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6日星期一

巴生南部新地标

在莎阿兰KESAS大道走尽往巴生,未来将发展两个复合式商圈与一WCT LAND在巴生Bukit tinggi 2最后一块房屋计划。

http://www.wct.com.my/property/projects.aspx?p=14&c=11&s=2

WCT LAND在Bukit tinggi 2 AEON 购物广场背向jalan banting增建了The Landmark, Bukit Tinggi 2, Klang South 里头是共管服务公寓还有商业办事处与商圈等。里头有20座零售办公楼,还有两座9层楼高的办公大楼,外加一底层停车场,与五层的停车场空间。整个建筑与Bukit tinggi 2 AEON 购物广场是连接的。




WCT LAND也在莎阿兰KESAS大道走尽往巴生的前头继续发展屋业。

在WCT LAND屋业计划旁,有着隔邻的SAZEAN BUSINESS PARK


SAZEAN BUSINESS PARK是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在巴生谷的心脏位置。未来将成为巴生南的第一个综合行政及商业枢纽。拟议的发展将是永久业权及商业用地,已批准的总体开发计划,其中包括88台高端4,6和8层高的办公室,铺一个私人专科医院及修剪整齐的8英亩的湖泊。主要建筑将分成6座国际购物中心,建在一个14英亩的土地,面向一个湖的景色,整个计划位于莎阿兰KESAS大道与jalan johan setia之间,里头将有购物商场与私人医院,更有私立医院与共管公寓等

http://www.sazeanbusinesspark.com/


距离SAZEAN BUSINESS PARK在莎阿兰KESAS大道往巴生一公里外更增加了一商业中心ONE KESAS@KLANG

http://onekesas.com/

One Kesas@Klang



2013年8月25日星期日

Masjid India Klang 吧生印矞回教堂的原貌

photo
Masjid India Klang ( Klang Indian Mosque) in Little India, Jalan Tengku Kelana, Klang. The building had since been demolished to make way for a new, modern mosque about two months ago.So that makes it all the more a valuable capture! / 吧生印裔回教堂坐落在小印度林茂街。此间回教堂(或称清真寺)已经被拆除装修。旧貌肯定会大幅度地消失了。此张相片因而更加可贵。

资料来源:
http://www.flickr.com/photos/tianyake/314921799/in/set-72157594378287808
 
这是1904年时候的样子
 
 现在的样子是:
 

Pulau Ketam吉胆岛的历史


更多图文见:
http://www.pulauketam.com/v3/about/background/

Long time ago, Pulau Ketam was desolated, small island full of “Mangrove Swamps” and famous for its crabs. Three Hainan fishermen from Bagan Hainan, Port Klang, were the first to arrive at Pulau Ketam catching crabs for their living. At first, the came and returned to Port Klang daily. The journey took almost a day. A few month later, they built a small house to stay over nights. They rowed back to Port Klang the second day selling crabs and buying daily sundries it return. After that, they had decided to stay permanently.
In 1883, the population increased almost to hundred. The Major activities were catching crabs, fishes and prawns. Some of them built sundries shops, and fish dealer shops. As time past, popula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Hokkien and Teochew Group also came to this island to earn their living. They stayed at Jalan Besar, Sungai Dalam and Bagan Teochew. Wooden house name “Kongsi House” were built. (“Kongsi” Mean Sharing). Those who were than 20 “Kongsi House” in this island. Now, every villager had his own house, thus the “Kongsi House” became a history testimony.
Since Tanah Melayu was conquered by Japanese, a lot of people flee to Pulau Ketam, because it was safe and peace from war. So the population boomed. At the time, “Hai Ann Ferry” company provided ferry Services to the population.
In 1950′s, the diesel engines and new fishing net had been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thus improving the fishing skill, increased the captures. The number of residents, houses, shops had increased tremendously. Soon, The Pulau Ketam Electric Company was built to provide electricity supply for this island.
From 1960′s to 1970′s, post office, primary school and the other basic facilities sprouted in this island as well.

