巴生光华等的历史中,你会发现这号人物林笃水!
他的大名,除了在华教历史上赫赫有名。你如果到福建会馆,你也会发现他大名挂在礼堂。
对!那就是林笃水礼堂。
说真的,你如果想在网络找他的资料不好找!
他乐善好施,在巴生三四十年代是知名的侨领之一。
他曾任光华学校的副董事长!
还有件事可能不多人知道,他其实也是滨华前董事长已故林荔清的父亲。更是巴生福建会馆鲜少的父子曾经在会馆担任要职的一位。
但是,伟人之所以伟大,并不是他在每一刻做了伟大的事情。
而是伟人在关键时刻说了一些话,做了一些事情。
这故事,是从我爸爸一个独中教师也是光华校友,耳传的。
他说的是一段巴生光华中学轶事。
在1962年,光华中学赞助人大会接受改制。但是法律规定独中不得在国民型中学校舍上课。但,在后边几年由于学生不足,经费拮据。一些赞助人与董事主张停办光华独中。
原本商讨讨论续办问题,可是在黄琢齐董事长,国民型中学刘校长,学校书记都提早到后,林笃水,苏宜坚也到了!会议等到规定的时间后竟然出现没有人再来的尴尬局面。
董事长黄琢齐望着外边的细雨,说:“我想不会再有人出席了!我们还是把学校继续办下去吧!”
当时身为光华中学首任副董事长林笃水二话不说,只回答:“对,光华独中绝不能停办,有困难,大家想办法解决。”
就这样艰辛的苦撑,后来靠一位华校热心人林惠光加入。筹办新校舍,整个局势在1973年,光华独中才稍有起色。
回头看,今天如此多人涌进独中,还必须靠考试刷下学生来录取更好素质的。
当年,如果不是那一刻如此的坚持,这些人义无反顾;我们巴生不可能继续有四独中,而也就因为他们的坚持。
这些功劳,必须重新一提。
2013年12月11日星期三
1866年巴生战争与华工
目前,由于官方历史只记录比较简化成拉惹马哈迪与拉惹阿都拉的战 争!
就在巴生,也各留一古迹,巴生市议会位置拉惹马哈迪堡垒与拉惹阿 都拉仓库。各在河边!
但是都没提及华工,没说过叶亚来与他亲信,甚至整个华工,两大帮 会是对立的,义兴与海山都沿着从霹雳拉律斗到雪兰莪。
也没说到叶亚来其实是战争有功,被受封的"吉隆坡王",这些都远 比他受封为英殖民地甲必丹,其实当时整个吉隆坡行政权是落入叶亚 来手中的。
而整场巴生战争要知道,网上找一找,都有!
只是一场有堡垒优势与粮库优势的战可以打数年之久!
可以从拉惹马哈迪最终从瓜雪败退,也证明当时他据守与支援他的不 只是自己族人,还包含爪哇人,与叶亚来对立的帮会等。
在整场战争,有趣的是只提出巴生争战,没说过瓜拉雪兰莪的古战场 位置在什么地方?
其实雪州当时派系林立。锡矿收入与亚答是统治者主要收入!拉惹马 哈迪为什么不倾向于缴纳一部分收入进而结束这场战争?
道理应该没那么简单。英国人当时与荷兰人争夺拉律的矿产,常年累 月的打下去,对华工没好处!
两派华工都倾向南下。英国人靠华工冒险,发现吉隆坡拥有锡矿的消 息,自然在华工中不径而走!
非叶亚来派系自然投靠另一边,以为锁定高地堡垒就可能控制战局。
其实整个局势,拉惹马哈迪想的太简单。
荷兰人控制的武吉斯人的人数远超越他们。
当时在雪的华工有数十万之多,是不可能与这战争脱离关系的。
整场战打下来,叶亚来那一边后来居上,也盘据了吉隆坡,在那边成 实权领袖。
英国人也假借巴生战争,影响他们的经贸,要求苏丹给他们参政给意 见。 如此下巴生成英国影响区,到后期英国在雪成实权统治者,逼叶亚来 交出一大片地,这是后话。
总督府也因此而全拆全搬到吉隆坡。当年的吉隆坡什么都没有,巴生 却靠岸什么都有。慢慢的,叶亚来的茅屋也变亚答屋…在大火中毁后 再建!最后全部变成砖屋,有趣的家前全一大水缸!
叶亚来开始办工厂,吃的用的建筑的…叶亚来当年的财力惊人!
到后期不断重建与需要兴建铁路道路…所谓的甲必丹都各个人穷志短 ,没叶亚来影响力大,墙头草多也变成听英国人的。
如果仔细看建筑历史,为什么最早都是一九一几年?巴生与吉隆坡是 双子城!
就在巴生,也各留一古迹,巴生市议会位置拉惹马哈迪堡垒与拉惹阿
但是都没提及华工,没说过叶亚来与他亲信,甚至整个华工,两大帮
也没说到叶亚来其实是战争有功,被受封的"吉隆坡王",这些都远
而整场巴生战争要知道,网上找一找,都有!
只是一场有堡垒优势与粮库优势的战可以打数年之久!
可以从拉惹马哈迪最终从瓜雪败退,也证明当时他据守与支援他的不
在整场战争,有趣的是只提出巴生争战,没说过瓜拉雪兰莪的古战场
其实雪州当时派系林立。锡矿收入与亚答是统治者主要收入!拉惹马
道理应该没那么简单。英国人当时与荷兰人争夺拉律的矿产,常年累
两派华工都倾向南下。英国人靠华工冒险,发现吉隆坡拥有锡矿的消
非叶亚来派系自然投靠另一边,以为锁定高地堡垒就可能控制战局。
其实整个局势,拉惹马哈迪想的太简单。
荷兰人控制的武吉斯人的人数远超越他们。
当时在雪的华工有数十万之多,是不可能与这战争脱离关系的。
整场战打下来,叶亚来那一边后来居上,也盘据了吉隆坡,在那边成
英国人也假借巴生战争,影响他们的经贸,要求苏丹给他们参政给意
总督府也因此而全拆全搬到吉隆坡。当年的吉隆坡什么都没有,巴生
叶亚来开始办工厂,吃的用的建筑的…叶亚来当年的财力惊人!
到后期不断重建与需要兴建铁路道路…所谓的甲必丹都各个人穷志短
如果仔细看建筑历史,为什么最早都是一九一几年?巴生与吉隆坡是
历史选择了巴生
历史选择了巴生,所有雪州发生的事迹,例如巴生战争,锡矿,抑或铁路;把首都搬迁到吉隆坡后,所有过去命脉脱离不了巴生。
运输物质抑或输入建筑材料或煤炭,木材砖瓦等,巴生好像一个中枢,而且扮演的是“心脏”,当成功“心脏”移植到吉隆坡,巴生好比身体的胃,继续成为所有历史定位的“吞吐港”!
从历史最早期的大冒险家,一百多年前(1857年)在河流,一支探险队伍,从巴生河逐流而上探查锡矿。
其中水路并不理想,必须等到pasang(涨潮);到后期有了陆路,运输的时间非常长!
华人不但像有系统的工蚁一样,不断挖掘发展,依据人的人海力量,最原始的方法前扑后续。
华人踏足的过程,绝对不轻松,是咬紧牙根;认命,知命,却不服输!
一些人用好几代从矿业到橡胶业,一些人从外商中介到后来的实业家。一些因为勒紧腰带,滚水吞饭,吃野菜,最终刻苦耐劳从估俚变头家或小园主。
如果还有人以为华人只是外移民,其实在十八世纪,如此的1782年,马来人也只不过是在少数地方沿河而住,人数根本不多;更可以从许多历史资料得知他们马来人比华人来得更迟,从苏门答腊或爪哇而且是散布而居。
而当时华人不断开拓垦殖,在城市兴建房屋的全依据这些他们嘴巴中的外移民的动员力。
在这些因为不断人力输入,诸如1740年,殖民地政府為了消滅當地華人的政治及經濟勢力,在雅加達屠殺10,000多名華人。爪哇華工隨即轉往蘇門答臘、婆羅洲 (今加里曼丹) 和廖內群島等地。
因为华工集中,各个城市在马来半岛诞生,各种贸易关系不但从中国南移,甚至外移民转换成头家,开始投资贸易,一些人透过殖民政府的合作关系,打商业脉络,打进洋人的市场!
你看这可能是心态只是“外移民”的人做的吗?
回头,你看看如果只是外移民,我们可能在这片土地上散播教育的种子,培训更个业界的接班人,非常系统的依据已经沉溺在这片土地数百年的关系,一步一脚印的扛起经济命脉,不断在付出的同时,也反哺给这片社会!
当时,许多公共设备因而诞生,所有桥梁铁路因而建设,这绝不是外来移民,而是“生于斯,死于斯”的精神!
