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我比較有興趣的,反而是一些常被忽略的關鍵思考,或多或少與起源有著一定的關連,比方說文昌雞缺席的“海南雞飯”,能否稱為“海南文昌雞飯”呢?又或者飯糰是正宗的雞飯形式嗎?
關於後者,坊間有許多為何要把雞飯給捏成飯糰的不同說法。有人認為當初小販是以挑擔的形式沿街販賣,趁熱把飯捏成飯糰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溫,有的 則認為保住雞飯的香味,更有人認為當初的顧客多是工地上的勞工,為了方便抓食,同時小販也能減輕扛盤碟的重量,所以才用香蕉葉當碟子,手抓飯糰來吃。
其實回到海南人的飲食風俗,就不難發現飯糰其實是逢年過節,祭祖酬神必備的食物;文昌人叫它“飯珍”,萬寧人稱它“飯貢”,象徵圓滿富足,合家團 圓。或許上面幾種有關飯糰的推論都蠻符合邏輯,然而當年先輩們選擇在異地賣起故鄉的“雞飯”,想到的當然就是再熟悉不過的傳統飯糰形式了。
新馬兩地都沒有文昌雞,把海南雞飯稱為“海南文昌雞飯”,或許能滿足某種程度上“正宗”的想像吧!我反而更有興趣的是,這裡有大山腳雞,有馬來雞,我們能否本土化一點,去接受把它稱為 “海南大山腳雞飯”和“海南馬來雞飯”呢?
我們先來看看鄰國是如何把海南雞飯給“新加坡化”起來的。
依據文獻資料,老報人王振春在八十年代所寫的系列文章,尤其一篇“海南雞飯下南洋”的文章裡,就曾提到新加坡最早販賣白斬雞的人是王義元。此人 1936年從海南島瓊海縣南來謀生,1959年在新加坡逝世。其年輕時候曾在家鄉學得“毓葵雞飯店”的養雞及燙雞技術,因此初到時就手提兩個竹籮在小坡一 帶以沿街叫賣白斬雞及雞飯為生。
後來存到些錢,王義元便在海南二街的桃園咖啡店賣起雞飯;這時攤上有個助手叫莫履瑞,後來在王義元結束了在桃園咖啡店的生意後,便自己出來開了間瑞 記(1949年),生意大好,成為新加坡海南雞飯業的領頭人。而王振春在文章中就這麼形容:這間古老的咖啡店(桃園),應該是馬新第一間海南雞飯店!
後來王義元又遷到海南一街的瓊林園咖啡店擺檔,1949年新中國成立,老先生思鄉心切,遂把招牌給取名為“王共產雞肉”,頓時名噪一時,大家只管叫他“王共產”,他所賣的雞便稱為“共產雞”了。據說老一輩的海南人在八十年代談起白斬雞時,還是念念不忘當年的“共產雞”。
這算是最初的文本,王振春並沒明確地認定王義元就是馬新海南雞飯的創始人,他只是在行文之間說“王共產”是新加坡第一位賣海南白切雞肉與雞飯的人。 反而是後來“引述”此文的一些文宣及旅遊指南裡,就名正言順地把王義元給說成新馬海南雞飯的始祖、新馬兩地(至南洋一帶)雞飯業的開山鼻祖………,甚至蔡 瀾還把王義元給“誤置”成瑞記的老板莫履瑞,說他在20,30年代從海南島到新加坡,雙手提著兩個竹籠,以賣雞飯為生;並強調海南雞飯是由莫履瑞所發明 的!
我們先不去評論這些資料的可信程度,但從文字的印象拼湊,一個海南雞飯創始人的鮮明形象已成功地躍然紙上;他具備時間地點人物的基本描述,更有引人 入勝的故事情節(賣共產雞的王共產)教人進出歷史、低迴玩味;即使你對飲食歷史並無興趣,閱讀之後也肯定會不加思索地認為海南雞飯的起源地就在新加坡,甚 至認為把海南雞飯列為新加坡的“國菜”也理所當然。
這就是一種成功的推銷法,懂得運用現有資料去作國際性的包裝,讓海南雞飯得以衝出區域,走向世界。就像任何一種食物讓它與歷史接軌,自然便可以創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說法;姑且不去理會真偽,宣傳卻已收到不斷膨脹再生的成效。
回首馬來西亞,這點功夫確實做得不夠。雖然我們寧可採信更為合理化的解釋,說海南雞飯原本是海南島上節慶時候,家家戶戶殺雞煮雞飯吃飯糰的風俗重 現;而在當初隨著移民潮南來的海南先輩們當中,很多人就像王義元那樣選擇挑擔或手提兩個竹籮,以沿街叫賣白斬雞及雞飯的方式為生。
王義元在1936年才從海南島南來新加坡謀生,而巴生舊區源源雞飯店的第一代老板梁居清,則在更早的20年代已到馬六甲學藝做雞飯,並在30年代初 期去到雪蘭莪州的巴生開檔營業。至於吉隆坡蘇丹街上的著名雞飯店南香,則始於1938年;照此推論,王義元還在新加坡沿街叫賣雞飯時,梁居清早已從馬六甲 拜師完成,去到巴生舊區擺賣起故鄉風味,而南香雞飯店也可能經已開張營業了吧!
但這些都不是我想強調的重點,我反而特感興趣的是,現在我們大馬的海南雞飯,是否已具備足夠條件隨時衝出區域,走向世界?
文化是一种有根源,可逆向探索的虽落叶归根,却可饮水思源的韧性传承。
回复删除谈到文化,大家只想到古迹,问题在于古迹只是人类生活模式的一种硬体,建筑或古董比较难给予后代感觉或接触,到底整个时代他们的记忆的立体面图。
文化美食的好处就是活古迹,或许经由改良。更或者当初的味道并不适合后来人的口味,结果变质或更甚的被淘汰。
这是一种遗憾。问题是上百年历史的美食,如果不是美食这些依据味蕾出现问题,而是老一代的行业,找不到新一代眷顾的眼神,结果走向没有后代愿意继续扛起如此的味道,又或者环境好了,他们的下一代并不觉得老祖宗的行业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
结果许多古早味就如此流失;我们存在的历史肯定留不住如此的活古迹。
师傅留一手,还是徒弟发扬光大;向来是传统文化传承上的一大弊病。但是依据文化弘扬的角度,发现师傅再厉害,儿孙并不爱。
弊病更比不上消失的残酷。