早期,在吉胆岛捉鱼的渔夫采取每日捉鱼后就回到巴生港口的生活方式。开始吉胆岛是盛产螃蟹的地方,大部分当时从事渔业的人来自巴生港口的海南村。经过几个月渔夫们在岛上兴建小屋子,结果搬进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

在1883年,岛上居住的人已经上百人了。大家主要的工作仍是捕捉螃蟹,鱼类与虾。

一些人在岛上兴建商店,一些人也开始在岛上修补鱼网与渔船。

在这期间,岛上的人数不断增加。福建人与潮州人也开始搬进吉胆岛居住。

他们主要居住在大河,内河与潮州河。

那些用木材兴建的屋子,叫做“公司”屋子。当时这种“公司”屋子大约20间左右。

现在所有岛民都有各自的房子,那些“公司”屋子已经成为历史。

自从马来半岛被日军侵占。更多人移居到吉胆岛居住,自此,一家叫“海安浮渡”开始进行航运工作。

在1950年,使用柴油的渔船开始在吉胆岛使用,由于捕鱼技巧的改善,从事渔业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在各个领域庞大发展,电力公司也开始在岛上投入服务。

在六十到七十年代,岛上增添了邮政局与学校,各种设施日趋完善。

2013年8月24日星期六

肉骨茶的“茶”(安煥然)

肉骨茶的“茶”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65522

八度空間電視美食搜尋節目《好吃》,在上一集裡介紹巴生一間肉骨茶店,鏡頭拍攝到該肉骨茶店牆上的一張貼紙,上寫:

“肉骨茶名稱
閩南語辭典/古漢語文獻
“茶”──湯藥也!
肉骨+藥材熬成肉骨湯藥
就是肉骨茶”

若沒留意這張小貼紙,你還不會有所察覺,這肉骨茶名稱的小考,竟已是顛覆了過去我們對肉骨茶的認識。

是的,肉骨茶是本地美食,但對其為何叫“肉骨茶”,卻難以說出個原由來,尤其是我們吃肉骨茶,整碗肉骨湯藥裡怎麼會與“茶”扯上關係呢?

無庸置疑,肉骨茶是一道藥膳。周長楫、周清海編《新加坡閩南話詞典》記說:“肉骨茶,一種藥膳。新馬地區風味小吃之一。用中藥的當歸、黨參、豆蔻、桂皮、小丁香等加上八角茴香、冰糖等,跟排骨加水一起熬煮而成。”但是由於在“吃的時侯配以白飯、油條和鐵觀音之類的功夫茶,所以把這種食物叫做‘肉骨茶’。‘肉骨茶’是并列結構,即‘肉骨’和‘茶’。”

這大概是傳統我們對肉骨茶的認識:肉骨是肉骨,茶是茶;肉骨加茶,一邊吃肉骨一邊喝茶。然而,像這樣的論說,擅于美食書寫的林金城已有所質疑。他在〈尋找肉骨茶的起源〉一文中,就曾指出:“肉骨茶之命名,如果你認為是邊吃肉骨邊喝茶的緣故,那就錯了。”因為即使是在中國福建原鄉,也根本沒有這種吃法或稱法,來到新馬也不會無端地取個新詞的。很可惜,金城兄在文中沒有從“茶”的疑惑中再去深入地尋找答案。

對於肉骨茶的命名眾說紛紜,也導引出“肉骨地”、“肉骨鄭”的說法,莫衷一是。或許各有道理,但如果從古代漢語,或是保留有不少古代漢語的閩粵方言中去求索“茶”的多重意思,我們會有新的發現

4月21日,南方沙龍陳漱石開講《跨文化的驚艷:族群文化與民系認同的省思》,沙龍講座一開始,陳漱石就以“肉骨茶”名稱由來,提出了一個我們的治學方法問題。他說:“肉骨茶,即肉骨湯藥;茶即是湯藥,簡單明瞭。你如果不相信,去查查方言字典。”

初聽這一說法,先是一楞。為求證,還是乖乖查字典去。南方學院圖書館有本《福州方言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查“茶”:“中藥”。“熬茶”:“熬中藥”。

怕只是孤證,手頭文獻資料仍不足夠。我又通過在中國和新加坡的學生,請他們幫忙查找其他方言字典。一本由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復旦大學和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合作編纂的《漢語方言大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99),其頁3888“茶”一條,在漢語方言中共有6種解釋,其中粵語、閩語:“茶作湯藥解”。而閩語“茶湯”,泛指茶水,有時指湯藥。

另,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之頁2567,記說:廣東話的茶有湯藥的意思。“煲茶”就是煎藥的意思。還有“飲茶易過食藥丸”。另,柳州、溫州和雷州話的茶,都是湯藥的意思,是生病吃藥的避諱說法。