历史选择了巴生,一段历史是如此写的:“先辈一路从霹雳近打谷南下,又一路从芙蓉、芦骨北移,会师于巴生河谷的大锡矿区。整个雪兰莪从北至南的龙邦、双文丹、万挠、巴生、吉隆坡、沙登、锡米山、加影、士毛月等地,贯穿成一条丰饶而善良的锡矿环带。”
所有雪州的发展,绝对与巴生有关;锡产地最终只有一个出口,就是“巴生”。
无论陆路还是水路,只有一个方向;就算后期兴建铁路的方向也一样是如此的最终到巴生!
运输物质抑或输入建筑材料或煤炭,木材砖瓦等,巴生好像一个中枢,而且扮演的是“心脏”,当成功“心脏”移植到吉隆坡,巴生好比身体的胃,继续成为所有历史定位的“吞吐港”!
从历史最早期的大冒险家,一百多年前(1857年)在河流,一支探险队伍,从巴生河逐流而上探查锡矿。
其中水路并不理想,必须等到pasang(涨潮);到后期有了陆路,运输的时间非常长!
华人不但像有系统的工蚁一样,不断挖掘发展,依据人的人海力量,最原始的方法前扑后续。
华人踏足的过程,绝对不轻松,是咬紧牙根;认命,知命,却不服输!
一些人用好几代从矿业到橡胶业,一些人从外商中介到后来的实业家。一些因为勒紧腰带,滚水吞饭,吃野菜,最终刻苦耐劳从估俚变头家或小园主。
如果还有人以为华人只是外移民,其实在十八世纪,如此的1782年,马来人也只不过是在少数地方沿河而住,人数根本不多;更可以从许多历史资料得知他们马来人比华人来得更迟,从苏门答腊或爪哇而且是散布而居。
而当时华人不断开拓垦殖,在城市兴建房屋的全依据这些他们嘴巴中的外移民的动员力。
在这些因为不断人力输入,诸如1740年,殖民地政府為了消滅當地華人的政治及經濟勢力,在雅加達屠殺10,000多名華人。爪哇華工隨即轉往蘇門答臘、婆羅洲 (今加里曼丹) 和廖內群島等地。
因为华工集中,各个城市在马来半岛诞生,各种贸易关系不但从中国南移,甚至外移民转换成头家,开始投资贸易,一些人透过殖民政府的合作关系,打商业脉络,打进洋人的市场!
你看这可能是心态只是“外移民”的人做的吗?
回头,你看看如果只是外移民,我们可能在这片土地上散播教育的种子,培训更个业界的接班人,非常系统的依据已经沉溺在这片土地数百年的关系,一步一脚印的扛起经济命脉,不断在付出的同时,也反哺给这片社会!
当时,许多公共设备因而诞生,所有桥梁铁路因而建设,这绝不是外来移民,而是“生于斯,死于斯”的精神!
历史选择了巴生,一段历史是如此写的:“先辈一路从霹雳近打谷南下,又一路从芙蓉、芦骨北移,会师于巴生河谷的大锡矿区。整个雪兰莪从北至南的龙邦、双文丹、万挠、巴生、吉隆坡、沙登、锡米山、加影、士毛月等地,贯穿成一条丰饶而善良的锡矿环带。”
所有雪州的发展,绝对与巴生有关;锡产地最终只有一个出口,就是“巴生”。
无论陆路还是水路,只有一个方向;就算后期兴建铁路的方向也一样是如此的最终到巴生!
2013年12月10日星期二
瓜拉雪兰莪皇家山的厄汀斯堡(Altingsburg,1794年)
如果有人认为雪州古迹不够久,或许就是大家对于历史认识不深。
目前,我想雪州存在最久的古迹在瓜拉雪兰莪皇家山。
以前的人讲“去荷兰”,意思就是作古很久了。
可是,荷兰当年不像葡萄牙。荷兰在葡萄牙手上抢得马六甲,他们可不像葡萄牙只守在城堡。他们的思考活得很!
荷兰人很早就掌握霹雳矿产的命脉!
所以,荷兰在18世纪中叶,荷兰人的势力入侵瓜拉雪兰莪,并在山上建造堡垒和灯塔--厄汀斯堡(Altingsburg,1794年),利用瓜雪皇家山居高临下的优势,以便监督马六甲海峡和雪兰莪河的船只。
你可以想象中单现在还存在的堡垒其实是雪州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堡垒。只可惜,皇家山上的堡垒在19世纪的雪兰莪内战中被摧毁,如今只剩下炮台、基石和刑场。
瓜拉雪兰莪皇家山最恐怖的是断头台,因为当年曾经砍过人头,当地也有许多闹鬼的传说。
目前,我想雪州存在最久的古迹在瓜拉雪兰莪皇家山。
以前的人讲“去荷兰”,意思就是作古很久了。
可是,荷兰当年不像葡萄牙。荷兰在葡萄牙手上抢得马六甲,他们可不像葡萄牙只守在城堡。他们的思考活得很!
荷兰人很早就掌握霹雳矿产的命脉!
所以,荷兰在18世纪中叶,荷兰人的势力入侵瓜拉雪兰莪,并在山上建造堡垒和灯塔--厄汀斯堡(Altingsburg,1794年),利用瓜雪皇家山居高临下的优势,以便监督马六甲海峡和雪兰莪河的船只。
你可以想象中单现在还存在的堡垒其实是雪州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堡垒。只可惜,皇家山上的堡垒在19世纪的雪兰莪内战中被摧毁,如今只剩下炮台、基石和刑场。
瓜拉雪兰莪皇家山最恐怖的是断头台,因为当年曾经砍过人头,当地也有许多闹鬼的传说。
陈德水曾是巴生最年轻的侨领
资料来源:http://mnwhstq.cn/was40/detail?record=5058&&channelid=29719
陈德水(1907-1975),原籍福建省永春县鸿榜乡(现东平乡鸿安村)人。幼年在家乡读书。十二岁随父南渡到马来亚,先后在巴生中华学校及吉隆坡州立师范肄业。后又回到上海暨南大学攻读。1930年再南渡到巴生,先后在几所学校担任教员、校长达30年之久。桃李满门下,原马来西亚卫生部长丹斯里李孝友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陈德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34年,他被推选为马来亚雪兰莪永春公会主席,年仅27岁,在当时新马华侨社团的领导人中是最年轻的。以后又先后在巴生福利部、积善堂、华人接生院、中华总商会、树胶公会、教师公会、各民族亲善委员会、居民协会、暨南大学同学会和福建会馆等社团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他不辞劳苦,竭诚为群众谋求福利,受到广大华侨、华人的信任和爱戴。
1941年日寇南侵马来亚后,陈德水不愿为日寇效劳,毅然离开教育界,从事小商小贩。由于他不善经商,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敌伪当局多次要他到学校任教,均被他拒绝。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德水重新返回教育界,从事华文教育,同时继续为华侨社团服务。他发动侨居南洋的族亲,组织永春鸿榜陈氏公会,编修族谱,借以联络族亲感情。他联络永春同乡等募扩建一座四层大楼的永春公所。又和拿督李荣德一起发动组织巴生马华公会,李荣德任正主席、他任副主席兼加埔区马华公会主席。
陈德水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利益。他洁身自爱,廉洁奉公,对筹募的捐款,个人从不动用分文。群众称他是“老实人”。由于他的功绩,1964年,雪兰莪州苏丹封赐他P、J、K的勋衔。1968年又荣膺马来西亚元首颁赐的A、M、N、的勋衔。他逝世时,许多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州议员、当地群众、教师、学生、各社团代表以及各地华侨、华人代表都来参加哀悼,出殡行列长达数英里,极尽哀荣。
(据巴生永春鸿榜陈氏公会十周年纪念特刊整理)
陈德水(1907-1975),原籍福建省永春县鸿榜乡(现东平乡鸿安村)人。幼年在家乡读书。十二岁随父南渡到马来亚,先后在巴生中华学校及吉隆坡州立师范肄业。后又回到上海暨南大学攻读。1930年再南渡到巴生,先后在几所学校担任教员、校长达30年之久。桃李满门下,原马来西亚卫生部长丹斯里李孝友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陈德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34年,他被推选为马来亚雪兰莪永春公会主席,年仅27岁,在当时新马华侨社团的领导人中是最年轻的。以后又先后在巴生福利部、积善堂、华人接生院、中华总商会、树胶公会、教师公会、各民族亲善委员会、居民协会、暨南大学同学会和福建会馆等社团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他不辞劳苦,竭诚为群众谋求福利,受到广大华侨、华人的信任和爱戴。
1941年日寇南侵马来亚后,陈德水不愿为日寇效劳,毅然离开教育界,从事小商小贩。由于他不善经商,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敌伪当局多次要他到学校任教,均被他拒绝。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德水重新返回教育界,从事华文教育,同时继续为华侨社团服务。他发动侨居南洋的族亲,组织永春鸿榜陈氏公会,编修族谱,借以联络族亲感情。他联络永春同乡等募扩建一座四层大楼的永春公所。又和拿督李荣德一起发动组织巴生马华公会,李荣德任正主席、他任副主席兼加埔区马华公会主席。
陈德水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利益。他洁身自爱,廉洁奉公,对筹募的捐款,个人从不动用分文。群众称他是“老实人”。由于他的功绩,1964年,雪兰莪州苏丹封赐他P、J、K的勋衔。1968年又荣膺马来西亚元首颁赐的A、M、N、的勋衔。他逝世时,许多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州议员、当地群众、教师、学生、各社团代表以及各地华侨、华人代表都来参加哀悼,出殡行列长达数英里,极尽哀荣。
(据巴生永春鸿榜陈氏公会十周年纪念特刊整理)
巴生雪兰莪永春公所(永春公司)成立于1892年
“成立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的巴生雪兰莪永春公所设有南乐组!”
