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班達馬蘭‧吹不散的新村味(转载)

大馬共有452個華人新村,其中名列大馬最大新村老二的班達馬蘭新村就坐落在巴生,面積300英畝。不過,相信在很多沒到過班達馬蘭新村的人的想像中,這裡只不過是一個移民的新村,然而,當你走進班達馬蘭時,將會發覺到這是個交通繁忙,人口密集的市鎮。

今時今日的班達馬蘭已從昔日的沼澤地帶,逐漸蛻變中,經時代的發
展而突飛猛進,但只要深入其中,仍可感受到那多少遺留著,也揮不掉的新村風味。

提起班達馬蘭的歷史,早期被當時政府安頓到此的首批移民葉文平說
,班村在未成立之前,是二次大戰英殖民政府當下的軍用機場,且除機場外,整片土地近乎是沼澤地帶,而英殖民政府還在沿海的土地建起堤岸。

他說,在二戰結束後,1947年,有幾戶菜農在機場範圍外種菜養
豬為生,當時被稱為“後尾芭”(如今的Jalan Kerayong)。

“由於班達馬蘭位與巴生港毗鄰,所以英殖民地政府在1948年實
施緊急狀態法令時,是稱班達馬蘭為‘港口新村’。”

他說,直到1950至1951年,居住在瓜拉冷岳及瓜拉雪蘭莪森
林邊沿的華人(他就是在這一波移居政策下的首批移民),在緊急狀態法令下陸續被移居到此,並在大馬獨立後才易名為“班達馬蘭新村”。

他也說,在他們這批外來移民未入居班達馬蘭前,這裡只是一大片的
空地和幾戶人家。

相比其他新村,很多人會說班達馬蘭新村很幸運,發展迅速,葉文平
表示,班村確佔了地理優勢,其中距離其僅有2公里的巴生港口功不可抹。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4845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