何以閩粵方言裡,茶作湯藥解?我的推測,這恐怕與古代漢語有關,而這其中又與茶的藥用相涉。鄭毅〈茶茗湯藥考〉指出,自漢至隋,茶已被當藥用。到了宋代,宋人更是認為茶即藥,湯亦藥也。中國歷代醫學家均有以茶為藥、以茶治病的經驗。歷代醫書也記有以茶和其他中草藥配合的藥茶方。宋代藥茶煮散相當流行。但所謂煮散,實際上是有相當一部分是以藥代茶的劑型。

這說法是相當有道理的。茶即湯藥的遺風,不論是代茶飲用,還是以藥代茶,君不見我們熟悉的“涼茶”、“仙草茶”、“菊花茶”嗎?不一定都與茶葉有關,而關鍵在於它就是一種“藥草茶”,主要是以植物性的藥材沖泡或熬煮的湯藥。

其實早在五十多年前,魯迅的弟弟周作人就曾懷疑過“茶”的意思非只是指清茶。他在《飯後隨筆》有篇〈茶湯〉的短文,就以《水滸傳》裡的王婆開茶坊,但是看她不大賣泡茶。從而推測,這茶坊所賣之“茶”恐有他指。周作人再指說,王婆招待武大娘子,“濃濃地點道茶,撒上些白松子胡桃肉”,顯然此道“茶”不是清茶,而應是一種好喝的什麼湯來的。

因而,與其人云亦云:肉骨怎樣去配對那一壺功夫茶,何不就從閩粵方言中去尋找古代漢語的豐富內涵。“肉骨茶”就是“肉骨湯藥”。而這也大概與肉骨茶較廣為人知的起源版本有某種契合的地方:早期閩人苦力撿藥材熬煮肉骨。煮好後,就蹲在後街大口大口的吃,肉骨是一味,而湯頭更是好料,吃了補身又“有力”,有精神體力應付一天的粗重工作。

這一趟關於肉骨茶的“茶”字探源,非只為嘴饞,而是涉及治學方法問題,頗有趣味,也頗為感慨,甚至也有點汗顏。

(星洲日報/邊緣評論‧安煥然)

第07期:巴生老街报









巴生老街故事(转载)

第3集 巴生老街故事
播映时间:18/11/2012 9pm Astro AEC (301)

巴生位于雪兰莪州的最西端,开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原是雪兰莪州的首府,在1880年被崛起的吉隆坡取代。巴生主要分成三大区域,即巴生港口区、巴生南区和巴生北区。第三集的《老街故事》将走访巴生港口区的军营路和柏林英路;巴生南区的火车站1路和彭亨井路以及巴生北区的黄梨街和太平街,聆听老乡里讲述记忆中的老巴生。
位于巴生港口区的军营路,因在英殖民时期设有军营而得名。英殖民时代,巴生华人主要从事港口运输的工作,所以港口一带聚集了许多修船厂。这一集,我们来到设在军营路的海运船厂,聆听汪宗荣先生诉说他与修船业之间的渊源故事。
在柏林英路上,我们找到了今年已82岁的林女女士,透过林女士的故事,我们依稀看见了当年码头工友们的生活作息,以及柏林英路数十年间的转变。
巴生南区临近巴生火车站,当地的两条老街也因此被取名为火车站路和火车站1路。这里,还保留着一排见证着巴生百年英殖民历史的古老建筑物,已开业九十余年的郁昌表行和超过八十年的华生钟表,正是火车站1路百年来的发展与转变的历史见证。
位于巴生南区的彭亨井路则是巴生老街区里的另一条百年老街,今天还留着约四十间二战前的建筑物。由于靠近巴生火车站,交通便利,因此成了许多华人进行商业活动的最佳选择之一,米粮和橡胶业是彭亨井路上早年盛行的其中行业。杨金章先生是如今仍在彭亨井路继续营业的少数商家,透过他的叙述,我们开始领悟到先辈们的经营智慧。
黄梨街位于巴生的东北部,因1922年华族先贤陈嘉庚在此地开设巴生黄梨厂而得名。这里有一家经营了六十多年的香烛店 - 顺宝贸易,老板林佛丰先生将和我们分享当年黄梨街的荣景。距离黄梨街约500米的太平街,是这里另一条著名的老街,因为聚集了许多的布庄,这里的华人习惯称它为"布庄街"。在太平街上,我们寻访了老街坊,也遇见了新生代,透过新旧两代人的故事,我们看见了巴生老街的旧时光,也为巴生老街的新活力而鼓舞。我们期望巴生老街区能在无法避免的发展洪流里,在新生代的坚持和努力下,重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更多图文见:



2013年8月23日星期五

陈年老照展示区(佳里论坛)

陈年老照展示区(佳里论坛)

里头有许多雪隆地区老照片

http://cforum.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4101

看这张图,你会想到是吉隆坡最繁华的地带吗?(武吉免登)老照片最有趣的就是发现..