http://www.cnqzx.com/qzx/content/2006-08/16/content_2162267.htm
读到这段文字,似乎巴生的永春人来得特别久。不禁,找巴生雪兰莪永春公所的资料来看,巴生雪兰莪永春公所最早也叫永春公司;在亞答屋也拜張公聖君,福建省福州,莆仙一带居民笃信的神明。
永春公司也成立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 1912 年翻建會所,并易名“雪蘭莪永春公所”。
http://www.cnqzx.com/qzx/content/2006-08/16/content_2162267.htm
读到这段文字,似乎巴生的永春人来得特别久。不禁,找巴生雪兰莪永春公所的资料来看,巴生雪兰莪永春公所最早也叫永春公司;在亞答屋也拜張公聖君,福建省福州,莆仙一带居民笃信的神明。
永春公司也成立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 1912 年翻建會所,并易名“雪蘭莪永春公所”。
甲必丹制度的興起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17
我們的祖先,赤手空拳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謀生,初期所受的遭遇,真是有苦自己知。但華人的堅韌性格,刻苦耐勞的精神,終於戰勝種種的困難,而在馬來西亞開枝散葉。
生存固然沒有問題,但華人本身的安全則需要靠自己,殖民政府不願承擔這個責任,也對華人社會鮮有瞭解。因此,當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後,即設立“甲必丹 ”制度。
第一位華人甲必丹(Kapitan)是鄭甲,又名鄭啟基,又名鄭芳揚。他是福建省漳州人,被形容為一名成功的商人,生於1572年,歿於1617年。這也是葡萄牙人所委任的唯一華人甲必丹,旨在讓他管理華人的事務。今日在馬六甲著名的青雲亭,有人說是鄭甲所創設。
1641年,荷蘭人佔領馬六甲,繼續遵照葡人之制度,設立華人甲必丹,最為知名者為李君常,又名李為經,被稱為李甲,是福建鷺江人,有史家認為青雲亭為李君所設,因內保存著李甲遺像,亦有李的頌德碑。至於那種說法正確,本文不加考究,旨在說明華人在當時已有首長管理華人,其他的種族分別有他們自己的甲必丹。
甲必丹有權委任鄉村長老,負責解決各種糾紛。若有何人發生司法上的問題,必須向甲必丹指出。如果甲必丹不能解決,則提交荷蘭政府解決。(參見黃存燊著 “華人甲必丹”)
8811967.com
1795年英國佔有馬六甲,直到1801年歸還荷蘭,又於1807年第二度佔領,直到 1818年度再次放棄。旋後1824年英荷條約,英國以蘇門答臘的明古連(Bencoolen)及其他港口與荷蘭交換馬六甲。
自此而後,馬六甲終落入英國人手裡。英國便將檳城、新加坡和馬六甲組成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Negeri-negeri Selat),大量吸納華工,這就是為甚麼這三個地方,後來成為最多華人的聚居之地。
英國統治前一階段,繼續沿用荷人的甲必丹制度,不過,到了後期,甲必丹的作用式微,轉而產生具有更大權力,且由英國人自己擔任的“華民護衛司署” (The Chinese Protectorate)。
當時,雖然甲必丹制度一直存在,但似乎只成為一種榮譽,不再能夠治理日益複雜的華人問題。這種制度在30年代停止,據知(註:此文1984年完成),尚健在最後一位甲必丹是吉蘭丹州的布萊華人申必丹劉晉福(由1918年任至1934年退休,),今年75歲。(參閱黃昆福著“吉蘭丹的華人”。刊於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研究論文集第一輯)
第一位華人甲必丹(Kapitan)是鄭甲,又名鄭啟基,又名鄭芳揚。他是福建省漳州人,被形容為一名成功的商人,生於1572年,歿於1617年。這也是葡萄牙人所委任的唯一華人甲必丹,旨在讓他管理華人的事務。今日在馬六甲著名的青雲亭,有人說是鄭甲所創設。
1641年,荷蘭人佔領馬六甲,繼續遵照葡人之制度,設立華人甲必丹,最為知名者為李君常,又名李為經,被稱為李甲,是福建鷺江人,有史家認為青雲亭為李君所設,因內保存著李甲遺像,亦有李的頌德碑。至於那種說法正確,本文不加考究,旨在說明華人在當時已有首長管理華人,其他的種族分別有他們自己的甲必丹。
甲必丹有權委任鄉村長老,負責解決各種糾紛。若有何人發生司法上的問題,必須向甲必丹指出。如果甲必丹不能解決,則提交荷蘭政府解決。(參見黃存燊著 “華人甲必丹”)
8811967.com
1795年英國佔有馬六甲,直到1801年歸還荷蘭,又於1807年第二度佔領,直到 1818年度再次放棄。旋後1824年英荷條約,英國以蘇門答臘的明古連(Bencoolen)及其他港口與荷蘭交換馬六甲。
自此而後,馬六甲終落入英國人手裡。英國便將檳城、新加坡和馬六甲組成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Negeri-negeri Selat),大量吸納華工,這就是為甚麼這三個地方,後來成為最多華人的聚居之地。
英國統治前一階段,繼續沿用荷人的甲必丹制度,不過,到了後期,甲必丹的作用式微,轉而產生具有更大權力,且由英國人自己擔任的“華民護衛司署” (The Chinese Protectorate)。
當時,雖然甲必丹制度一直存在,但似乎只成為一種榮譽,不再能夠治理日益複雜的華人問題。這種制度在30年代停止,據知(註:此文1984年完成),尚健在最後一位甲必丹是吉蘭丹州的布萊華人申必丹劉晉福(由1918年任至1934年退休,),今年75歲。(參閱黃昆福著“吉蘭丹的華人”。刊於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研究論文集第一輯)
豬仔與新客的悲境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16
我們的祖先,為甚麼要漂洋過海,離鄉背井呢?這可以從大規模移植時期檢探討其因素。根據資料,華人絕大多數由福建及廣東省南來,也有相當數量從海南島過來。
這主要是因為地理關係,他們最先抵達馬六甲,繼後落腳檳城和新加坡,進入聯邦內陸的也逐年增加。
華人移居的高潮時期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高潮期,恰好是在辛亥革命失敗後軍閥大混戰的年頭;第二個高潮是國共對抗,第一次內戰時期;第三個高潮是日軍侵華時期。
這就是說,在亂世時期,農村經濟破產,生活困苦,加上西方殖民帝國,需要大量勞工在殖民地開墾,也就大開方便之門,讓一批又一批的華人湧入。
當然,在更早的時期,也就是在滿清統治下的中國,滿人當道,漢人遭殃,向海外移民者大不乏人。孫中山先生早年的革命運動,就是不斷在海外奔波,爭取華人的支持,即可證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有眾多華人在馬來西亞各地居住。
檳榔嶼是華人第一個被鼓勵移殖的地方。萊特於1786年正式佔領檳城後,便採取歡迎外來勞工的政策。巴素博士指出:“華人約於1793年開始墾植。”到了1804 年,在全檳1萬2000名人口中,華人佔了五分之二,尤以市區,更是華人聚居所在。
8811967.com
早期的華人,是通過所謂“豬仔”的販賣方式到海外各地謀生。外人稱之為“苦力貿易”(Coolie Trade)。在香港、澳門、汕頭及廈門等地,皆為“豬仔”的“販賣市場”。
史料證明,1800年,檳榔嶼已出現轉賣華工的公開行情,立約勞動一年的華工,售價為大洋卅元,由於南洋殖民地的開發事業日益發展,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不斷增加,羅致華工的方式,已由原來通過同族、同鄉和戚友的提引,發展為販賣牟利的商業投資活動。
這種拐騙、擄掠和販賣華工的行為,俗稱“賣豬仔”。
19世紀初十年開往南洋的豬仔船,一船可載1200人,直到1911年到達海峽殖民地的華人,已達26萬9854人。
“豬仔”來到南洋各地後,被迫訂立契約,先是一年,後改為3年,說是賣身,身價銀卻被豬仔頭拿去。這筆錢由豬仔長期勞動償還。此外,僱主和工頭還通過高價供應生活用品、賭局、煙館種種方式,剋扣勒索,到期欠債未清,只得繼續賣身。
雖然英屬馬來聯邦政府於1914年宣佈廢除“豬仔”制度,這種形式的更換,並未消除中間人的剝削。不過,“新客”的名稱,比起“豬仔”倒好聽得多了。只是實質上未有多大的改變。
巴素博士就是把“豬仔”制與“新客”制混合起來,以致戈登孟斯也把他們混為一談。
前者這樣描述道:“在正月或二月,帆船復再駛抵檳榔嶼。一般預期的顧客,更爭先恐後地湧上船替“新客”贖身。
如果是一名工頭、裁縫師、金匠或木匠,每名付價10元至15元,苦力價值6元至10元;至於有病的苦力,只值3、4元或更少。被贖出的“新客”,同意替僱主工作1年,每人每月的衣食費用為2元至4元。
假如一位“新客”未被贖出,便被看守在船上或一家倉庫內,直到顧客成交為止。他們的待遇都是不良的。”