六七十年代的巴生


巴生滨华中学的旗队在巴生加埔路游行,隐约仍可以看到今天仍存在的万发堂老店。


一众嘉宾与议员们走入巴生市区,从今天已经废止不通车的哥打桥朝黄梨街走去。


巴生滨华中学的铜乐队在巴生市区迈步表现。


谁的眼睛够利,能判断当时这里是现在巴生的哪里?


滨华中学旧校舍的教职员办公室


滨华中学旧校舍的教职员办公室,前排左如果没错应该是黄恕仁老师,背后左应该是戴丰富老师。
滨华中学旧校舍的教职员办公室,前排左如果没错应该是黄恕仁老师,背后左应该是戴丰富老师。(上图)

滨华中学颜金尧老师(左),旁为林鸿才老师(如果没记错),都是文史老师。(下图)

滨华中学颜金尧老师(左),旁为林鸿才老师(如果没记错),都是文史老师。

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

History Malaysia

British Malaya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1&Itemid=94

The Unfederated Malay States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4:the-unfederated-malay-states&catid=13:the-federated-and-unfederated-states&Itemid=97

The Unfederated Malay States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4&Itemid=97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3:the-straits-settlements&catid=9:the-straits-settlement&Itemid=93

The Malayan Emergency 1948-1960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2:the-malayan-emergency-1948-1960&catid=16:the-malayan-emergency&Itemid=100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Post-War Interregnum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1:the-japanese-occupation-and-post-war-interregnum&catid=14:the-japanese-occupation-and-post-war-interregnum&Itemid=98

The Early Kingdoms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0:the-early-kingdoms&catid=5:the-early-kingdoms&Itemid=89

The Alliance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9:the-alliance&catid=18:the-alliance&Itemid=102

Sarawak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8:sarawak&catid=12:sarawak&Itemid=96

North Borneo (Sabah)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7:north-borneo-sabah&catid=11:north-borneo&Itemid=95

Negotiating a new nation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6:negotiating-a-new-nation&catid=15:negotiating-a-new-nation&Itemid=99

Kedah Sultanate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4&Itemid=90

Malacca Sultanate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5:malacca-sultanate&catid=7:malacca-sultanate&Itemid=91

The Johor Sultanate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3&Itemid=92

First step to independence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9:first-step-to-independence&catid=39:road-to-independence&Itemid=114

Independence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2&Itemid=101

The Malayan Emergency 1948-1960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2&Itemid=100

Communists' role in securing independence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5:communists-role-in-securing-independence&catid=39:road-to-independence&Itemid=114

Political covenant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9:political-covenant&catid=39:road-to-independence&Itemid=114

Path to independence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8:path-to-independence&catid=39:road-to-independence&Itemid=114

The building of a nation

http://www.malaysiahistory.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the-building-of-a-nation&catid=39:road-to-independence&Itemid=114