戈登孟斯則寫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華人移民被提升成為‘新客’制度。富有的華人勞工召募者,在中國召募工人至馬來亞。介紹人安排工作,而新客則簽契約。這個制度在1914年被廢止。
事實上,豬仔制度結束後,新客制度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才結束。換句話說,南來的華人是一頁可歌可泣的血淚史。
華人移居的高潮時期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高潮期,恰好是在辛亥革命失敗後軍閥大混戰的年頭;第二個高潮是國共對抗,第一次內戰時期;第三個高潮是日軍侵華時期。
這就是說,在亂世時期,農村經濟破產,生活困苦,加上西方殖民帝國,需要大量勞工在殖民地開墾,也就大開方便之門,讓一批又一批的華人湧入。
當然,在更早的時期,也就是在滿清統治下的中國,滿人當道,漢人遭殃,向海外移民者大不乏人。孫中山先生早年的革命運動,就是不斷在海外奔波,爭取華人的支持,即可證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有眾多華人在馬來西亞各地居住。
檳榔嶼是華人第一個被鼓勵移殖的地方。萊特於1786年正式佔領檳城後,便採取歡迎外來勞工的政策。巴素博士指出:“華人約於1793年開始墾植。”到了1804 年,在全檳1萬2000名人口中,華人佔了五分之二,尤以市區,更是華人聚居所在。
8811967.com
早期的華人,是通過所謂“豬仔”的販賣方式到海外各地謀生。外人稱之為“苦力貿易”(Coolie Trade)。在香港、澳門、汕頭及廈門等地,皆為“豬仔”的“販賣市場”。
史料證明,1800年,檳榔嶼已出現轉賣華工的公開行情,立約勞動一年的華工,售價為大洋卅元,由於南洋殖民地的開發事業日益發展,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不斷增加,羅致華工的方式,已由原來通過同族、同鄉和戚友的提引,發展為販賣牟利的商業投資活動。
這種拐騙、擄掠和販賣華工的行為,俗稱“賣豬仔”。
19世紀初十年開往南洋的豬仔船,一船可載1200人,直到1911年到達海峽殖民地的華人,已達26萬9854人。
“豬仔”來到南洋各地後,被迫訂立契約,先是一年,後改為3年,說是賣身,身價銀卻被豬仔頭拿去。這筆錢由豬仔長期勞動償還。此外,僱主和工頭還通過高價供應生活用品、賭局、煙館種種方式,剋扣勒索,到期欠債未清,只得繼續賣身。
雖然英屬馬來聯邦政府於1914年宣佈廢除“豬仔”制度,這種形式的更換,並未消除中間人的剝削。不過,“新客”的名稱,比起“豬仔”倒好聽得多了。只是實質上未有多大的改變。
巴素博士就是把“豬仔”制與“新客”制混合起來,以致戈登孟斯也把他們混為一談。
前者這樣描述道:“在正月或二月,帆船復再駛抵檳榔嶼。一般預期的顧客,更爭先恐後地湧上船替“新客”贖身。
如果是一名工頭、裁縫師、金匠或木匠,每名付價10元至15元,苦力價值6元至10元;至於有病的苦力,只值3、4元或更少。被贖出的“新客”,同意替僱主工作1年,每人每月的衣食費用為2元至4元。
假如一位“新客”未被贖出,便被看守在船上或一家倉庫內,直到顧客成交為止。他們的待遇都是不良的。”
戈登孟斯則寫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華人移民被提升成為‘新客’制度。富有的華人勞工召募者,在中國召募工人至馬來亞。介紹人安排工作,而新客則簽契約。這個制度在1914年被廢止。
事實上,豬仔制度結束後,新客制度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才結束。換句話說,南來的華人是一頁可歌可泣的血淚史。
華人為甚麼叫唐人?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14
究竟華人甚麼時候開始馬來西亞落地生根。據宋哲美著“馬來西亞華人史”中指出:“由於僧侶不斷往還,唐朝與室利佛逝(此帝國版圖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之間)邦交密切,直到大順元年(公元890年),室利佛逝始為一莊嚴山帝篡奪,改國號為三佛齊,遷都於占牌(Diambi)。
唐代於此時正值黃巢之亂,國人紛紛避難南來,其中不少定居此地,從事種植,而馬來亞華人的大量移殖,當以這次為開始。
姚坍著“馬來亞華僑史綱要”一書說:“迨唐代末葉,黃巢作亂,遍地萑苻,民不聊生,時海路已通,洋舶來華者為數不少,國人避難西逝附舶以行者必多,於是開海外移一直之端倪。”
又說:“唐代末葉以迄五代,華僑流寓蘇島者已多,西蘇島與馬來半島之間僅隔一衣帶水,華僑之散處半島各地者,為數當亦不少矣。迄今華僑乃有自稱為“唐人”,稱中國為“唐山”者,口說遺傳,足為唐代移殖事業作山佐證。”
不過,維特巴素博士(Dr.Victor Purcell)在所著“馬來西亞華僑史”中,並不以為華人在唐代已開始移居馬來半島。 8811967.com
他說:“華僑初期已經跟馬來人通商和作外交上的聯絡,但是他們一直到馬六甲王國奠定基礎後(成立於十四世,於公元1511年被葡萄牙人征服),才存有永久居留馬來亞的念頭。十七世紀開始,華僑在馬六甲的人口約三、四百人。
他還說:“華人與外商接觸,實際僅限於閩粵兩省的商港而已,甚至交際方面亦受限制。所以這並不是荷蘭人(於公元1641年進攻葡萄牙人,佔據馬六甲)吸引華人,實則是1786年,英人在馬來半島開辟殖民地時,華人才受歡迎。
姚坍著“馬來亞華僑史綱要”一書說:“迨唐代末葉,黃巢作亂,遍地萑苻,民不聊生,時海路已通,洋舶來華者為數不少,國人避難西逝附舶以行者必多,於是開海外移一直之端倪。”
又說:“唐代末葉以迄五代,華僑流寓蘇島者已多,西蘇島與馬來半島之間僅隔一衣帶水,華僑之散處半島各地者,為數當亦不少矣。迄今華僑乃有自稱為“唐人”,稱中國為“唐山”者,口說遺傳,足為唐代移殖事業作山佐證。”
不過,維特巴素博士(Dr.Victor Purcell)在所著“馬來西亞華僑史”中,並不以為華人在唐代已開始移居馬來半島。 8811967.com
他說:“華僑初期已經跟馬來人通商和作外交上的聯絡,但是他們一直到馬六甲王國奠定基礎後(成立於十四世,於公元1511年被葡萄牙人征服),才存有永久居留馬來亞的念頭。十七世紀開始,華僑在馬六甲的人口約三、四百人。
他還說:“華人與外商接觸,實際僅限於閩粵兩省的商港而已,甚至交際方面亦受限制。所以這並不是荷蘭人(於公元1641年進攻葡萄牙人,佔據馬六甲)吸引華人,實則是1786年,英人在馬來半島開辟殖民地時,華人才受歡迎。
老照片说故事:貧民窟的華人
居住在城市的華人,有較多工作機會,一些是從事小販工作,可是沒有地位,沒有權勢,只能靜靜的生活在那暗無天日的貧民窟裡。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12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12
老照片说故事:華人先移植樹膠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11
樹膠1877年先在新加坡種植,後來馬六甲華人陳齊賢進行移植,獲利甚豐,從此之後,英國人在半島大力種植樹膠,並引進大批華人從事割膠的工作。
8811967.com
這張老照片說明當年人們種植膠樹的情景,放一把火,然後整土,接著是育苗。
其實,華人對促進大馬樹膠業的發展,貢獻良多,也洒下許多血汗。
8811967.com
這張老照片說明當年人們種植膠樹的情景,放一把火,然後整土,接著是育苗。
其實,華人對促進大馬樹膠業的發展,貢獻良多,也洒下許多血汗。
老照片说故事:豬仔醜惡的名字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10
這是一群不知道是不是有明天的豬仔,被人賣到南洋,處境十分凄涼,生活環境惡劣,生命有如朝露。
8811967.com
有一些報導足以說明他們當年生活的慘狀:話說一個山場僱用50名豬仔前往墾殖,半年內能生存者只有2人,後來續招50人,再過半年,可以種植胡椒時,能活下去者僅存14人。
可是,正是他們當年辛勤的付出,才有後來一個嶄新的局面。當年被販賣的豬仔人數極多,因而有人推測,你我之間的祖先可能也是豬仔之一。
8811967.com
有一些報導足以說明他們當年生活的慘狀:話說一個山場僱用50名豬仔前往墾殖,半年內能生存者只有2人,後來續招50人,再過半年,可以種植胡椒時,能活下去者僅存14人。
可是,正是他們當年辛勤的付出,才有後來一個嶄新的局面。當年被販賣的豬仔人數極多,因而有人推測,你我之間的祖先可能也是豬仔之一。
老照片说故事:马來西亞華人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08
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思潮的演變,是必須從歷史事件去追溯。由於華人幫派林立,思想繁雜,要全面的剖釋思潮的發展是極其困離的,也無從下手。
鑑於資料有限,這套長篇系列只能略分幾個層次概述,掛一漏萬及主觀上的錯誤,在所難免。
華人移居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是很早的事。例如姚丹(木+丹)著《馬來亞華僑史綱要》一書中指出,在唐代末葉以迄五代,華人流寓蘇島者已多,散居馬來半島者,亦為數不少。如自稱為唐人即為一口傳證據。
8811967.com
不過,《馬來亞華僑史》的作者維特巴素博士則認為,十四世紀馬六甲王國成立後,華人的移居比較規模化,而在1511年葡萄牙佔領馬六甲後,華人才存有永久居留的意念。但是截至十七世紀,華人在馬六甲的人口不過三、四百名。(註:荷蘭人於1641年打敗葡萄牙,佔領馬六甲。)
延至十八世紀中葉,居住在馬來亞約華人總數只是數千人。他們多是商人和礦工。在這初期移殖階段,他們亦有與馬來婦女、暹羅、馬達(BATAK)和巴里(BALI)婦女通婚,在馬來亞首次誕生第二代的華人子弟。
這些早期留居在馬六甲的華人,終於成為一個“巴巴”(BABA)社會,較後這類的社會也在檳城和新加坡順序建立起來。
根據1980年3月發表的“中央銀行”季刊的數字顯示:我國人口迄至1979年達1325萬人,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人口佔54.7%,華人34.2%,印度人9%及其他2.1%。
由此可見,華人是組成大馬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種族。在馬來西亞建國的過程中,貢獻良多。但是,華人在多元種族社會中面對的問題,在獨立以後越加累積,以致在今天有許多華人對前途產生憂慮。
8811967.com
要瞭解和探討這個問題,有必要回顧華人南來的歷史,以及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華人地位的演變。本文將集中在政治方面,闡述華人對政治的態度與心貌。
據中國“漢書”記載,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即與馬來西亞過海陸交通,發展關係。唐宋時期,關係又進一步發展。在廣州、杭州和泉州等地也設立布舶司,專事處理對外貿易。
直到公元十五世紀,馬六甲王國的興起,馬中關係更為密切,最膾炙人口的有鄭和七次下西洋、五次航行到馬六甲,受到熱情招待,至今仍傳為佳話。
由中國董方祖撰寫的“馬中友誼的新發展”一文中,也提到在十五世紀末“一些中國人開始移居馬來半島從事商業和各項生產活動,和當地人民融洽在一起,和睦相處,共同辛勤勞動,開發資源,為發展馬來西亞的民族經濟作出了貢獻。”
鑑於資料有限,這套長篇系列只能略分幾個層次概述,掛一漏萬及主觀上的錯誤,在所難免。
華人移居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是很早的事。例如姚丹(木+丹)著《馬來亞華僑史綱要》一書中指出,在唐代末葉以迄五代,華人流寓蘇島者已多,散居馬來半島者,亦為數不少。如自稱為唐人即為一口傳證據。
8811967.com
不過,《馬來亞華僑史》的作者維特巴素博士則認為,十四世紀馬六甲王國成立後,華人的移居比較規模化,而在1511年葡萄牙佔領馬六甲後,華人才存有永久居留的意念。但是截至十七世紀,華人在馬六甲的人口不過三、四百名。(註:荷蘭人於1641年打敗葡萄牙,佔領馬六甲。)
延至十八世紀中葉,居住在馬來亞約華人總數只是數千人。他們多是商人和礦工。在這初期移殖階段,他們亦有與馬來婦女、暹羅、馬達(BATAK)和巴里(BALI)婦女通婚,在馬來亞首次誕生第二代的華人子弟。
這些早期留居在馬六甲的華人,終於成為一個“巴巴”(BABA)社會,較後這類的社會也在檳城和新加坡順序建立起來。
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從中國南來定居,而後形成的一個帶有中華民族血統的民族,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其他種族共同生活,共同效忠於這個國家。
由於歷史發展的結果,馬來西亞的華人直到今天,仍然構成一個華人的社會,有自己的生活習俗及文化、教育等。在東南亞的區域中,除了新加坡之外,馬來西亞的華人應屬於最多人數的一環。根據1980年3月發表的“中央銀行”季刊的數字顯示:我國人口迄至1979年達1325萬人,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人口佔54.7%,華人34.2%,印度人9%及其他2.1%。
由此可見,華人是組成大馬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種族。在馬來西亞建國的過程中,貢獻良多。但是,華人在多元種族社會中面對的問題,在獨立以後越加累積,以致在今天有許多華人對前途產生憂慮。
8811967.com
要瞭解和探討這個問題,有必要回顧華人南來的歷史,以及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華人地位的演變。本文將集中在政治方面,闡述華人對政治的態度與心貌。
據中國“漢書”記載,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即與馬來西亞過海陸交通,發展關係。唐宋時期,關係又進一步發展。在廣州、杭州和泉州等地也設立布舶司,專事處理對外貿易。
直到公元十五世紀,馬六甲王國的興起,馬中關係更為密切,最膾炙人口的有鄭和七次下西洋、五次航行到馬六甲,受到熱情招待,至今仍傳為佳話。
由中國董方祖撰寫的“馬中友誼的新發展”一文中,也提到在十五世紀末“一些中國人開始移居馬來半島從事商業和各項生產活動,和當地人民融洽在一起,和睦相處,共同辛勤勞動,開發資源,為發展馬來西亞的民族經濟作出了貢獻。”
老照片说故事:身家少得可憐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05
8811967.com
8811967.com
當年南來的華人,全是單身漢,沒有其他人伴隨,生活簡單,這就是他們棲身之所,全部的身家就是這些東西,大部份操勞一生,最初是默默而來,最後是默默而終。
老照片说故事:矿工多华人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04
早年我國的物產,除樹膠外,其次為錫米,華人從事採礦業者甚多,不過,大部份集中在北馬一帶。
8811967.com
華人礦工在採礦時的情形,工作條件差,工資低,沒有任何福利可言。
8811967.com
華人礦工在採礦時的情形,工作條件差,工資低,沒有任何福利可言。
老照片说故事:簡陋的帆船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02
19世紀,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越洋過海靠的就是簡陋的帆船,沒有導航儀器,依靠的是自然風向,充滿風險,沒有任何保障。
8811967.com
華人先輩就憑這種交通工具闖到南洋來,一切都是未知數。
8811967.com
華人先輩就憑這種交通工具闖到南洋來,一切都是未知數。
老照片说故事:华工南下的緣由
资料来源:http://www.tapah.com/politics.php?ppr=remembers_01
華人大部份是從中國南方的褔建與廣東等地移居到本地,當年他們飄洋過海南下,主要的原因是: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導致的戰亂,腐敗的統治引發的飢荒,加上病疫橫行及其他種種天災人禍,造成民不聊生,只好離家遠走,希望在天的另一方,能夠找到一個新天地。
當時,滿清統治下的中國,一群衣不蔽體的女乞丐在街上行乞,此情此景,也許能解答為甚麼我們華人要南來的原因了
(马六甲)估俚街口隆安茶室(转载)
资料来源:http://news.sinchew.com.my/node/250933?tid=15
這是一條適合花大半天時間,漫無目的、遊手好閒、走走停停的老街。
短短約百五米,沿途還真的沒甚麼“好看”。一位老婦見我拿相機來回蹓躂多遍,好奇問我有這麼多東西好拍咩?於是我們站在巷子旁開始天南地北的聊了起來,如映畫般倒退她70多年來的街上所見,看看手錶,卻已過了好幾盞茶的時間。或走進估俚街1號的峰山宮去找老估俚聊天,聆聽只剩下兩顆門牙的他說昔日江湖裡的碼頭風雲;或對一幢幢開始蠢蠢欲動,想要改頭換面修復為民宿客棧的荷蘭式老房子發呆;或走進漢日拔墓旁的深邃巷弄,去探訪那位愛喝兩杯,練就一身製作木桶絕技的古墓派高人,向他訂做一個蒸椰漿飯的小木桶;或到金發餅家買筒新鮮出爐的永春香餅或豆沙餅邊走邊吃;或站在古樸的金店前看時間在打盹的老婆婆身上一寸寸流逝;或走進仍提供鍍金鍍銀服務的老銀器店裡,找件鍍上歲月的紀念品……
時間在這裡彷彿是沒有重量的,有重量的經已沉澱在歷史深處,等我們花時間去逐一領會感受。
回過頭,應當有人會問:這條街為何稱作估俚街呢?