雪華人文化中心鎮山寶‧巴生鄉團要還原2古物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164180

(雪蘭莪‧巴生)巴生鄉團聯誼會決定重新還原,日治時代在巴生被挖崛出土的兩樣古物――銅鐘和銅鼓,作為即將籌建的雪州華人文化中心的鎮山之寶。
  • 黃宏蔭展示兩幅巴生古物描繪圖,有計劃還原銅鼓和銅鐘,作為雪州華人文化中心日後的鎮山之寶。(圖:星洲日報)
該聯誼會主席黃宏蔭指出,日本人半個世紀前,曾在武吉拉惹發現3面銅鐘,其中一個銅鐘被帶到英國倫敦、一個置放在霹靂博物館,另一個下落不明。
他說,除此,日本人也在武吉古達發現一面銅鼓,唯經歲月侵蝕已剩下鼓面和不完整,目前被放在國家博物院。
他是今日(週五,6月11日)在該聯誼會與雪州行政議員劉天球針對華人墓地私營化和華人文化中心交流會時,如此表示。
黃宏蔭:請歷史專家考究描繪
黃宏蔭表示,該聯誼會目前己有粗略草圖,且計劃邀請專家詳細地加以描繪,還原兩樣古物面貌,將來安放在雪州華人文化中心。
“兩樣寶物的製造年代不詳,但依據專家考究,銅鐘和銅鼓圖案與越南和柬埔寨文化圖案相似,我們會請歷史專家加以考究。”
他表示,據他所知,日本考古專家對此非常有興趣,費神考究兩樣古物的由來。
另外,他也指出,該鄉誼會約定每年最少開3次會議,今年主要事務是等待雪州政府的兩大計劃,第一個是醞釀已久的雪州文化中心,聯誼會仍等雪州政府宣佈詳情和進展狀況,而第二個是等待去年年底投標的沙亞南義山計劃最新進展。
除此,談及中央政府反復無常的數項政策如交通罰款、外勞政策和統制品另申請執照,他吁請政府已先徵詢民意才落實政策,避免引起民間大反彈才急於亡羊補牢。
劉天球:3文化中心由社團籌建
劉天球表示,雪州華人文化中心和印度人文化中心已敲定地點,目前只待馬來人文化中心地點落定,即可讓3個文化中心一起象徵式展開動土儀式,由各社團所負責籌建工作。
他表示,凡事須顧及其他種族的感受,為了讓各族的文化中心儘快落成,雪州政府已催促馬來社團儘快確定興建馬來人文化中心地點。
同時,他也建議華人社團不妨多向世界著名的文物館取經,包括參考在世博會讓人驚艷的中國館特色。
雪政府購地開發義山
劉天球說,雪州政府現在已在沙亞南武吉日落洞一帶,覓得至少兩塊合適建墓園的地段,佔地約150英畝。
“我們已開始進行初步工作,出資購地開發義山;而且雪州大臣和數位雪州行政議員也有同樣看法,交由傳統與具代表性的社團負責管理義山。”
他也表示,雪州政府也有意提供完善的義山基設包括道路和溝渠,但此概念須與發展商和地方政府再斡旋討論。
出席上述交流會的各鄉團代表有雪蘭莪紹安東山會館會長拿督林欽耀、巴生廣東會館副會長拿督蕭楚釵、巴生福建會館會長呂清才、巴生客家公會會長劉道立、巴生廣肇會館總務梁瑞榮、巴生濱海福州十邑同鄉會會長董仕星、巴生惠安泉港公會會長拿督王順和和雪隆德化會館代表周金水。
(星洲日報)

巴生珍贵历史照片

资料来源
http://kccci.org.my/sharing/sharing/travel/283-about-klang

http://www.pasanglang.com/?c=travel&id=811

 



早期在巴生两头的渡头。



巴生历史上传说中的第一条桥,因为后期被拆除。只能猜测。



五六十时代的街景。(无法断定是巴生,尤其是位置)



旧王宫



巴生港口在六七时年代加深后,可以进行集箱货运。



最出英国政府在巴生设立的办公大楼,后来在物质贫乏下,全部拆除搬迁到吉隆坡重新拼凑,无法断定这招片来自吉隆坡重新后, 还是原本在巴生时。



巴生在十九世纪初期的面貌,当时没有砖屋,只有茅草屋与亚答屋。


日本人半個世紀前,曾在武吉拉惹發現3面銅鐘,其中一個銅鐘被帶到英國倫敦、一個置放在霹靂博物館,另一個下落不明。


巴生市区历史鸟览图。



拉惹马哈迪堡(kota Raja Mahadi )垒位于巴生皇家山(Bukit Kota)上。这个堡垒是拱形的堡垒。这历史悠久的堡垒巴生城市的历史关系密切。



巴生早期的市议会大厦。


2013年8月19日星期一

籍貫与祖籍是不同的

祖籍是指一個家族族群共同認定的一位祖先的生長地。一些已經離開了祖先的生長地或已經離開了家鄉的人,他們的後代,仍然追溯遙遠祖先的出生地或家鄉,來作為自己祖籍
籍貫祖籍戶籍的意義不太相同。
祖籍通常是追認極遙遠的祖先生長地,籍貫則是父親祖父的長居之地,戶籍則是其本人現在登記於政府的居住地地址
如逝于臺灣臺北士林蒋介石,因其遠祖由蘇入浙,故戶籍為臺灣臺北,籍贯是浙江奉化,祖籍乃江蘇宜興。另外,已逝的臺灣大企業家王永慶,籍貫為臺灣臺北,因先祖自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來,故祖籍是福建安溪。由此可知,祖籍、籍貫、戶籍地三名詞為不同的概念,不可同語。