估俚,是福建方言的寫法,廣東人稱之“咕喱”,中文寫成“苦力”,馬來文則寫作Kuli,是英文coolie的音譯;泛指舊時印度及中國的無技術廉價勞工,通常在碼頭及工地負責搬運裝卸的粗重工作。根據老一輩的說法,從前這一帶就住了許多華人估俚,以及當馬夫的亞齊人和印度人等,屬於苦力集中地,因此才命名為估俚街(Jalan Kampung Kuli)。
假如逛估俚街而沒走進峰山宮去感受昔日估俚的崢嶸歲月,那可說是白逛了。
峰山宮前身為“洪順堂”,早期是個幫會組織,集估俚間(碼頭工友組織)、神廟及鴉片格(供會員吞雲吐霧)於一身;與荷蘭街8號的“協發”及板底街17號的“龍山”並列為古城三大估俚間。據稱當年3派人馬經常為了爭奪地盤而劍拔弩張,血腥難免。後來經管理“協發”的敦陳禎祿調解,才達成協議,各取堂號中的一字組成“協龍順”,以“洪順堂”為總部;並在1947年組成“碼頭工友聯合會”,會所設在吉靈街,此後平均分配所有搬運工作,估俚得以和平共處。
根據資料,碼頭工友聯合會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仍有固定會員一百多人,後因碼頭搬遷,搬運工作又以機器取代,所以在工作量大幅度減少下,估俚紛紛改行,最終於2000年宣佈解散。
走入峰山宮要看甚麼呢?除了多面珍貴的堂號匾額,當年估俚坐在上面抽鴉片及底下匿藏的暗隔,都不禁教人掉入無邊的江湖遐想;而掛在牆上的一張1950年由英殖民政府發出的住戶登記書,上面所寫的估俚資料,更是一頁時間的遺書啊!
在估俚街與交界吉靈街,有間超過70年歷史的隆安茶室。
原先是間亞答棚茶寮,1960年才建成現在的模樣。提及昔日風景,是想讓大家與歷史接軌,由於茶寮所在地正好處於估俚街口,與門牌1號的估俚間“洪順堂”斜斜對望,同排隔兩間又是“協龍順”碼頭工友聯合會的舊址,可以想像當年這裡是多麼的市井江湖,估俚群集,瞬間總教人下意識的倒退至懷舊紀錄片裡的黑白情境。
現任店主王春朝先生10歲那年隨祖母從海南島南來,據他所說,當年在家鄉根本就未曾喝過咖啡和聽過咖椰醬,來到古城祖父的咖啡店工作時才開始接觸這些很南洋的食物!一晃眼已是半世紀以前的如煙往事了。店主的祖父王天堯先輩早年來到古城後,也是跟隨同鄉住在打金街的積昌號,曾賣過沙爹、海南粥,後來於1938年才在估俚街口開了這間隆安茶室,賣起海南咖啡。
許多人一聽到海南咖啡,都會以為它是早年海南先輩從海南島帶來南洋的。其實不然,根據史料,海南島上的咖啡,最早是由文昌華僑從南洋帶回當地種植,歷史大約可追溯至上世紀初。事實上,倒是由於早年海南先輩的職業關係,即在洋人及富裕西化的娘惹峇峇家庭當幫傭或擔任廚師工作,而將這西洋飲食文化從洋人家庭給帶出民間,自成一套別具風格的本土Kopitiam文化!
有些人也以為咖椰是源自海南島的原鄉食譜,認為是海南話“攪椰”的讀音,與慢火燉煮咖椰時不斷攪動的動作相符,但根據許多老海南的記憶,卻是來到南洋後才初嚐此食,在原鄉根本未曾聽過!這與咖啡相同,雇主的飲食習慣多少影響早年海南人出來從事咖啡店時的經營模式,像把洋人早餐吃麵包喝咖啡的習慣,和他們根深柢固的下午茶文化給普羅大眾化,就是例子;而塗抹在麵包上的所謂“鴛鴦”,即咖椰(學自娘惹家庭)和牛油,顯而易見就是一次西式南洋化的漂亮接合!
一杯咖啡烏,一份塗抹“鴛鴦”的烤麵包或蒸麵包,再來兩粒生熟蛋,便是再本土不過的早餐了。此外,茶室內早午各有一攤鎮店之食,早上的鴨麵、魚片米粉和西刀魚丸湯,以及中午過後的海南沙爹,都曾經歷過崢嶸的估俚年代,記存遠去時代的集體味覺經驗。
(星洲日報/安樂茶飯‧林金城)
2013年12月9日星期一
巴生情,老抽味
《巴生情,老抽味!》
有人形容福建面是福建人代表食物。道理就像海南鸡饭一样,你根本无法在海南岛,找到南洋风味的海南鸡饭,你只能找到海南鸡,也就是文昌鸡!
福建人的美食,难道都与黑酱油有关吗?
不对啊!生抽和老抽是沿用广东地区的习惯性称呼而来,“抽”的意思为提取。而黑酱油则是在白酱油中加入焦糖,经过特殊手工制成。
就因为特殊,所以使用生抽也就是白酱油是中国南方人的习惯,中国北方人爱醋;这些发酵过程,柴油米盐酱醋茶,这些形容为蒜皮小事,日常所需的东西。
却是文化习惯。
很多人不知道,白酱油加糖加油,淋在饭上是何等可口。如果是猪油,你会更上一层味蕾!
其实也就是把生抽升华成老抽。这些食物对于文化,简直就是我们南洋人的一大特色!
可能是有文化交流的关系,你看全世界只有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卖肉骨茶这东西;问题是福建人传统美食猪脚醋,是古早的习惯,酱醋鸭就是福建永春人用酱油与醋,当然还有糖类做调味的东西,可能当年是比较穷,物质匮乏。
你如果比较北马,中马,甚至南马或新加坡的华人;你会发现吃东西习惯是完全不一样。北马槟城有福建人,中马巴生福建人也最有,马六甲福建人不少,新加坡福建人更不在话下咧!
可是同样的肉骨茶,就算在中马,八打灵或吉隆坡一代,虽然有酱油调味,但是都不是使用大量的老抽!
为什么?说浅白一点,是永春人做怪,来到巴生的永春人特别多;而且他们文化习惯是与广府人是有交流的。所以,只有巴生的肉骨茶偏老抽味道,因为他们额外想念家人,想念故乡的酱醋鸭,肉骨茶是替代品啊!
有人说海南人来南洋最晚,所以进厨房;其实不对。广东人早在餐饮文化中是楚翘!
你看广东人融合客家人的面条,就知道细蓉是多精彩的一回事!
客家人是北方人,以前是面食的他们的习惯;当然是汤食的。问题是广东人到巴生做生意,不但迎合巴生人的口味,不习惯喝汤,就不给那么多,喜欢吃馄饨面,就把细蓉干捞!
我外公是客家人,但是却是最早在巴生懂得制作馄饨面,用竹竿打面的。后来,技艺交给了他的外家舅子,现在他们还是卖云吞面为主要收入。
所以,发现客家人遇到广东人的乐趣,就是习惯变,喜欢变,懂得变。如果没有加入猪油,云吞面只是酱油捞酱油,加了大量的胡椒,也只有靠汤来弥补。可是,巴生的福建永春人就是喜欢吃黑酱油的。
说真的,他们的味蕾并没有清晰分辨,其实云吞面的美妙的干捞是如何获得的?依靠面条吸收了浓汤,所以浓汤是独门秘方;依据云吞面细滑坚韧的口感,当然是一种至高的享受!
所以,一家好吃的干捞面取代了细蓉的吃法,更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疆界;一道只有巴生人特别喜欢的味道,到麻坡芙蓉是没有酱油,到新加坡这些海南人被西方人影响的地方变成甜酱,到了北马,根本就是白白的,毫无黑酱油。
云吞面到了东马是叫哥罗面!其实都一样是干捞,问题不一样的就是吃法的差别。
所以福建面是中马独有的,并且是猪油渣与炭火掌控的。更重要的就是黑酱油选择的牌子与味道,可以说煮福建面,最不地道的味道就是有人加了糖,问题是人家师父是怎样叫,徒弟根本不知道,福建面必须依据老抽也就是黑酱油的味道做调配,所以,稍许的糖难免,老抽煮久偏苦,下糖是挽救,但是千万不可以强过黑酱油的原味!
这点,许多煮福建面的师傅们,就是没留意,所以“ 巴生情,老抽味”!
你知道好吃不好吃的福建面,最不能骗就是巴生福建人的口,一种偏执于古早味道的执着。
有人形容福建面是福建人代表食物。道理就像海南鸡饭一样,你根本无法在海南岛,找到南洋风味的海南鸡饭,你只能找到海南鸡,也就是文昌鸡!
福建人的美食,难道都与黑酱油有关吗?
不对啊!生抽和老抽是沿用广东地区的习惯性称呼而来,“抽”的意思为提取。而黑酱油则是在白酱油中加入焦糖,经过特殊手工制成。
就因为特殊,所以使用生抽也就是白酱油是中国南方人的习惯,中国北方人爱醋;这些发酵过程,柴油米盐酱醋茶,这些形容为蒜皮小事,日常所需的东西。
却是文化习惯。
很多人不知道,白酱油加糖加油,淋在饭上是何等可口。如果是猪油,你会更上一层味蕾!
其实也就是把生抽升华成老抽。这些食物对于文化,简直就是我们南洋人的一大特色!
可能是有文化交流的关系,你看全世界只有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卖肉骨茶这东西;问题是福建人传统美食猪脚醋,是古早的习惯,酱醋鸭就是福建永春人用酱油与醋,当然还有糖类做调味的东西,可能当年是比较穷,物质匮乏。
你如果比较北马,中马,甚至南马或新加坡的华人;你会发现吃东西习惯是完全不一样。北马槟城有福建人,中马巴生福建人也最有,马六甲福建人不少,新加坡福建人更不在话下咧!
可是同样的肉骨茶,就算在中马,八打灵或吉隆坡一代,虽然有酱油调味,但是都不是使用大量的老抽!
为什么?说浅白一点,是永春人做怪,来到巴生的永春人特别多;而且他们文化习惯是与广府人是有交流的。所以,只有巴生的肉骨茶偏老抽味道,因为他们额外想念家人,想念故乡的酱醋鸭,肉骨茶是替代品啊!
有人说海南人来南洋最晚,所以进厨房;其实不对。广东人早在餐饮文化中是楚翘!
你看广东人融合客家人的面条,就知道细蓉是多精彩的一回事!
客家人是北方人,以前是面食的他们的习惯;当然是汤食的。问题是广东人到巴生做生意,不但迎合巴生人的口味,不习惯喝汤,就不给那么多,喜欢吃馄饨面,就把细蓉干捞!
我外公是客家人,但是却是最早在巴生懂得制作馄饨面,用竹竿打面的。后来,技艺交给了他的外家舅子,现在他们还是卖云吞面为主要收入。
所以,发现客家人遇到广东人的乐趣,就是习惯变,喜欢变,懂得变。如果没有加入猪油,云吞面只是酱油捞酱油,加了大量的胡椒,也只有靠汤来弥补。可是,巴生的福建永春人就是喜欢吃黑酱油的。
说真的,他们的味蕾并没有清晰分辨,其实云吞面的美妙的干捞是如何获得的?依靠面条吸收了浓汤,所以浓汤是独门秘方;依据云吞面细滑坚韧的口感,当然是一种至高的享受!
所以,一家好吃的干捞面取代了细蓉的吃法,更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疆界;一道只有巴生人特别喜欢的味道,到麻坡芙蓉是没有酱油,到新加坡这些海南人被西方人影响的地方变成甜酱,到了北马,根本就是白白的,毫无黑酱油。
云吞面到了东马是叫哥罗面!其实都一样是干捞,问题不一样的就是吃法的差别。
所以福建面是中马独有的,并且是猪油渣与炭火掌控的。更重要的就是黑酱油选择的牌子与味道,可以说煮福建面,最不地道的味道就是有人加了糖,问题是人家师父是怎样叫,徒弟根本不知道,福建面必须依据老抽也就是黑酱油的味道做调配,所以,稍许的糖难免,老抽煮久偏苦,下糖是挽救,但是千万不可以强过黑酱油的原味!
这点,许多煮福建面的师傅们,就是没留意,所以“ 巴生情,老抽味”!
你知道好吃不好吃的福建面,最不能骗就是巴生福建人的口,一种偏执于古早味道的执着。
华人汉朝就移民到登嘉楼
馬來西亞華人移民史,是一部好像“逃婚”的历史。
逃婚,是由于个人的关系;但是移民是与国家出现关系上的脱离。
很多人不知道,马来西亚最早的中国移民是谁?
那个人是在汉朝时代,日南郡朱吾县的居民。
由于,不满当时汉朝的苛政,这一带的居民在公元前220年更早时候,就跑掉了!
他们到的地方叫“屈都昆”,马来语Kuala Dungun。也就是登嘉楼(丁加奴)。
很夸张!这些人到那么远的地方!
《康泰吴时外国传》记载“从波辽国南去,到屈都乾国,土地有人民可二千余家,皆曰朱吾县民,叛居其中。都昆在扶南南三千余里,出藿香。”
http://zh.wikipedia.org/wiki/屈都昆
逃婚,是由于个人的关系;但是移民是与国家出现关系上的脱离。
很多人不知道,马来西亚最早的中国移民是谁?
那个人是在汉朝时代,日南郡朱吾县的居民。
由于,不满当时汉朝的苛政,这一带的居民在公元前220年更早时候,就跑掉了!
他们到的地方叫“屈都昆”,马来语Kuala Dungun。也就是登嘉楼(丁加奴)。
很夸张!这些人到那么远的地方!
《康泰吴时外国传》记载“从波辽国南去,到屈都乾国,土地有人民可二千余家,皆曰朱吾县民,叛居其中。都昆在扶南南三千余里,出藿香。”
http://zh.wikipedia.org/wiki/屈都昆
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
历史河畔为什么没有不一样的月光?
你们已经忘记可以在有河流的河畔,散步,在建筑鸟览,更忘记这些城南老街、巴生河左岸其实除了建筑,还可以有美食,音乐,甚至只是很浪漫的灯与一杯咖啡!
为什么彭亨井,故事里是鬼城,真实现实里头,也如此没落?
-------------------------------------
http://www.nanyang.com/node/247203?tid=639
巴生人心中两个议题浮现了出来:
一,巴生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市中心为何不断在颓萎?
二,巴生历史古迹、文化资源丰富,乡土美食肉骨茶更是大大有名,为何偏偏无法进化成一个像样的旅游胜地?
一位业者极度惋惜的说,一百多部巴士的外地旅客,吃过肉骨茶,觉得巴生没什么看头,便北上适耕庄去看稻田,或南下丹绒士拔去看海。准备吃一顿海鲜再回家。
然而,他们就是不会想到在巴生――特别是城南老街、巴生河左岸――逗留哪怕一两个小时,看看白宫、观音亭、圣母院、阿都拉仓库、马哈荻城堡……,想想曾在这土地发生的多少事,塑造了今日的马来西亚。
把美食与观光产业创意地结合上来,其实就是复活巴生老街的生命力。
旧街场变成能量场
逻辑很简单:老街再造,让美食、古迹、文物、历史、民俗、民宿等文化资源入驻,乡土经济就会因为内需蓬勃、游客光顾而重现光华。
老街再造,加上文化创意,旧街场就是经济竞争力的锻造场。国内的马六甲旧街場,大家熟悉,不说了,说一个台湾的个案吧。
克里夫主厨说,“当艺术与美食相遇时,你将感受到新享受主义。”把“美食”二字换上“老街”,整句话一样管用――不论是从街上走过,准备进那家店去消费;正窝在店里头消费;还是消费了,从街上走回来,实实在在都是很美好的享受。
为什么彭亨井,故事里是鬼城,真实现实里头,也如此没落?
-------------------------------------
http://www.nanyang.com/node/247203?tid=639
巴生人心中两个议题浮现了出来:
一,巴生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市中心为何不断在颓萎?
二,巴生历史古迹、文化资源丰富,乡土美食肉骨茶更是大大有名,为何偏偏无法进化成一个像样的旅游胜地?