---------------------------------------

籍贯在舊時主要指自己家族開始生發繁衍的主要地域。大至,小至等聚落均可成为籍贯。中國古代所謂籍贯通常指父親祖父的長居地,在現代社會中則有較為寬廣的涵義,除以上定義外也可以指本人出生或長居地。

词源由来

中國歷史古代,是指一个人的家庭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也就是指其所从事之职业,如“盐户”(专门为政府煮製食盐的)、“军户”(专门为政府兵役的)等。南北朝诗歌《木兰诗》中木兰家就是军户,所以“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同一种户役的人户都编入一份册籍。
指一个人生長的所在,如“乡贯”、“里贯”。《隋书·经籍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籍贯合在一起,指一个人的生長的地點(贯),與徭役种类(籍)的登记文件。《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太兴弟遥, ……迁冀州刺史。遥以诸胡先无籍贯,奸良莫辨,悉令造籍。”不是说胡人没有生長的地點,而是並未登記。《魏书·宦官列传》:“石荣籍贯兵伍,……”即其籍编于军队。
魏晋时期开始,公家对籍贯加强掌控,以避免徭役和赋税的流失。《魏书·食货志》:“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指出当时籍贯的漏洞。

 

中华姓氏文化大观 姓氏与郡望堂号

中华姓氏文化大观 姓氏与郡望堂号

http://www.china95.net/Article/HTML/Article_1179.html

谈到中国的姓氏,很容易使人想到一直在我国流传甚广的郡望堂号问题。在过去民间嫁娶的名帖上或官宦人家的府第,往往在自己的姓氏之前,还要冠以一定的名号,如“陇西李氏”、“三槐堂”、“彭城刘氏”、“汝南周氏”等等。这些在姓氏以前的“陇西”、“三槐”等代表什么?其实,这就是郡望、堂号。

所谓郡望,就是指某一姓氏在某一地区地位最高的家族。在姓氏发源以后,由于不同的原因,同一姓氏不可能居住在同一地方,而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同一姓氏的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地位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那些地位比较高的人为表示自己这一支高于其他地区的同姓人,便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所居住的地区(郡),这样就有了郡望。如上述的陇西李氏,即居住在陇西地区(今甘肃天水一带)的李姓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是李姓人中地位最高的一支,其他地区的李姓无一能与之相比。诸如此类的标榜郡望,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时无论是选官还是婚嫁最重郡望门第,不同郡望的人即使是同姓,也不能担任相同的官职;朝中最为显赫的官位也只能由有最著名郡望的人来担任;郡望较低的人无论才能多高,都是无法占有这些位置的。当时在婚姻上也是如此。最著名的例子如《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两家的婚姻,因为张生出身于西洛,不是海内望族,就无法与博陵崔氏这样的著名郡望相匹配,因此才会有崔莺莺之母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加以反对。唐末以后,由于“选官不问郡望,婚姻不分阀阅”,标榜郡望失去了实际意义,才使郡望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从此以后,郡望演变为姓氏的一种标志,不管是不是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都可以“言李必称陇西,言周必称汝南”,而不必在意真正的居住地如何了。

堂号则是郡望的进一步分化和发展,是某一郡望中某一房支的称号。在某一姓氏中的某一支成为望族后,由于不断繁衍发展和迁徙的缘故,往往会进一步分化为许多不同的房支和系派。这些房支和系派与郡望不同的人一样,也会有贫富贵贱之分,为了加以区别,便在郡望之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名号,这种名号有时称为房号,有时则称为堂号。如上述“三槐堂”本是王姓中的“琅邪王氏”的一个分支,北宋初年,这支人的开创者王祜在所住的庭院中栽植了三棵槐树,以勉励子孙努力仕宦位登公卿(槐树在古代是公卿的标志),此后,其子孙果然实现了他的夙愿。为了纪念王祜,这支王姓人便称“三槐王氏”,或王氏“三槐堂”。这