一位业者极度惋惜的说,一百多部巴士的外地旅客,吃过肉骨茶,觉得巴生没什么看头,便北上适耕庄去看稻田,或南下丹绒士拔去看海。准备吃一顿海鲜再回家。
然而,他们就是不会想到在巴生――特别是城南老街、巴生河左岸――逗留哪怕一两个小时,看看白宫、观音亭、圣母院、阿都拉仓库、马哈荻城堡……,想想曾在这土地发生的多少事,塑造了今日的马来西亚。
把美食与观光产业创意地结合上来,其实就是复活巴生老街的生命力。
旧街场变成能量场
逻辑很简单:老街再造,让美食、古迹、文物、历史、民俗、民宿等文化资源入驻,乡土经济就会因为内需蓬勃、游客光顾而重现光华。
老街再造,加上文化创意,旧街场就是经济竞争力的锻造场。国内的马六甲旧街場,大家熟悉,不说了,说一个台湾的个案吧。
克里夫主厨说,“当艺术与美食相遇时,你将感受到新享受主义。”把“美食”二字换上“老街”,整句话一样管用――不论是从街上走过,准备进那家店去消费;正窝在店里头消费;还是消费了,从街上走回来,实实在在都是很美好的享受。
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吧生彭亨井——华文学校的发源地
吧生彭亨井——华文学校的发源地
“这条街的一大特色是学校特别多,包括中华女校、中华小学、中华国中、中华独中和一间国小,大部分学府的校史悠久。所以,这条街道少说也超过100年。”
这句话,说在居民嘴巴可以说铿镪有力;你以为彭亨井很大,你如果体力好,跑一圈,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光华独中在1958年改借位于巴生彭亨井之广东会馆为临时校舍,但是学生人数接近三百人,而且聘请的是前中国国立大学教授王秀南先生成首任校长。
当然,光华独中是首办高中的吧生唯一华文学校。
不得不谈,“福建公所”改名为“闽南公所”的福建会馆的一段历史,于 1965 年购置彭亨井土地一段,面积为五万八千一百五十三平方尺,而“闽南公所”也曾经借给巴生中华使用。
彭亨井的范围虽然不大,从火车头贯通至如今的中华女校和中华独中处。
可以说是学校密布来形容!
如果你找到那一区的位置与整个彭亨井的面积来量一量!
吧生人办教育的心与贡献,不是盖!
需要多达整个社区倾全力才能把教育英才的大业办起来!
你会惊讶,其实居民人数并没你想象多,但是当年出钱出力的习惯是吧生出名的。
“这条街的一大特色是学校特别多,包括中华女校、中华小学、中华国中、中华独中和一间国小,大部分学府的校史悠久。所以,这条街道少说也超过100年。”
这句话,说在居民嘴巴可以说铿镪有力;你以为彭亨井很大,你如果体力好,跑一圈,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光华独中在1958年改借位于巴生彭亨井之广东会馆为临时校舍,但是学生人数接近三百人,而且聘请的是前中国国立大学教授王秀南先生成首任校长。
当然,光华独中是首办高中的吧生唯一华文学校。
不得不谈,“福建公所”改名为“闽南公所”的福建会馆的一段历史,于 1965 年购置彭亨井土地一段,面积为五万八千一百五十三平方尺,而“闽南公所”也曾经借给巴生中华使用。
彭亨井的范围虽然不大,从火车头贯通至如今的中华女校和中华独中处。
可以说是学校密布来形容!
如果你找到那一区的位置与整个彭亨井的面积来量一量!
吧生人办教育的心与贡献,不是盖!
需要多达整个社区倾全力才能把教育英才的大业办起来!
你会惊讶,其实居民人数并没你想象多,但是当年出钱出力的习惯是吧生出名的。
池龙是纪念巴生先贤
如果你是巴生人,你绝对听过“池龙”,池龙是个人名。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池龙”是纪念巴生先贤!
读下“先贤”池龙的部分资料。
池龙,女性,来自万津,客家人,1939年抗战时期,曾捐助中国歌唱团来马筹款救济祖国同胞活动,捐款3000令吉,巴生区以他命名的地点包括巴生港口池龙花园、班达马兰池龙花园及巴生池龙大厦(现已改名)。
池龙,是以建筑业白手起家,在巴生当年也有不少的产业。
收集资料其实我也是一点点收的例如:雪兰莪瓜拉冷岳客家公会是已故童府池龙老太夫人慷慨捐献,位于万津直落昆仑路一间
双层店铺(No.26, Jalan Telok Bunut, 42700 Banting )创会的会所;当然人与家族有兴衰,不过二次大战她是贡献良多,没有这些人其实可能还在日治。
池龙,其实就是曾拥有半个万津的头家嫂!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池龙”是纪念巴生先贤!
读下“先贤”池龙的部分资料。
池龙,女性,来自万津,客家人,1939年抗战时期,曾捐助中国歌唱团来马筹款救济祖国同胞活动,捐款3000令吉,巴生区以他命名的地点包括巴生港口池龙花园、班达马兰池龙花园及巴生池龙大厦(现已改名)。
池龙,是以建筑业白手起家,在巴生当年也有不少的产业。
收集资料其实我也是一点点收的例如:雪兰莪瓜拉冷岳客家公会是已故童府池龙老太夫人慷慨捐献,位于万津直落昆仑路一间
双层店铺(No.26, Jalan Telok Bunut, 42700 Banting )创会的会所;当然人与家族有兴衰,不过二次大战她是贡献良多,没有这些人其实可能还在日治。
池龙,其实就是曾拥有半个万津的头家嫂!
吧生彭亨井——看陆佑的眼光!
开了博客,一直想替吧生至少一条老街说起。
原本,太平街是我首选!
或许,不没落,对于没失去,没感觉的人。反倒,历史总是这样,是历史选择了你,你越没落,越有段故事,越值得谈!
与柴埕一样,彭亨井是一条巴生非常特别的老街道。
彭亨井,早期叫“Jalan Raja East”,截至80年代才易名“Jalan Raya Timur”。
彭亨井,或者当年当地的真有一口井吧?如果有,当地人也无法告诉你确实的地点。彭亨井最特别的,应该可以说,它仍留下许多残旧的战前建筑物,或一些厮守在老商店的业者和老人,又或者蕴藏古老的行业。
其实,四五十年代日战的是彭亨井最繁盛时代,街道两旁的店铺楼上,一个小单位就住上10人,好像《七十二家房客》一样。
无它,拉也迪目路(Jalan Raya Timur,俗稱彭亨井)就和火车站路交接。人流肯定特别多!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南来找生活的华人,起初散居巴生数个地区,后来都喜欢搬到彭亨井。巴生主要分成三大区域,即巴生港口区、巴生南区和巴生北区。
巴生南区的彭亨井路是巴生老街区里的另一条百年老街,今天还留着约四十间二战前的建筑物。
有趣的如果你随便指这些建筑物,当年谁的产业?
你就会听到一个响铛铛的名字!
陆佑,广东人,著名华侨实业家。
有些夸张的可以说当地的产业都曾经属于他;如果不是后来他子孙移民国外,许多老巴生不断的从他们手中买过来陆佑的产业,今日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眼光!
唉,一时的繁华,一时的没落!
但是如今整个战前的建筑物的命运,其实是落在旅游业,只是大家是不是有如此的眼光,让“它”彭亨井的“复燃”!
原本,太平街是我首选!
或许,不没落,对于没失去,没感觉的人。反倒,历史总是这样,是历史选择了你,你越没落,越有段故事,越值得谈!
与柴埕一样,彭亨井是一条巴生非常特别的老街道。
彭亨井,早期叫“Jalan Raja East”,截至80年代才易名“Jalan Raya Timur”。
彭亨井,或者当年当地的真有一口井吧?如果有,当地人也无法告诉你确实的地点。彭亨井最特别的,应该可以说,它仍留下许多残旧的战前建筑物,或一些厮守在老商店的业者和老人,又或者蕴藏古老的行业。
其实,四五十年代日战的是彭亨井最繁盛时代,街道两旁的店铺楼上,一个小单位就住上10人,好像《七十二家房客》一样。
无它,拉也迪目路(Jalan Raya Timur,俗稱彭亨井)就和火车站路交接。人流肯定特别多!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南来找生活的华人,起初散居巴生数个地区,后来都喜欢搬到彭亨井。巴生主要分成三大区域,即巴生港口区、巴生南区和巴生北区。
巴生南区的彭亨井路是巴生老街区里的另一条百年老街,今天还留着约四十间二战前的建筑物。
有趣的如果你随便指这些建筑物,当年谁的产业?
你就会听到一个响铛铛的名字!
陆佑,广东人,著名华侨实业家。
有些夸张的可以说当地的产业都曾经属于他;如果不是后来他子孙移民国外,许多老巴生不断的从他们手中买过来陆佑的产业,今日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眼光!
唉,一时的繁华,一时的没落!
但是如今整个战前的建筑物的命运,其实是落在旅游业,只是大家是不是有如此的眼光,让“它”彭亨井的“复燃”!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