里的“三槐”或“三槐堂”就是这支王姓人的堂号。

中国姓氏中郡望堂号较多的是唐代的张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今天的张姓则习惯称16望,即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其中,除最后两个是堂号外,其余14个全是郡望;王姓则称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中三槐、开闽是堂号。由于张、王二姓历来就是我国的大姓,其郡望堂号也要较其他姓氏为多。

中国的不少姓氏只有一个郡望堂号,如丁氏只称济阳堂、于氏只称河南堂、并氏只称南阳堂、郑氏只称荥阳堂等等。至于宋元以后,人们对郡望、堂号的内容不再有所区分,把二者同样作为姓氏发祥地的代称,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堂号

堂 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 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 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 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堂 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 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地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西河 堂”、蠕蠕族的苕氏“河内堂”等少数民族,内迁后接受了汉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堂号的。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 涵和实际意义。

 
堂 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同一姓氏的发祥 祖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号。如李姓郡(望)号有: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江夏、范阳、汉中、代北、鸡田、柳城等30余个;王氏有:太原、琅 琊、京兆、元城、汲郡等地38个;张姓有清河、范阳、太原、京兆、南阳、中山、安定、河内等40余个。  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郡望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不胜枚举,若按每姓一个堂号来计算的话,全国至少有数千至一万个堂号,是姓氏文化中有待开发、整理、研究的资料宝库。


视频: 中华姓氏文化大观 姓氏与郡望堂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1OTY4ODQ=.html

华族各姓之郡望

京兆:韦、史、康、宗、车、郜、黎、雍、冷、甫、屠。
太原:王、郝、邬、郭、霍、武、阎、易、师、祝。
天水:赵、秦、严、姜、皮、桂、强、庄、上官。
汝南:周、袁、殷、蓝、齐、梅、盛、应、廖、沙。
河东:卫、吕、柳、裴、蒲、聂、薛。
渤海:高、封、甘、居、欧阳。
南海:韩、岑、滕、乐、邓、翟、叶、白。
济海:陶、江、葵、柯、丁、左、庾。
西河:卜、毛、林、卓、池。
河南:褚、穆、方、元、邱、陆、利。
中山:郎、汤、甄、焦、宋、舒、杜、仲。
谯郡:曹、奚、戴、娄。
彭城:钱、金、刘、巢。陇西:李、彭、董、关。
颖川:陈、钟、干、乌、赖、姚、虞、田、陆、孙、胡、袁。
吴兴:沈、龙、施、水、姚。
平阳:纪、解、巫、仇、汪、柴、欧、饶。雁门:童、田。
武陵:华、安、顾、龚、龙
扶风:窦、鲁、马、万、班、禄。
琅琊:云、符、诸、葛。
安定:伍、梁、胡、程、蒙。
河内:于、荀、茹。
上谷:成、荣、谷、侯。
东海:戚、藏、徐。
清河:张、傅、贝、房。
鲁郡:孙、颜、曾。
陈留:谢、阮、虞、屠。
范阳:邹、卢、燕、简。
河间:章、俞、凌、邢、詹。
冯翊:雷、专。
平原:常、芮、温、柬。
广平:谈、游、贺。
上党:鲍、樊、包、尚。
豫章:罗、洪。
下邳:余、国。
高阳:许、耿。
邱:葛、司。
荥阳:郑、潘。
始平:冯、宣、庞。
弘农:杨、刁、牧。
钜鹿:魏、莫。
江夏:费、黄。
东海:苗、宦。
兰陵:萧、缪、万。
内黄:路、骆。
会稽:夏。
山阳:郗。
东平:花。
千乘:倪。
辽西:项。
晋昌:管、唐。
乐安:孙、庄。
武威:石。
黎阳:桑、郁。
松阳:瞿、丰。
武功:苏。
延陵:吴。
沛郡:朱。
庐江:何。
高平:范。
东安:任。
平陵:孟。
大水:尹。
江陵:熊。
临淮:屈。
武成:贾。
南安:单。
新安:古。
丹阳:广。
广陵:荆。


般 现在家庭已经不放在门外了,但是如果到吉胆岛上走走,很明显饮水思源的老一辈缅怀祖先,全都仍挂上,依据郡望可以约略知道姓什么。不过,如果清明节仍有扫 墓,慎终追远的精神下,其实最终的碑文是刻记着“堂号”,甚至祖上源头,可惜文革后破坏了一些,否则几乎海外华人依据这些资料,是找得到同血缘的亲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